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茶凉有度     
秋末 《领导文萃》2011,(7):115-116
人走了,茶该不该凉?茶该凉,但要凉得有度。人走了,比如一个领导干部,从位置上退下来了,你面前那杯茶当然该凉。既凉了,为何还要有度?其实,每个领导干部面前那杯茶,并非都是职位和权力泡出来的,茶汁里茶温里还有其他许多东西,是一碗多味茶。走的走了,去的去了,该留的还会留下,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在机关单位有一种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在单位担任"一把手"时,志得意满、颐指气使、八面威风,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但是,当这些"一把手"调离原单位之后,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把手"偶尔回单位或在其他场合遇到原来的下属,原本以为下属会热情相待,然而却事与愿违,一度受到冷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走茶凉"的情况?这实际上与"一把手"自身的为人处世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一把手"要想在离开一个单位后仍能得到原单位下属的充分尊重和爱戴,实现"人走‘茶’不凉",须做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中,流行着一种“不过分就行”的心态,即对于包括下级和民众的送礼(含公款送礼)在内的种种不当行为,采取接受和参与但“不过分”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类还没有达到被查处程度的不当行为,只是小事一桩,算不上腐败.这种心态,被他们视为既能得到某种利益,又不影响保官和升官的“潜规则”.就其本质和危害而论,这种心态太过分. 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反腐败斗争中,不但要打“老虎”,而且要打“苍蝇”.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既不是“老虎”也不是“苍蝇”的领导干部的“小腐败”行为,领导机关大多视若无睹,任其泛滥,认为那都是小节,不用较真儿.“不过分就行”的心态也就在这种官场氛围中发生和发展起来了.这种“不过分”,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转化为“过分”,一个较好的领导干部就有可能变为一个较差的领导干部,甚至会堕落为腐败分子.这也正是我国领导干部中的腐败分子常常在“查处一个”之后,仍然“前腐后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体味官场     
《领导科学》2012,(10):59
1.调研工作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也很重要,但是领导重视才是真正的重要。若是领导不从内心重视,再好的调研成果也将会束之高阁,成为一堆废纸。2.人走茶凉很正常,若人走茶不凉,那新领导怎么办?3.客走旺家门,这是人们的现实选择。官场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5.
“会来事儿”原本是对能干工作、会干工作的同志的一种肯定性评价,但随着语言的演绎进化,这一评语已超出并远离了这一本意。领导干部亲昵地褒奖某某同志“会来事儿”,多半是因为他办的事办到了领导的心坎上;一般人员称某某同志“会来事儿”,多半是指其善于拍马屁、投领导所好。当前,“会来事儿”的人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从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轨迹来看,身边那些“会来事儿”的人可谓“功不可没”。因此,领导干部在面对下属动人的笑脸时,切莫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其一,“会来事…  相似文献   

6.
一位领导干部在参观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展览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党员干部如何管住自己,也是一种能力。”近日,笔者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著名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此感触颇深。刘少奇同志指出:“共产党员要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约束自己,用严格的立场和正确的原则来约束自己。除此以外,最好连许多‘小节’也注意到。”刘少奇同志提出的共产党人的自律与这位领导干部发出的“管住自己”的感慨,都道出了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很值得深思。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因腐败问题受到了党纪国法的追究。他们蜕化变质的情况虽不尽相同,但仔细…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履新后,常常会面对以下局面:下属反映各种情况,提出一些亟须解决的困难;上级部门和组织要安排工作,交代一些棘手的任务;班子成员之间互不了解,却要集体商讨问题,协同处理一些事务……所有这些,都是对新任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考验。应对这种局面,调适好心态,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一、心理缓和新任领导干部在心理上往往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心理压力过大,有时会引起心理波动,容易感情用事、草率行事。心理缓和,是在特定环境中调节紧张心态、缓和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各部门都呈现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势头,这是很可喜的。但在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浮躁情绪。比如,有的随意提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口号,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有的对事关当地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干部刚到一地,情况还没有熟悉,板凳还没有坐热,就急于调整、升迁;有的新提拔起来的领导干部,不是把精力用在工作上,而是精心营造自己的“安乐窝”、大搞“关系学”等。这种浮躁之气,败坏了党风政风,对党的事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不知怎么回事,从政的人特别容易抱怨“人走茶凉”,尤其是一些刚从领导岗位上下来的人,他们一旦放慢了生活的节奏,对身边的一切很不适应。最不适应的就是大家对你再不像从前那样尊重了。 很多小说中就描写了这种老干部的牢骚,他们  相似文献   

10.
伍理松 《领导科学》2002,(22):42-43
所谓"到站"心理,是指某些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或在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仕途已经走到尽头的末日心态.所谓"船到码头车到站",正是对这种心态的诠释.据调查反映,这种不健康的消极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明显加大,各种纪律规定密集出台,给各级党员干部套上了“金箍”.在此背景下,一些干部纷纷慨叹“现在是当干部最不舒服的时期”.对此,笔者认为,限权背景下领导干部只有回归自己的本色与本位,看准群众需求点,找准服务切入点,降低用权“舒适度”,谨防“差不多”心态,以脚踏实地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筑牢干群“鱼水情”,人民群众才会真正地从心里为领导干部“点赞”.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剖析个人存在的问题,摆在第一位的、最常见的字眼,莫过于“学习不够深入、扎实”之类;领导干部犯了错误,在剖析犯错误的原因时,头一条也几乎都是“放松了理论学习”等。学无止境。领导干部通过学然后知不足,反躬自省,自揭其短,令人油然起敬。但也不容否认,一些领导拿“学习”说事时,常常言不由衷、心态不一。一是这个问题“你有我有大家有”,不只是我的“沉疴”,许多干部也有此“痼疾”,说起来无伤大雅。二是问题虽然不止一个,但其他的不敢实话实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有“学习”的问题可以堂而皇之地拿出来作“挡箭牌”。三是这…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都管理着一个或大或小的单位,其下属因家庭出身、社会背景、学识、经历、能力、秉性、爱好等的差异,在工作、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领导干部从心态上不可避免地会因喜爱而亲近一部分人,因厌恶而疏远一部分人,因淡漠而对一部分人不即不离.对这种好恶心态,领导干部如不加以有效调整,就不能明眼识人、雅量容人、正确用人,不仅不利于下属健康成长,造成人才流失,而且会恶化工作环境,延误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因而,领导干部应及时调整自己的亲疏好恶情绪,以发展的、动态的、辩证的观点对待下属.  相似文献   

14.
最近媒体津津乐道于成吉思汗的一些消息不仅反映和描绘了人类两性进化的历史,也折射了今天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种种心态。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比照时,就会发现两者是何其相似。虽然人类的进化看起来前进了很多,但仔细观察,有时不过是在原地转圈。诱人的帝王血统牛津大学遗传学家布赖恩·赛克斯成立的“牛津祖先”公司利用其D N A研究的结果,写了一本新书,《亚当的诅咒:没有男人的未来》。他在书中声称成吉思汗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播种者”,因为他的研究表明,在中亚,有1600万到1700万人的遗传序列中有一种共同的Y染色体,提示这些人可能是…  相似文献   

15.
人有时候会突发联想。在刚刚经历了一个冬天的雾霾天气之苦后,我偶发感想:空气中的浮尘聚成雾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损害,那么,领导干部思想上的"浮尘"如果大量聚集,也会在其精神世界里形成"雾霾",不仅会污染社会风气,而且会影响领导干部的身心健康。因此,领导干部要保持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恪尽职守、励精图治地工作,必须消除弥漫在思想和作风上的"雾霾",下大力气戒"三浮"。一戒浮躁。浮躁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和心态。毛泽东同志在64年前告诫全党要牢记的"两个务必",其中之一就是"不骄不躁"。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在一系列会议上,在一些省市和部队考察时,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今年“两会”期间,又讲了这个问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在当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领导水平,并把这“三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贯彻到实践中、行动上。一、讲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上下功夫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讲”,第一句就是“…  相似文献   

17.
闲适一番     
刘国昌 《决策探索》2014,(17):45-45
酷暑熬人,给老友发个微信问候问候。老友很快回复:“一坐,一茶,一书,一花——闲适消暑。”看了老友的回复颇感欣慰,不由得点了个赞。老友所说的“闲适消暑”,有点意思。安坐、品茶、翻书、赏花,这就是闲适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心静得很,心一静凉爽自然来,诚如俗话所说“心静自然凉”。  相似文献   

18.
何谓寂寞?当然是人在特殊时候表现出来的游离于现实之外的不自在心态,这种心态带来的往往是痛苦的难以释放的压抑与失落,它与物质生活的丰富或贫乏无关,也有别于空虚。一般而言,人的特殊性与寂寞感是成正比的,你越是卓然于社会群体,你的寂寞感就会越深重一些。正如古人所言:“古来圣贤皆寂寞。”真正意义上的好官是不惮与寂寞为伍的。何来寂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回答。郑板桥有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将个人的寂寞与人民的疾苦相关联,就显出至高的境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得知…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心态,简言之是人的心理状态,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对我们的思维、言行具有导向和支配作用。心态会影响一个人的生理状况、行为选择和能力发挥,是人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心态决定人的状态,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的挑战多、压力大,要想很好地履职尽责,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20.
许铭桂 《决策》2011,(5):76-77
提升领导干部的“钝商”需要放下过多的自我。从表面上来看,“钝商”反映了为人处事的心态,而个人性格则或多或少决定了“钝商”的程度。其实,有一定“钝商”的人是不会自寻烦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