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民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拼贴、嵌套进大量杂闻史事,带有鲜明的杂闻色彩.杂闻化的小说打开了民间意识形态空间,扩充了小说的主题涵量,促成了小说在叙述方式、结构特点、语言面貌及整体风格方面的多重实验,也延伸了小说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生命力.总之,杂闻引入小说,为严肃文学的大众化方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效途径,开拓了知识分子通过阅读、辨析杂闻故事、间接触摸现实、直接展现思想的智性写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对"80年代"的记忆常常复活在日常生活叙事之中,这种关于"80年代"的叙事既呈现了日常生活与现代性世俗化和同一化两个思想层面的矛盾关系.又展示出80年代个体日常生活与社会规范伦理之间的冲突.90年代以来关于"80年代"的日常生活叙事所展现的这些意义维度,在80年代小说关于当时时代的日常生活叙事中尚属缺失状态.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反思1990年代以来"8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的时代错位及其将日常生活欲望化的叙事局限.  相似文献   

3.
1950年代小说中的离婚叙事在本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对应着现实中的两次"离婚潮".在初期的作品中,离婚者是一群深受封建包办婚姻之苦的乡村青年女性,但她们的离婚故事只是他人自由恋爱叙事的引子.到了中期,离婚成为文本叙事的重心,但出于道德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规训,创作者不得不让笔下人物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选择,文学作品也最终担负了宣传和教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郭运恒 《中州学刊》2004,(6):105-107
沙汀是一位别具风格的作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比较典型的体现了他的风格特点.过去我们习惯于以传统的理论解读分析其艺术风格,而从小说叙事学角度看,沙汀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叙事视角富于变化,通过视角的调控,透视人物,推动故事的展开;善于通过悬念和"叙事人"情感的控制,在读者和文本之间形成具有间离效果的叙事距离;其小说文本中不少是采用双层结构的方式,这些均可窥见沙汀小说审美风格形成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伪典小说是五代出现的一种新的轶事小说类型,它们编造杜撰各式新奇的典故、代名、词藻等,模仿轶事小说和杂钞类纂书籍的体式,以期为人所注意并应用于诗文写作中.传统轶事小说的内容是记录见闻,写作原则是传信,写作精神是实录,但是伪典小说打破了这一传统,以其虚构杜撰成为传统小说的异类.伪典小说的写作手法是编造零碎故事作为典故,内容荒诞无稽,风格轻艳纤巧,目的则是希望"应文房之用".至于其产生的原因,则和古代诗文写作中追求僻典的风气有关.伪典小说的编造杜撰也可以称作是虚构,但它和传奇的虚构却大不一样.提出伪典小说的概念,指出其性质和写法,有益于认识古代小说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进一步深入小说史和小说观念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浅析八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男性形象的解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瑶  郑晗琳 《江淮论坛》2005,(3):158-161
从寻找男子汉到驱逐菲勒斯,八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经历了一个消解的过程,这既是女性写作对男子汉形象的再造,又是对传统的男性形象的解构,对父权制神话的颠覆。同时,它也是女性意识日渐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溃败的先锋--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备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锋文学写作是背对传统面向未来的写作.前卫性、反叛性、超越性和过程性是先锋文学的四个本质特征.发轫于80年代中期并在1988年达到高潮的中国先锋文学,进入90年代后其叙事方式和艺术经验被不断地自我复制和重复,先锋作家们纷纷抛弃了先锋的反叛立场,进入商业化写作轨道.至此,当代小说中的先锋性已丧失殆尽,掌声响起之际也是先锋文学气数殆尽之时.所以,90年代是一个没有先锋的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8.
当代家族小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思想的成熟与艺术的辉煌。世纪末的家族叙事既有现代家族小说的艺术范式,又融入讲述话语年代的形式革新。革命大家庭的叙事与家族颓败故事的讲述并行不悖,新生的革命家庭不乏家族主义的幽灵,而处于衰败过程中的旧家庭却充满着让叛逆者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现代与传统的汇流,眷恋与决绝的困惑,激进与保守的渗透如此矛盾地出现于世纪之交的家族小说中。  相似文献   

9.
超现实婚恋遇合是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志怪传奇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题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近30年来有关该选题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具体表现在人与神(仙)、人与鬼(魂)、人与精怪等婚恋遇合故事的研究.本文以10年为界,把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分为三个时段考察,指出研究的内容及特点,提出今后研究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巴金的小说《复仇》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和写作手法,讲述了一个由“幸福”这一话题所引发的故事.小说的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叙述焦距与叙述视角,都有值得研究之处.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三重叙述空间在这篇小说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侧重探讨世纪之交以来小说与1980年代小说在"1980年代知识分子"形象塑造上的差异,揭示这一叙述嬗变的历史、社会、文化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纪之交以来小说中的"1980年代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意义及其缺失作出反思.论文指出,世纪之交以来小说在以下三个方面赋予"1980年代知识分子"形象以不同内涵:一是开掘"1980年代知识分子"现代性的另一副面孔,二是对"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激情作出反省;三是指认"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世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女性小说指的是由女作家创作.真实地表达女性经验,带有明显的女性话语特征的小说本文。和80年代中期以前一样,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女性小说中性爱内容仍然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女性意识其它方面的内容往往是通过性爱这个棱镜折射出来的。8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对女性文学创作表现出了更大的宽容度,心态亦趋成熟。在这样的大背景已女性小说的性受意识也发生了重要乃至革命性的变化。女作家们不再象80年代前期那样项影自怜、叫屈和愤激,而是从性爱的各个方面对男性中心观念进行颠覆。从创作主体方面来看,一批在80年代中期以前成…  相似文献   

13.
在 2 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兴起的乡土小说创作中作家大多以批判式的眼光审视农村 ,如许杰、鲁彦、彭家煌、蹇先艾、台静农等人的笔下 ,更多是对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宗法制农村封闭落后的揭露 ,对远离现代文明而继续延续的古已有之的习俗的提示 ,直视宗法制农村的凝滞。废名在同一时代出版了乡土小说《柚子》、《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河上柳》、《菱荡》……与许杰等人相比 ,我们不难发现废名小说明显的“异质性”。他的小说一反同时代乡土小说作家沉重的笔调 ,极力涂染的是乡村世界的恬静天然 ,充满田园牧歌色彩。在对这一时期乡土小说…  相似文献   

14.
与鲁迅一样,沈从文的小说写作中也有一组"故事新编",<猎人故事>是其中之一.沈从文在这篇小说中通过对故事的讲述与倾听,以及对倾听规则的设置,自觉不自觉之间揭示了后来解构主义哲学和文论所论及的语言的特性,演示并敞亮了语言本身的隐晦与杂乱,颠覆了人与语言之间的固有关系,也从中显示了一个小说艺术家对语言特有的敏感.  相似文献   

15.
袁楠 《江苏社会科学》2007,4(2):195-199
1990年代,城市化进程使都市小说迅速崛起.从题材和主题看,都市小说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新生代小说",二、"新市民小说",三、"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很难说1990年代都市小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因为作家往往还只是城市的窥视者和凭吊者.因此,构筑一个异于乡村的"陌生化"的精神世界,表现所认识到的"人类情感"将是现时代都市小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从宏观上对4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以及40年代女性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体勾勒,着重找寻战争与40年代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关系,从而为我们准确把握和研究40年代的女性创作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先锋小说与新生代作家叙事方武的比较,从一个侧面阐明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小说叙事方式所发生的重要转换.在此基础上,从作家身份和写作姿态角度,对新生代小说的美感特征及其生成机制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女性写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体来看,80年代的女性写作统合于男性话语之中,其主体意识尚未从根本意义上得到释放与舒张.90年代的女性有着更为自觉、自由的女性意识表达."私人写作"成为一道鲜活景观.注意实践品格,向更高的精神文化层面提升,是新世纪女性写作所须拥有的一个理性前提.  相似文献   

19.
论张爱玲小说的悖反现象及其文体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有人说,“张爱玲是属于四十年代的”,这不仅指“她的青春,她的光辉存活在四十年代的小说和散文里”,更指她的小说散文本来就是四十年代沪、港洋场社会的一部分.它们与其所致力再现的那个世界血肉相连,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诗歌是诗人在新的环境下对诗歌、现实和历史重新思索的产物.它既有对此前某些偏激幼稚的写作风气的纠偏,又继承了文革地下诗歌批判锋芒和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多元化的心灵表达.在诗歌观念和技巧成熟的同时,不同立场的诗人在观点上的分歧和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和80年代相比,90年代诗歌的区别可概括为断裂、延续、深入、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