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人生与伴侣》2006,(9):61-61
如果男友一定要在房产证上写下他自己的名字 我今天跟男友分手了。我们在一起差不多半年时间,虽然有时他在钱上有些过于计较,但平时对我还是挺不错的。这段时间我们计划结婚.并看好了一处房子(月供).但男友一定坚持户主要写他的名字。而我的家庭条件要比他好很多,买房的钱也是我家出得多,我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人家结婚都是写女方的名字.我不知道男友为什么要坚持自己是户主。  相似文献   

2.
《编辑通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通论》序杨焕章广学同志的新著《编辑通论》,是他20多年心血的结晶。书成之后,他要我为它作序。我欣然从命。我很明白,他要我为他的编辑学著作写序,主要不是因为我对编辑学有什么研究,而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要我与他一起分享劳动的愉快。我原是教...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他是个死人,你为什么要写他?我说,我就是要写他,因为人民怀念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以人民呼声为准则,哪能分死人、活人!  相似文献   

4.
奇奇给我发短信息,问我,在干吗呢?我回他一个字,忙。谁知他给我回了一句话:晕,一毛钱就写一个宇,你也太浪费钱了吧。要知道,钱都是一毛一毛地挣来的。我不禁笑了起来,臭小子,居然懂得钱是一毛一毛地挣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路恩师     
人生最幸运之事,莫过于遇到几位好老师。启蒙老师,唯一能记得的,就是他手把手地教我写名字了。他站在我身后,弯下腰,左手扶住石板。右手握住我的手,边教边写。他那低沉浑厚的嗓音,他那弯得弓一样的背,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6.
王童性老师说:“我的梦想就是系统全面地让爱书法的中国人、外国人知道中国字应该怎么写,怎么写才好看,我要编一本书!” 他不是在夸口,也许他的梦想从他开始学书法那天就在心底里生根了。  相似文献   

7.
陈坚同志写了一部《夏衍的文学历程》,要我写序,我答应了。去年,我在杭州和他见面,他似乎已经在动手写了,不料他竟写成了二十几万字的巨著。接到这部原稿,我踟蹰了,幸而最近有北戴河之行,反正自己不能游泳,便利用时间,读完这部作品,并愉快地写成了这篇短序。  相似文献   

8.
无声的对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新接手一个班。星期一上午,我还是像往常一样要批改学生双休日写的周记。当我打开吴肇靖同学的周记,在吴肇靖同学的周记下面有一篇他父亲读完女儿周记后的点评和提出的希望。还记得那天他写的是一则“老爸的话”,行文中有个词不够准确,我习惯性地把它圈出改过来,然后和以往一样在周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老师的话:“在老爸的话中老师读出了你父亲对你的爱。肇靖同学。你是幸福的孩子。”写完,我就把本子发下去。  相似文献   

9.
我的体育老师是个大男孩,他个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说起话来很凶很凶,我们很怕他。他很会画画。有一次,由于下雨体育课没上成,我们只好在教室里写作业。我们写着写着,发现体育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了许多图案,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朝路上,他看见旁边的战友眼角挂满了泪水,于是,他低声问战友,你害怕打仗吗?战友摇摇头,男人怎么能怕冲锋陷阵和流血牺牲?他追问,那你哭什么?战友答,我怕再也见不到我父母,尽不了孝,他的眼泪也下来了,说,我也一样。于是,两人击掌盟约:如果哪个牺牲了,幸存的人一定要把对方的父母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来孝敬。他们各自把家里的情况写在一张纸上,  相似文献   

11.
我看着那篇作文发呆。 作文是杜卡卡写的,题目是《我的爸爸》。她这样写:我的爸爸,他是一名科学家,他高高的个子,穿着漂亮的西装,戴着眼镜,他还戴着金子做的手表。他非常了不起,因为他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他常常坐飞机去许多地方,每次回来,都给我买最漂亮的衣服。他有许多许多钱,许多许多的钱,多得能买一百栋房子……我的爸爸,他是个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2.
文学要写人,军事文学更要写人.邓一光写小说写人,写“父辈军人”,写这些人的命运和他们对命运的态度.这就使他的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具有了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个星期六,朋友带着他10岁的儿子来我家,气呼呼地给我看一篇作文。作文上赫然打的是“95”分,老师还写了一大通的评语。正在疑惑之时,没等我开口,朋友便发话了:“你看看,现在小孩子真是的。说写《我的妈妈》,可那写的是我吗?有些情节在我的生活中根本没有。他倒好。还乐颠颠地说自己能干。哎……”“这个……”我刚想说,又被朋友的话语打断。“简直是胡编乱造。这样下去,我真担心他的作文。你说说,能这样虚构作文吗?”  相似文献   

14.
我师何兄     
正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虽说是崔颢题诗在上头,我还是要写一写眼前的风景,就是我师何兄。因为,值得我写的人恐怕不多了。何兄还没有来玄武区,我就来了。不久,何兄也来了。刚见到何兄时,我还是个青年,何兄却看不出多大,到现在,好像还是老样子,既没有变得年轻,也没有变得更老,永远是那副笑呵呵的胖脸。我那时哪里想到会和他共事到他退休呢?那是多么遥远的一天呀。  相似文献   

15.
在从事宗教部门工作的年轻人口中,早就听说北京基督教会有一位热於帮助年轻人、发现年轻人、挖掘年轻人的德高望重的牧师,他的名字叫于新粒。 一直很想拜访于牧师,苦於没有机会。真正采访于新粒,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等他开心地与那批到北京基督教两会参观的韩国留学生──一道别後,我跟他一起走上通往会客室的楼梯。按照事先电话裹谈好的,我向于牧师要他的个人资料,他却风趣地说:“我没有什麽好写的,你如果有兴趣,我们聊会儿天就可以了,你也知道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这样我也好象回到了我的青年时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6.
求阙     
范敬宜 《可乐》2008,(5):41-41
一位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来找我,要求为他写一个横幅,内容是"求阙"两字。我很奇怪,这样春风得意的年轻人,要我写的往往是"腾飞""高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类的吉言、豪语,为什么他偏偏选择"求阙"呢?难道他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这个题目会使人自然地想到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杨朔不但以他创作的诗化散文而著称,而且他还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写散文要“寻求诗的意境”的经验。他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  相似文献   

18.
学校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给了两个题目.一个是“我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爱的细节”,另一个是阅读所给材料后自拟题目作文,儿子选择的是第二个,得分不高。我在帮他分析完作文分数不理想的原因后,让他写第一个题目。本以为第一个题目很好写,一个小时他就能完成,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他只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说是想不出来自己有什么生活中印象最深的爱的细节。  相似文献   

19.
张飞流水账     
一有个算命先生说要给我算一卦,他让我随便写个字,我只会写个“翼”字,那人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张飞,他又问我中午吃的什么,我说吃了三大碗米饭。于是他把“翼”字上面的“羽”划掉,加个“米”上去,嘴里说道,酒囊饭袋。这个人后  相似文献   

20.
我记得那天,陶哲来车站接我,纸牌上不是写张三李四,而是我的网名:茉莉开了。来往的人都好奇地瞧他,他却不管,伸着长颈鹿般的脖子四处张望。我过去叫他,他笑笑说,原来你是这样的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