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从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卓越计划"的实施不仅对提高整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地方师范类院校也随着这股浪潮进行了学科专业的改造,在此过程中,部分高校对教师专业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原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教育专业被逐渐边缘化,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对教师养成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在教育改革上,明显滞后于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以淮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学校要成立诸如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之类的机构,深入研究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全面布局学校的教师教育,合理地分配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从教人才.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开展研究生培养创新教育模式研究的意义,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优势学科研究生教育,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并对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创新机制教育模式研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价值越来越凸现出来,尤其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本文对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以及实现情感教育的途径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育硕士培养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教育硕士培养机构的现有资源,影响了教育质量。教育硕士学员主要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研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旨在为这一特殊的培养对象寻找一个更加合理优化的培养范型。  相似文献   

6.
危机意识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意识教育强调危机感和危机意识,鼓励人们奋发图强、居安思危,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文章讨论了危机意识教育的内涵和内容体系,阐述了危机意识教育的意义,并对危机意识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中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创新教育及意义,从教育目标培养人才、评价学生等方面论述了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并阐述了创新教育是为培养学生素质及开发非智力因素,并用创新的理论思想进行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念是在幼儿教育层面对《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思想的深化。启蒙心性是阳光教育得以全面实施的关键,它是通过儿童的感知和教师的支持引导力量,点亮儿童道德发展之光,启迪儿童基本的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能力。笔者从心性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心性教育中所蕴涵的德育思想,指出启蒙心性的教育以道德培养为契机,能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协调三性的同时性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幼儿教育模式。最后结合部分已经开展的教育实践工作,介绍了启蒙心性的教育主题、发展特点和教育的方式手段。  相似文献   

9.
概括地阐述了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素养的必要性,着重论述了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的具体内涵以及培养和提高其教育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新时期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其核心要求就是从知识型、知识传递型转向全能型、自主发展型。原有教师培养主要指向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和传递学科知识的基本技能两个方面,从而形成教师培养的学科化和知识化,这一模式显然与新时期对新教师的要求相距甚远。当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础教育变革的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对分离的培养模式,建立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基地,完成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