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ROBERTA 《社会福利》2007,(3):22-24
保育员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依附至关重要 根据Sroufe在明尼苏达大学于2000年所做的研究显示,在早期儿童发展期中,父母或保育员与孩子建立正常的依附关系,对孩子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都有重大的影响.从孩子的依附过程,可以看得出他日后在学校是否成功、在精神和行为上是否能正常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的本土化: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宁 《社会》2006,26(6):1-1
在全球体系的视野中,社会学的本土化作为一种学术运动,乃是社会学话语的“依附国”力图摆脱对“发达国”的学术依附地位的一种集体诉求。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社会学的本土化运动,乃是一种学术民族主义运动。在这种运动中,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外部效度问题成为“依附国”的学术群体所攻击的靶子。通过寻找和创立更具有效度的、更能解释本国实际的理论,学术“依附国”获得了独立于学术“发达国”的话语权利。这种类型的“本土化”,是合乎情理的。   从学术“依附国”内部的视野来看,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本土学者与海派学者之间所进行的学术资本和话语权利竞争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3.
论著提要     
过去三十年来,对于造成国家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不均衡发展的格局所作的分析,从观点上来说,起了深刻的变化。五十年代,随着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的衰败,兴起了现代派理论。六十年代中期以来,这些观点又受到一些新的更为激进的观点的挑战。依附理论不仅寻求在不发达国家与依附国之间,而且也寻求在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建立一种必然的内在关系。然而,这种理论近来同时受到了左派和右派的攻击,看来依附理论面临着被改良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取代的威胁。依附理论的信奉者坚持认为,作为依附的结果,核心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外围地区持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拉丁美洲依附研究的介绍与评论已经不少,但是,由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者众而杂、研究的领域阔而深、提出的观点多而悻,很难一言以蔽之、一文而低之。纵观前一段时间的各种评介文章,我们觉得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介绍和澄清。我们知道,拉丁美洲依附理论的核心是要揭示拉美长期贫困落后的根源,探索摆脱依附的道路,因此,本文试图就这个关键问题评介拉美学者提出的三种不同的依附观点;第一,在拉丁美洲落后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关系上寻找落后根源,把依附问题研究的中心放在外部的“对外依附论”;第二,在拉丁…  相似文献   

5.
一印度的封建社会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是以封建庄园的形式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其处于依附地位;中国在解放前,地主是通过租佃等形式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其处于依附地位。印度没有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封建庄园,也不同于中国过去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印度封建社会结构的基层是村社。印度是通过种姓制度把低种姓的人和贱民束缚于村社,使其处于依附地位的。在印度村社制度下,存在着两种依附关系。一种是低种姓的人和贱民对整个村社的依附关系。低种姓中的工匠和手艺人要对全村供应生产和生活用具,如农具、炊具等;或为全村人劳动服务,如理发、洗衣等。贱民则要负责清除垃圾,处理死了的牲畜,或操其他被认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西方社会学不能回答与非洲革命运动高涨有关的许多迫切问题。但是,非社会主义世界书籍市场上仍充斥着歪曲解释非洲大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读物。近10—15年来,召开了许多不同级别的会议,向解放国家提出依附发展的不同方案,歪曲非洲经历的社会过程的意义。由西方化到“依附发展”:资产阶级科学先是从纯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观点研究非洲人民,继而转向分析过去殖民地的发展社会学。苏联学者把西方的观点分为三种派别:1.把“西方化”同跨国公司的援助搅在一起的新殖民主义派;2.主张在地方经营基  相似文献   

7.
战后东亚的依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 ,东亚地区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与其对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依附密切相关 ,而东亚在战后面临的国际环境变迁以及地缘政治重要性则是这种依附之所以能够发生的根源。这种依附在四个方面给东亚带来了发展的基本要素与独特的机遇。然而 ,由于东亚的发展是在依附中产生的 ,就使得东亚的依附性发展具有双面性 ,一方面依附促进了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也隐含了结构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最近20年,拉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高潮是研究依附问题时期。马克思主义创立自己的依附理论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10年的争论、前进和后退,依附理论才彻底摆脱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资产阶级的研究方式。1969年,F.H.卡多索和E.法莱托出版《拉丁美洲的依附与发展》一书,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次把依附问题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他们突破拉美经济委员会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依附现象时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起来。当时拉美经委会的一个突  相似文献   

9.
公信力是维系慈善组织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也是决定慈善组织筹款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根源于慈善组织的公益性,社会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透明性是判断慈善组织公益性的标准。在我国,慈善组织的天然公信力依附于国家公权,慈善组织的行政化、私益化、营利化、专制化、秘密化、垄断化倾向明显。其背后既有历史传统原因,也有管理体制原因,还有法制不健全原因。增强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应当从改革慈善管理体制和完善慈善组织内部运作机制两方面入手,并通过健全慈善立法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0.
发展理论的演变(下)周长城世界体系理论及其演变70年代中期,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之间的意识形态的战斗开始平息,此间关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争论变得意识形态的色彩不象以前那么浓,学派间的讨论也趋于理性化。以沃勒斯坦(ImmanuelWalerstein)...  相似文献   

11.
王列生 《学习与探索》2007,1(2):178-182
文艺史直至今日仍然以个体体验为其主要的意义存在方式,因此各种社会意义控制力量总会策划着合谋并引起各种紧张和对峙。未来的文艺将会以集体体验颠覆个体体验,走出内省式沉湎、私密性对话和工具性依附,从而达到一种意义边界清晰的狂欢化文艺存在理想境界,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文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际学术界在发展问题上主要有两派理论: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现代化理论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一个社会发展的轨迹,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均衡演进,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特性重视不够,并多少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发达与不发达的联系。依附理论建立了“中心——外围”、“外围资本主义”等概念,把不发达问题纳入世界体系中考察,探究了第三世界落后的历史和现实原由。但是它过于注重外因,容易导致悲观主义。作者认为,两派理论各有长短,在有些论断上针锋相对,但又有内在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古典艺术与古典主义邹华古代艺术是古代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它集中体现着古代审美关系中对应双方的特点,审美意识的残缺与封闭及其与美的形态的关系,都在古代艺术中得到熔铸和升华。我们对古代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审美关系对实践的依附以及...  相似文献   

14.
埃及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在七十年代曾发表过一系列论述第三世界经济发展道路和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等问题的著作和论文。他的学术思想在非洲、西欧和其他地区有一定影响。对于阿明提出的观点,各国学者一直有不同看法和争论。本文作者对阿明的帝国主义论进行了批判。作者肯定阿明的贡献,同时指出,阿明虽然在许多方面代表了对依附论的一种改进,但仍受到依附论所固有的方法论上的局限性的束缚。  相似文献   

15.
论脱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钩”问题是依附论等激进派学者讨论第三世界发展问题时时常提及的一个主张,学术界有不少争论。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是著名的依附论学者,他在这篇文章中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佛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对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和重大变革。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文化圈内的移植。它和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儒、道文化相接触,经历了一个由依附、冲突到互相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佛教化的过程。经过长期的选择、改造和重构,中国佛教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从而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它具有适应性、世俗性、调和性、简易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既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传统作用于佛教的结果,也是佛教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广泛传播的条件。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发展理论的演变(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二战以来的发展理论之特点、所受的挑战、本身的修正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现代化理论是五十年代的发展理论的主流;六十年代末,现代化理论受到了激进的依附理论的挑战,把霸主的位置让给了以拉美学派为主的依附理论;七十年代,沃尔斯坦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此时,世界体系理论成为主流;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交融在一起,无所谓主流非主流之分  相似文献   

18.
张华 《社会》2015,35(3):221-240
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在目前对当代中国行业协会的主流研究中,公民社会理论强调国家对社团干预的放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协会的影响,法团主义则强调国家对协会的控制与合作。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还有一类重要的研究--依附理论的视角,没有得到中国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依附理论的视角关注在宏观的国家-社会关系讨论之下权力的实际运作对行业协会的影响,认为除了国家对社团的控制之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影响了企业家的行为和他们的集体行动意愿。由于国家权力的保留和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和行业协会形成了对政府的依附关系,而行业协会仍然镶嵌于国家机构内部,成为依附于地方政府的工具,而不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连接纽带。当代中国的行业协会涉及到国家、市场和企业多方的互动关系和复杂的制度环境,依附理论的视角重新定义了行业协会的角色,提供了个体研究的途径和原有研究中未被重视的其他解释变量,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构建了可行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7,(5):93-96
当今时代,女性争取平等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要求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亢,尤其是都市白领女性,她们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都与其他人群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一部分完全具备独立条件的女性虽然处处宣扬男女平等,但是实际上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男性就应该是可以依附的对象,所以骨子里找丈夫仍想是找可以"托付终身"的庇护之所。这种心理源于女性对男性是一种归顺与服务理应获得报偿与庇护的依附心理。女性真正解放最大的障碍就是自身的这种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依附意识。  相似文献   

20.
依附/世界体系论者沃勒斯坦1976年曾发表一篇题为《现代化理论:入土为安?》的文章,宣布60年代西方流行的现代化理论在解释世界发展方面已经无能为力,认为应当采取新的研究方法。本文作者照应沃勒斯坦的文章,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依附/世界体系论是否也应被新的研究方法所取代呢? 70至80年代,与其他与之竞争的观点相比,依附/世界体系论在第三世界研究中发挥着更大的影响。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第53卷最后一期(1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