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8,(12):1-1,4-6
人类社会一切事物都离不开人,都是人干出来的。人是由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综合反映,构成素质,有立场、观点、善恶、优劣、动静、演变之分.不可一概而论。天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人也不例外。但变动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静态的变动;看起来不动.这是表象、是相对的,其实内在无时不在变动;另一种是动态的变动.有时显现,有时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
说起变,没有人会感到稀奇.可不,从天到地,从人到物,从古到今,什么不变呢?但当人们谈到政策之变时,就显得不那么自燃了.这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今年是改革的关键一年,改革由原来的单项推进发展到配套综合改革,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某些政策的重大调整.于是人们开始议论,“听说政策又要变了”,“中国的政策就好变”,“变什么呀,现在的政策不就很好吗!”议论中总是流露着一种担心、抵触的情  相似文献   

3.
惠芳 《人才瞭望》2008,(1):36-38
在客观世界中,绝对相同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和对立,物有物的特性,人有人的个性。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系统中能动地形成了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如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它们构成了人的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创新能力强的人必定是个性获得良好发展并得到尊重、充分发挥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自主创新对人才个性的发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个性的充分张扬又为自主创新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和必要的条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二者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一些地方在服务民企、分流干部的名义下,由地方党委、政府以行政命令推动的公务员”民企挂职热”正在兴起。被派到民企挂职的公务员职级不变,编制不变,待遇不变。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非议。鲜明反对者有之,赞同支持者亦有之。一时间,公务员到民企挂职陷入了舆论漩涡。但不管怎样,热评之下,我们仍然需要对此进行理性和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隧着人力资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 人事工作者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总结出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加以理性思考, 再上升到规律的高度来认识 一组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便随即问世. 要素有用原理。指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是有用的, 都是能派上用场的, 关键在于怎样看, 如何使用。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高峰必有低谷,有河流自有山川;垃圾是未被开发的财富,庸才是放错位置的人才;世上没有绝对无用之人, 只有没有用好之人。正中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领…  相似文献   

6.
宁省文化厅的机构改革工作从 2月 28日召开动员大会开始,至 3月 31日厅机关干部到岗,历时一个月,真正做到了“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厅机关行政编制由 67名精简到 40名, 12个处室精简到 10个 (其中有 2个处室合署办公 ),精简率为 40.3%;干部轮岗率为 38.6%;提拔年轻干部比率为 30%;处级以上干部中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全厅干部的比率由原来的 22.2%上升到 40%;厅机关平均年龄由 43.4岁下降到 40.9岁。《中国文化报》、《沈阳日报》、《辽沈晚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很大反响。   其主要做法是:   一…  相似文献   

7.
受命危难1995年岁末,商丘地委组织部一纸任命,把参加工作24年来一直从事新闻宣传的谭体英调到新华书店任经理。他坐在沙发上好一阵愣神,是啊,割爱自己的新闻事业到当时有名的乱糟糟的新华书店,心里怎么也平衡不了,本想找领导去调换一下,可转念一想又不妥,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是天职。时近春节,头绪还不清楚的谭体英一到任便被反映问题的、提各种要求的书店职工围住了,外地催讨货款的也一拨一拨找来,他一下子便接下了十多个大难题:53万元亏损;十多年拖欠新华书店总店的几十万元图书货款和一些出版社的图书货款…  相似文献   

8.
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效果持久的培训方式,因为培训的成果都是来自团队成员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中国哲人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英国也有类似的谚语:Ten me,and 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and I will understand.体验式培训有效地把“听——看——做”思维与学习者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习者的角色发生转换,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学习者通过体验获得了效果持久的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意识是人类生命的象征,是人的需要反应机能,是人类的中枢神经反应机能中信息系统司令部的司令“我”,具有基于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记忆、归纳、演绎、推理和指挥身体对外界事物进行主动性、选择性、能动性的反应的内容。意识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而是人脑信息反应系统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我们就必须把意识与人类的生命看成同一体。这就是说,必须把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看成是人类与存在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必须把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看成是人类的我与我之外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相对,是认识的主体,客观是被认识的对象;人类生命中的我就是主观意识,主观意识之外的就是客观存在;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主语表示由谓语论述其特征的事物,在语法上不从属于句子其他成分。主语属于语法范畴。主体即动作发出者或状态承受者。主体属于语义范畴。主语与主体的表达是多样的,交叉的,不易辨别。  相似文献   

11.
教育目的,就是阐述教育最终要做什么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目的不存在绝对的平衡,只能说在相对中逐渐达到一种比较稳定的平衡。作为“孔门传授心法”的中庸之道给了我们当今的教育许多有益的启发,使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共生理论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指的是两种事物相互依存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相互之间也有着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展开写作指导时,也可以将阅读融入到教学中,积极构筑共生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油画创作界,意识形态是无需进行统筹规划转变为艺术状态。艺术家仅需将事物的本质亦或自己迫切需要抒发的情感给予充沛的感情,并运用独特的、鲜活的表现手法,那么值得赞叹的作品就会应运而生。当代油画创作如此,美术教育亦如此。  相似文献   

14.
在职业高中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教师的授课过于机械;教师对学生批评有余,赞扬不够;学生有害羞自卑心理;缺乏良好的英语习惯,部分学生存在着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及情绪状态等。解决这种不良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师生关系调节;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承认学生差异;根据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德国人才市场概况1、总体情况(1)人才流动:每年有700-800万个职位流动,流动率在20%以上,其中专业人才的流动性更大。目前一般的专业人才过剩,希望到国外去工作;也有少量外国人应聘到德国工作,但主要是一般劳动力。(2)中介机构:政府干1922年开始开办职业介绍所,1994年起允许私人开办职业介绍所。前者属非营利讥构,以为一般人才求职服务为取向;后者属营利机构,以为用人单位招募专业人才服务为取向。(3)市场管理:德国的《劳动促进法》、《劳工法》等法律,奠定了人才市场的制度基础。联邦劳动与社会秩序部是政府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交通行业人才开发体系由主体、载体和客体共同组成。主体由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共同组成(1+32);载体称为(1+32)平台,由主体负责筹建,主要围绕交通发展战略提出系统培训规划、编制培训目录、研发培训项目、推广培训产品、实施培训行为;客体即交通人才队伍,就是(1+32)平台服务的客户。  相似文献   

17.
社会犹如一部庞大的机系政党组织单位是一个个零件协调是不可缺少的润滑剂时代发展到今天协调已成为人们进行领导与管理时须臾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一个机关单位,领导和管理的过程已经发展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而各个系统又是由多种多样因素构成的。因此,要想达到整体效果,就必须对系统内的各种各样的因素不断地进行协调。唯其如此,才能使该系统经常地保持着有序化、科学化;同时还必须时刻往意与外界系统的平衡与和谐以此争取最优化的佳绩。周恩来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他的高超的协调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为…  相似文献   

18.
也许你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创意也绝对独特;为什么在别人眼中依旧是无足轻重?先不要因此抑郁,生活往往是可以改变的, 试着按以下的要点做,你会成为上司眼中不可缺少的重磅人才。 1、早到。别以为没人注意到你的出勤情况,上司可全都是睁大眼睛在瞧着呢!如果能提早一点到公司,就里得你很重视这份工作。 2.不要过于固执。工作时时在扩展,不要老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田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指派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考验。 3 苦中求乐。不管你接受的工作多么艰巨,鞠躬尽瘁也要做好,千万别表现出你做不来或不知从…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和全党、全国人民的感受一样,沉浸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振奋、沉思之中。回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到建国,再由建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实现党的历史继遵义会议之后又一次伟大的转折;我们党领导人民走过了三个近30年的历史;血与火的斗争、曲折和辉煌、艰难和鼎盛、沧桑和梦想;心潮澎湃,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20.
中美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天然沟通基因当我和何立强先生坐在一起,他的开场白,提出了个颇值得深入思考的命题:“同我一接触中国,就对中国人民和发生在这里的事物产生了由衷喜欢和浓厚兴趣(当然不是指一切)的感念一样;许多中国人一到美国,也会产生同我一样的感念,我觉得中美人民是容易和睦相处的。”“你是说中美之;同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天然沟通基因?”“对,就是这个意思。”何立强先生同中国的因缘,可追溯到20多年前,这段往事要讲起来也颇有些故事性。1974年,当何立强即将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