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古代汉语知识和古代典籍传承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古代汉语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相当宽广,其中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的知识,在这些方面还涉及到一些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知识,是一门知识丰富的课程,这正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在。当前随着人们追求传统文化日益增加,在古代汉语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我们必须把古代汉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阐述清楚。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整合和开发高校图书馆资源,发挥其各种功能,并积极探索其在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类文明将进入知识时代.作为体育文化生产(科研)、体育文化传播(教学)和体育文化利用(科技产业)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文化被各国所重视.本文结合2007年我国提倡的"阳光体育运动",分析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并指出了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基地,应当把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展可持续性,文化遗产保护、抢救、研究及传播等诸多社会问题落到高校学科创新和课程建设中。高校应当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陕西长安北张村传统手工造纸为例分析曾经为炎黄子孙所骄傲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现状。探索在高校中设置传统手工造纸课程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文化精髓,是高等学校强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切入点,然而目前很多理工科高校存在传统文化教育不受重视的现象。要扭转传统文化教育逐步被弱化的局面,建立科学的传统文化培养体系,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完善立法,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传统文化建设。社会范围内应形成良好氛围完善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辐射,高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建立素质拓展体系,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以积极的心态,端正的态度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实现常用词为古汉语教学重点内容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汉语常用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常用词的讲解,随意性很大。二是学法。常用词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实现不了"一个一个"有计划地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的要求。三是内容。教材中对于常用词内容的安排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针对这三个问题,古汉语常用词教学在教法上需要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学法上需要注重掌握词义间的源流关系、词义内部所蕴含的文化历史背景;在内容安排上注重体现词义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高校开展传统养生教学为嵌入点,探讨传统养生文化的特点、传承方式、传承价值及发展意义。研究认为:高校中传统养生文化有知识化、广泛性、内容丰富性、多元化、全面性等特点;结合高等教育特点,得出传统养生文化传承方式有高校传统教学课程、学校规章制度、学生精神层面的心理传承。传统养生文化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除了学界普遍认同的诸如"政治至上"、"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之类的特点外,其最显著的个性特征则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重视人生和入世的人文传统;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政治文化上的尊君重民;民族心态上的中庸协和;文化性格上的坚韧顽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市场、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电视传媒注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为了适应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电视媒体也更加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目前,电视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主要在题材、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内涵、结构、特征和功能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其在育人中的积极意义,高校体育文化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具有精神动力价值。因此,应重视和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就注重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格方面的教育。现代社会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方面都与中国古代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仍然体现着现代社会积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取向,可以充分利用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要做好这一点,首先是编写一部生动、通俗的传统人文精神教材,将其纳入基础教育课程;其次是要结合各项活动,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杨盼 《人生与伴侣》2023,(10):82-84
<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语文是初中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随着初中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融入也逐渐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文章以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提出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在大学生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原国家教委1994年10月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通知”(教高司[1994]192号文件)。目前,全国许多高等学校都已开设了相应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西安交通大学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的试点,自1996年起,《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发展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并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本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方面,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十分必要、意义非凡;另一方面,要开好该课程确非易事,任重道远。本文试结合我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心得,就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求教大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 ,概括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式特征及其内在价值取向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转型和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又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引领、推进传统文化渗透课程建设、重视传统文化隐性育人格局等措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升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6.
汉英词汇在词义内涵上具有复杂的民族文化差异,解释和理解造成其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对汉英词汇的词义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会更清楚地看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是语言的坚实底座,掌握好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对语言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武术专业,其他的课程也只是作为选修课,再加上师资队伍的缺乏,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不容乐观。为此,高校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强化竞技性,注重健身性,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充满观赏性;选择适合各地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档案部门作为高校内部文化机构,应积极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本文揭示了高校档案文化内涵,分析得出高校档案具有文化记忆、文化教育、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文化服务、文化增值、文化休闲七大功能,并就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理念,提高师生档案文化意识;结合实际,推动档案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注重特色,优化馆藏档案资源结构;开放馆藏,提升高校档案文化社会贡献力;紧扣时代,搭建档案文化传播新平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历程中,重视在思想文化领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推动民族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运用的特殊社会文化土壤出发,正确处理农民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也在创造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融合作为物质基础,提供并传播一切(知识)信息资源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它极大地冲击着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矛盾交织之时,我们要辨证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