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古今中外的各种管理理论都有特定的人性假设,只不过有的理论家明确阐述自己的人性观,有的则将理论建立在隐含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经过分析发现,建立在林林总总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管理理论主要是为了论证"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而没有说明"为何进行管理"这个从哲学角度来看同样重要的问题。管理的"匮乏人假设"直接指出了作为人类整体的不完美状态,并认为一部分人管理而另一部分人被管理是必需的,而双方的角色是由偶然性或能力差别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人性假设是一种理论研究的方法,也是研究人的方法论,并为人的研究提供基点和参照系.“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生态人”等人性假设是人性研究与人性实践在相关领域的人性概括和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存在性决定了人性处于动态生成中,人性假设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人性假设理论为人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为人性涵化提供了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人性发展提供了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3.
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人性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 ,2 0世纪 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为人本管理的兴起提供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从物本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 ,与管理理论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发展到“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的人性假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概述人性假设及相关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产生背景、主要观点、主要管理措施和评析等四个方面对“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等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方法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和逻辑起点。教学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使普通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不适宜于此。应将教学管理的主客体定位于“能动生存人”这一逻辑起点上,以满足教学管理的特殊要求。将“能动生存人”作为教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就应该从对人的生命的深刻体悟出发、从人的生存性出发、从人的能动性出发来实施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所有现实的学科的建立、发展都以其明确或不明确的人性假设基础出发,管理学作为社会学科中发展迅速、影响积极的显学,它与人性及其假设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管理思想发展中,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实践属性相对应,形成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以及现实人假设.这些假设又成为管理理论发展的哲学基础,由此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片面到全面、由单一到丰富的理论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中西管理思想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性与管理密不可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代表 ,现代西方管理思想以“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假设为代表。本文认为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指导 ,融合中西管理人性的合理成分 ,才能建立完整科学的人性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方法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和逻辑起点。教学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使普通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不适宜于此。应将教学管理的主、客体定位于“能动生存人”这一逻辑起点上,以满足教学管理的特殊要求。将“能动生存人”作为教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就应该从对人的生命的深刻体悟出发、从人的生存性出发、从人的能动性出发来实施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非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经济人技术工具的特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性假设中人是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特点,同时指出了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困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性假设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以及指导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学本 《理论界》2007,(5):199-200
人德管理的人性假设不是基于简单的人性善恶,而是基于人性假设更高的概括——道德人,剖析传统道德人假设的现代内涵:人是有限理性,但具有无限理性(德性)的潜质;指出人是情感的存在。以“道德人”为人性基础的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核心,倡导“柔性”激励,这对于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理念,正确贯彻“人为为人”的管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