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在主轴坐标系中,讨论了光从真空中入射到双轴晶体时所产生的双折射现象,给出了两束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振幅的计算公式,并结合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讨论线偏振光入射 ,其电矢量与入射面有夹角 (该夹角称线偏振光的振动方位角 )时 ,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态 ,以及在全反射条件下 ,反射光的偏振态和获得圆偏振光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Lv等人的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入射碰撞能为1.7eV时,对Ne+H2+及其同位素取代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对反应的k-j′两矢量相关和k-k′-j′三矢量相关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此入射能量下出现了与0.7eV反应类似的同位素效应.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1.2、1.5和1.8MeV的入射H3^ 团簇通过不同厚度的碳膜后产生的负离子H^-产额测量结果,讨论了尾流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属铜在100keVAr~+的垂直入射和40°以及70°入射角的倾斜入射下,溅射原子角分布有较大的变化。垂直入射时溅射原子角分布关于金属表面法线是对称的;40°和70°角倾斜入射时溅射原子角分布的对称线关于表面法线分别偏离了7°和-12°产生这一现象的微观机制在于倾斜入射时入射离子所产生的反冲原子级联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平面电磁波与带多孔的屏蔽腔体的耦合问题。利用等效原理和矩量法,推出导纳的广义网络矩阵方程,求出了在平面电磁波垂直入射下的带多孔矩形腔的屏蔽系数。计算了单孔、双孔的情况,并讨论了频率、孔位、孔径和孔的形状对屏蔽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拖曳坐标系中,从反常的角度讨论了Kerr-de Sitter黑洞的霍金辐射.为了描述可观测的物理现象,我们忽略事件视界处的入射模和宇宙视界处的出射模来建立有效理论.结果表明,用来恢复事件视界和宇宙视界处的规范流和能动张量流精确地等于霍金辐射流.  相似文献   

8.
T-MATRIX的结构分析及数值解的过渡特征与解析解的一致性研究有助于判别数值结果的可靠性。该文系统地分析了T-MATRIX的极限问题;讨论了二维散射体在理想边界情况下,E波入射时从T-MATRIX法到经典解析解的极限过渡。结果表明,在理想边界下,数值结果与经典理论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
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DDA)是研究粒子散射特性的重要理论方法之一.利用该方法研究了煤烟凝聚粒子的散射问题,讨论了分形煤烟凝聚粒子的散射强度随凝聚粒子的形状、结构、相对折射率及入射波波长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煤烟凝聚粒子的光散射特性与其形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一个给定的形状不变的煤烟凝聚粒子,它的散射强度的大小随着入射波波长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另外组成煤烟凝聚粒子的基本粒子的个数也会影响煤烟凝聚粒子的散射强度,组成煤烟凝聚粒子的基本粒子的半径比入射波的波长小得越多,煤烟凝聚粒子的散射强度就减小得越快.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浅地层探地雷达目标回波相位倒置造成的垂直距离判别不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探地雷达对目标回波相位倒置的自动识别、纠正并统一成像的方法。讨论了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和理想介质平面垂直入射情况下,反射平面对反射波相位的影响。介绍了探地雷达信号处理的算法,对实测的成像数据进行处理,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浅地层探地雷达在存在相位倒置情况下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复射线展开法,将入射到目标上的声纳波分解为一组复源点波束场入射,利用复射线近轴近似法计算目标局部结构对单个复源点波束场的反射,叠加各复源点场的反射波贡献,便可求出水声目标的反向散射面积,并可由此求出距目标声学中心1m处的目标强度。文中将潜艇散射模型简化为旋转椭球体与椭圆柱体的组合,利用上述方法完成了复射线轨迹追踪和反射声强计算,给出了潜艇模型目标强度随入射方向变化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射线跟踪和等效电流等方法计算金属垂直安定面的后向散射场和后向散射截面积(RCS)。对TM入射和TE入射在不同的入射角下求得数值结果。仔细分析了外形对后向RCS的影响,并提出压缩后向RCS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一束角频率ω_o 的光波入射到含有有源分子的球粒之上时,除了产生弹性散射光之外,还将产生频率不同于ω_o 的非弹性散射光.本文应用并矢格林函数法及高斯光束场的矢量球波函数展开,首次给出了高斯束入射到一个含有有源分子的双层同心介质球粒之上时的非弹性散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物理光学法推导出在双站情况下,平面波以任意角度入射时,导体平板的散射矩阵公式。通过该公式分析在特殊角度入射情况下散射场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并与文献解进行比较,验证了它的正确性。该公式结构清晰,计算简便,有利于进一步分析散射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加移动通信的容量和链接质量,需要准确地知道到达波的方向(DOA)和功率。该文提出了多维非线性目标函数,用来波DOA和功率作优化变量,并采用拟Newton法中常用的Davidson-Fletcher-Powell(DFP)算法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和轮换投影(AP)算法进行比较。仿真表明,当入射信号在空间相隔较远时,该结果和AP算法精度相当,当入射信号在空间接近时,该结果优于AP算法。  相似文献   

16.
将波函数展开方法与奇异积分方程方法相结合,研究了无限大压电体中多个弧形裂纹对入射SH波的散射问题。通过引入广义位错密度函数,所考虑的混合边界值问题被化为一组第一类Cauchy型奇异积分方程,最后化为代数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作为算例,给出了一个和两个弧形裂纹动应力强度因子随入射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7.
电磁波通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反射和折射三束波在分界面上振幅的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由以下菲涅耳公式表达: 此处角标m和b对应于反射和折射波,标号11和⊥指平行纸面和垂直于纸面。如图1所示。 定义入射的斯托克斯矢量为:  相似文献   

18.
用垂直入射法测非等腰三棱镜的折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测量横截面为非等腰三角形的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新方法,即用光线垂直入射的方法来测量非等腰三棱镜的玻璃折射率。其原理和公式比较简洁,操作方便,而且容易保证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楔形多光束干涉仪产生等间距细锐条纹的特性,结合双路探测系统相减可消去背景噪声的优点,提出一种新型的正交双楔形干涉仪结构。该结构中所有部件都相对固定,且两路楔形板厚度差为一定值,激光入射时,两路干涉仪产生相位差为π/2的等间距条纹,条纹信号叠加在背景噪声信号之上,通过差分放大,使背景非相干光信号相减为零,提高了系统在强噪声背景下弱信号探测能力。该结构可用于微弱激光信号的探测,并能通过条纹间距计算出入射激光的波长。根据该干涉仪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机仿真设计了其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20.
对T-Matrix方法的极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当散射体的边界趋于理想边界时,对于E波入射情形,完成了T-Matrix方法到经典解析解的极限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