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扩招己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其实,高校扩招的背后,体现的是高等教育正在向着大众化迈进。在此背景下,回顾了中国大众教育的历史,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校扩招的历史渊源和扩招现实状况的分析,认为扩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资源,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减少资金外流,有利于弥补高校资金短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但是,扩招后新生质量有所下降,教育资源配置滞后,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为此,提出应该采取增加投入、改善条件,调整专业、适度扩招,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等提高教育质量的对策,以实现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规模总量和增长率均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通过对2008年全国各地区高校招生规模效率的综合评估可以看出:地区高校数量、地区GDP以及地区高中毕业生人数是地区高校招生规模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地区高校招生规模综合效率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应限制高校招生规模综合效率低的地区扩招、鼓励综合效率高的地区扩招,最终将效率低的地区的扩招转移到效率高的地区,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校扩招2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从精英化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的"三级跳",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顾高校扩招20年历程,可以把握高等教育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需要继续扩大在学总规模,提高普及化程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优化高校生师比,尽快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早日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权利义务主体经历了从人民到公民的嬗变。这一变化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即从政治主体回归到法律主体。体现了社会变化发展与法律进步,既拓展了权利义务主体范围,又充实了权利义务内涵,实现了宪法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权利义务主体的整体性使得人人平等观念有了法理逻辑,同时也为主体的身份识别与保护提供了宪法基础。这一进步是历史性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阶段性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及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6.
高校扩招的最优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校扩招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扩招加剧了教育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矛盾,寻求学校最优规模成为必要.本文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探求微观学校的最优规模,为高校扩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扩招政策带动下,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多校区大学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多校区大学的学生心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是高校发展和日常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多校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开拓创新,结合实际,探索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对策,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身心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办学规模发展过快所造成的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剖析了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下降的现状及原因。提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须根据学校资源适度发展,以保障并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翔实的数据分析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1998年到2007年十年间的发展规模,推证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大众化时代;用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和我国经济实力大幅增长的客观数据,证实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列举1998年到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及生师比、我国及欧美、日本等国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所用时间和扩招前后本专科的比例数字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扩招速度的数据比较等,说明扩招的规模和速度脱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指出高等教育扩招过于注重生源数量的增加和教育规模的扩大,致使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下滑、培养层次及科类专业结构不舍理等一系列问题;说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理顺体制,加大投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进展,2013年国家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新教材中对法治教育的内容做出了重大调整,打破了原教材的体系结构,并对内容进行了删减和增添。笔者将其总结为"三个转变",即从"法律制度"到"法律体系"的转变、从"法治精神"到"法治理念"的转变以及从"法律意识"到"法治意识"的转变。高校法治教育内容的新变化对高校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公民法治素质的培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只有对法治教育的新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高校法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治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法律评价的三种精神。法治精神是法律评价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精神之魂,人文精神是法律评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精神基石,时代精神是法律评价实现反思超越的精神自觉。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评价既通过摒弃人治精神,体现良法善治的法治价值,从而回归到法治精神中建设法治国家;又通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民众的现实权益,从而回归到人文精神中建设和谐社会;还通过不断推进司法改革,实现中国的法治梦,最终回归到时代精神中实现反思超越。  相似文献   

12.
法治并非只能与自由主义相结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阶段的目的来看,中国的法治类型是一种效能型法治,其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增强国家能力以实现民族复兴. 这一目的从隐到显地体现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文件之中. 从清末民初,即中国变法时代的开始,就已预示了未来中国在变法运动中的法治之路不是自由型法治,而是效能型法治. 这是因为中国的变法运动对国家能力的需要远远大于对个人自由的需要. 当实现富强中国的目标之后,中国特色法治文明的未来发展则应当走效能与自由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思潮促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步.科学进入中国、进入教育,并一举突破人文教育在传统教育中的垄断地位,成为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条件.二十世纪前半期,随着学制和教育宗旨的演变,高等教育重点由经学到法政再到实用技术的演变,直接影响到高校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增减及其地位的嬗变.考察和回顾这些变化的过程及影响,对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提出和终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校扩招于1999年提出。通过1999到2005年从高校扩招政策的提出、制定、执行等情况进行客观分析、评价,从而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都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规模扩招给目前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带来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加速下滑、生源质量下降、部分新升级院校生存困难 ,扩招增幅大与教育投入少的矛盾。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是降低增幅 ,适度扩招 ,给高校创造一个调整的机会 ,稳定高等教育质量 ,留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速度与教育质量的不对称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近年来的连续扩招 ,人们很担心教育质量的滑坡 ,实践证明 ,的确存在滑坡因素 ,扩招速度与质量不对称现象日益明显 ,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笔者通过扩招与质量的不对称现象的分析 ,呼吁尽快将我国高等教育由数量发展为主 ,转移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7.
妈祖本是一个巫女,死后成神,这种由巫到神的嬗变,推动了妈祖神灵信仰的最初兴起。妈祖由巫到神嬗变的实现,首先源于中国古老的巫觋信仰,其次得力于宋代福建地域社会浓郁的巫风。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妈祖由巫到神的嬗变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政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采取的一次改革活动,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经统治者认可的和平改革。从法制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这次宪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分权、民权和法治原则,初步实现了从皇权至上到法律至上,由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价值转型,是一个从传统的人治社会向现代型的法制社会的创造性转换过程;这次改革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绝非骗局说可以概括之,它本身对于中国宪政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实施高校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要的。我国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覆盖社会各项事业,因此,高校档案事业自然也在其中。高校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的内容为:一是体现整体发展的思想;二是体现持续发展的思想;三是体现平等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校档案事业主要从保管、保护好高校档案,使之永久存在;做好高校档案收藏与档案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工作;实现以法治档,保障档案事业的发展等三方面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0.
郑鸣等在2007年6A期《教育发展研究》撰文指出,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扩招扩建。但作为非营利组织,高校在其惯常的筹资渠道上无法筹集到扩招所需的巨额资金,于是在高校、银行和政府特殊的产权关系下,银行贷款自然而然地成为高校扩招扩建首选的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银行考虑到高校非营利组织的特性和与政府的特殊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