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指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指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如同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和文艺思想一样,也是丰富多采,浩如烟海的。由于中国共产党过去几十年的历史大部分是领导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我们党在这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也就特别地丰富。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2.
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代表满洲贵族阶级的利益,继承父亲努尔哈赤的遗志,以其毕生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建立了清王朝政权。清太宗皇太极统一漠南蒙古(今内蒙古),是他在开国执政的十七年中的重要历史功绩。本文试就他统一漠南蒙古的政策及其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两千多年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勿庸讳言,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孔子的哲学思想也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体系。孔子的教育思想,自然不能不受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制约;但由于他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又不会不对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有所突破。事实也正是这样,记载在《论语》中的孔子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太史伯阳是中国前诸子时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强调德治,发展了西周初年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经济对于国家政治兴衰过程中的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解析历代王朝治乱兴衰原因的第一人。在哲学思想方面,太史伯阳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次对于阴、阳两极的基本属性及相互关系做了论述,并且利用阴阳学说解释了世界;二是提出了世界的基本特征是"和",并对"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做了详细的论证。他的政治思想中有相当浓厚的"天命"色彩,他的哲学思想也显露出天人相应的倾向,这些都是时代赋予一个思想家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5.
左宗棠(1812—1885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地主阶级军事、政治活动家,其生平事迹颇受史学工作者注意。1983年,报刊上发表了王震同志关于右宗棠的谈话后,论述左宗棠思想言行的论著更大量问世,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左宗棠的军事、政治、洋务和外交活动,并从各个侧面剖析了他的思想,但对指导左宗棠言行的学术思想、哲学思想却很少涉及。为此,试写此文,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著名人物。关于他的思想和学说,人们已从政治、哲学、史学、教育、伦理,以至经济、文艺、法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孔子的军事思想则极少专文论及。然而,孔子的军事思想确实是其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此作简要论述,不当之处,祈望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张君劢的哲学思想不仅有独到之处,而且还具备现代新儒学思潮的一般性特征。张君劢哲学思想的演变、特征及其历史作用,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学术课题。一作为一名“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人物,张君劢的哲学思想经历了前后两期的变化。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早期,他在清华大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也是近代最初一位诗人、思想家和哲学家。学术界对于他的社会批判与社会改良思想多有评述,而对其哲学思想论之甚少。作者对他哲学思想的渊源进行了剖析,并将他对待中国传统哲学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其他思想家进行了比较,认为龚自珍的哲学思想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时期。这决定了他应当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观既是时代潮流的先兆,又是传统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概括。他的哲学思想继承的多,创新的少,但近代哲学的某些特点,在他思想中已见端倪。这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伟大成果,是哲学思想在军事上的创造性运用。同时,它也是对古今中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批判继承。本文拟就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对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的批判继承问题,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下简称《战略》)是毛泽东同志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他第一次在军事领域中深刻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和军事斗争的矛盾运动,彻底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者,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者错误的军事思想,从而为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毛泽东同志进一步从哲学上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作了理论准备。研究这部著作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对于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顾炎武是中国17世纪伟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以清代明的历史条件下,他认真总结明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以“明体适用”、“引古筹今”的远见卓识,汇集三千年中国历史上志士仁人论道经邦的优秀智慧,批判继承晚明以来中国社会的新思潮,在哲学思想、史学思想、道德伦理思想、经济政治思想、宗教思想和文学思想诸方面都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他的学术成就,使他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学术宗师;而他的理论创造,则对于晚清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满族的民族英雄。他在统一女真族各部、使满族迅速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并对女真社会进行变革,推动女真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奠定统一祖国东北地区和清王朝形成基础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高超才能。他不仅在政治上“定国政,禁悖乱,戢盗贼,法制以立”;①经济上,组织生产,“于空旷处耕田”,实行“互市交易”,“以通商贾’;②军事上,建立一支能生产、能打仗的部队,而且,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在统一女真,安邦治国中的重就作用,并对此作了较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也是杰出的思想家、美学家。尽管他没有理论形态的美学著作,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则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本文拟就屈原的美学思想作简要地探讨,以求教于海内外方家。一、屈原美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伦理等思想的关系。屈原美学思想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融汇在一起的,这恰恰也是先秦美学思想的一个特点。从哲学思想来说,屈原吸取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精华,既是一个朴素的唯物论者,又是一个大胆的怀疑论者。他既承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4.
龚自珍是站在中国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交汇点上的特殊历史人物。他的以饮食为始基的社会政治之道、社会批判与社会变革思想、"心力"论和尚"私"的伦理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龚自珍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终结,又是新思想的预流。  相似文献   

15.
哲学思想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曹操、曹丕、曹植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想极活跃的时代,在当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激烈斗争中,其哲学思想表现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的成就与局限。  相似文献   

16.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创建者,又是第一个当皇帝的满族人。他在执政前和执政后所取得的惊人成就,除受当时社会条件影响外,也同他学习和善于接受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分不开。本文仅就此谈些粗浅意见。《清实录》上说清太宗“性嗜典籍,披览弗倦”,所指的应包括他爱读历史,而且是中国传统的汉文所写的历史。历史上说他父亲努尔哈赤就是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小在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帐下,长大以后读书识字,“好看三国、水浒二传”。清太宗实比努尔哈赤更了解中国历史。《清太宗实录》记载他学史、  相似文献   

17.
在某种意义上,解读一个政治家的政治哲学思想,要比解读一个政治哲学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困难得多,因为一个政治家,尤其像邓小平这样一位面临着刻不容缓的现代化实践的政治家,实践的紧迫需求不允许他去精心构建一个政治哲学体系,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政治思想并不是片段的、无逻辑的政治格言,他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内在的逻辑.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西方思想史上,几乎大的政治思想家同时又是哲学家或政治哲学家,卢梭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本文仅就他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某些论题作一初步探讨。社会契约论:道德高于利益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表述自己政治哲学思想的一个主要论题。但梭卢并不是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在古希腊,伊壁鸠鲁就提出了西方历史上最早的约定论思想,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避免彼此伤害和受害”通过“相互约定”而产生的,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起源于(社会契约),这一观点就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来的。”近代以后,社会契约论在西方流行开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是清末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在军事、政治、理学、文化方面有着不凡的建树.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他,也有着朴素的体育思想.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军事和健身养生两个方面.作为湖湘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曾国藩朴素的体育思想,同样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探析曾国藩朴素的体育思想,对于研究中国体育历史文化,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社会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部分,它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学在中国社会的应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