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传统节日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题材。七夕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 ,历代吟咏七夕的诗作很多。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又与中国早期的天文学知识和天体观念密切相关。伴随着乞巧、曝衣等风俗 ,汉代时七夕节大致形成。六朝时始出现大量吟咏七夕的诗歌 ,至唐宋发展到辉煌时期 ,诗作众多 ,主题多元化。至现代社会 ,七夕作为节日虽已不再流行 ,但七夕诗歌仍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国是个经典的民俗传说。但牛郎织女何时七夕相会即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何时合二为一在学术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七夕节具有社会性别的确认、生殖崇拜、巩固家庭的稳定等功能。在社会转型期七夕节遭到冷遇有传统的断代、社会转型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冲击、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民俗的自然变迁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许国华 《社区》2023,(16):63-63
过了湿滬滬的梅雨季,一转眼,就迎来了“坐看牵牛织女星”的七夕。很多人都知道,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若是说七夕节还是魁星节、晒物节、晒书节,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主文事的魁星的生日,故此民间称之为“魁星节”。又传,是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且又不过分炽热,是龙王爷的“晒鳞日”,民间百姓纷纷仿效,在这一天晒衣、晒物、晒棉被,所以又是民间的“晒物节”。  相似文献   

4.
对《红楼梦》中与乞巧节相关之乞巧、牛郎织女、七夕之针及七夕吉凶共四例节俗元素进行呈现与考证。前三者皆为七夕传统礼俗,且均为服务故事情节发展而设;惟第四十二回中将七月初七日定义为“不好”的日子,与昔时七夕官民皆欢之历史记载不符,实乃曹雪芹为承袭全书基调所作之艺术加工。  相似文献   

5.
七夕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夕节源于“汉之游女”的神话 七夕,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它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属于我国特有的重要节庆中的一个。 七夕节的形成与织女、牵牛两星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至迟产生于西周时代。《诗·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尔有光,跋彼织女,终日七襄;虽然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的大意是说,织女星每天更动七次位置,却未织成布,牵牛星也只牵了一头牛(牛宿),而没有用牛来驾挽大车。从这首诗中,我们还看不出后来动人的牛郎织女神话的任何影子来。  相似文献   

6.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唐代林杰写的七夕风情诗《乞巧》。乞巧节俗反映了劳动人民向勤劳手巧的织女学习劳动技能的强烈愿望。但在闽南、台湾和广东的大部分地区民间,七夕独特的节俗却是有趣的保健习俗,而乞巧反不热闹。这是为何?《台湾风物志》载:“中原妇女有乞巧之习。但台湾不产棉,妇女少问红事,且此月恰为全年农事最忙时,故台湾人不重七夕。”但是,台湾民间却是传承了台胞重点祖居地的闽南地区的习俗,每年七夕尤重食疗保健。  相似文献   

7.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文学作品中以“乞巧”为主题的所占不少,但其中以柳宗元《乞巧文》开创的“反乞巧”的主题,在七夕文学中也形成一个独特的系列。它们以七夕“乞巧”风俗为基础,批判世间的种种诡诈机巧,同时也与古代文人士大夫怀才不遇、官场失意的心理更加契合,衍生了一系列独特而又主题相同的七夕“乞巧”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8.
七夕情人节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七巧节,属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牛郎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  相似文献   

9.
陈江风 《南都学坛》2006,26(2):26-31
“七夕”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中蕴含了上古文化演变的许多奥秘。首先,过去对于形成神秘数字“七”崇拜的原因揭示不够,通过对七曜、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等天文崇拜形成的历史原因的分析,可使神秘数字“七”崇拜成因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得以多角度、深层次的揭示。其次,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有着坚实的中华文化基础,从文化发生的角度探讨该故事的起源地,对于认识“七夕”文化的民族特性不无意义。再次,过去对于“七夕”乞巧与女性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有足够认识,而对其中隐含的生殖文化内涵少有研究。从两种生产的角度深入考察,对于揭示“七夕”文化的本质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我国流传久远而广泛。早在产生于先秦时代的《诗经》里,就出现了“织女”、“牵牛”的名称(《小雅·大东》:“跛彼织女、终日七襄。”“皖彼牵牛,不以服箱”。)。织女、牵牛从《诗经》中各自独立的两颗星发展为一对恩爱夫妻,演成一段爱情故事,至晚是在汉代。据唐代白居易所撰《白氏六帖》卷二十九“鹊门”“填河”条引《淮南子》说:“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淮南子》一书,并没有这段文字。)为果《白氏六帖》所引确系古本《淮南子》中的文字的话,那么,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了。即使《白氏六帖》所引系佚文,不足为据,那么从牛郎织女故事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况来看,这个故事的产生也决不会晚于汉代:汉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一首,正是以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为内容的一首诗歌。东汉应劭所撰《风俗通》也记载了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并写明相会于每年七夕:“织女七夕当渡河,  相似文献   

11.
《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取妻"条有关牛郎织女内容的二则简文,在牛郎织女神话研究中的意义与价值毋庸置疑,但上述简文在作为文献材料引证时,缘于其日书的性质而要求我们对其可证性应该给予谨慎的态度。简文有关牛郎织女相关内容的记载,既有神话的内容,也有缘于占验吉凶的矫言的成分,同时,对上述简文的诠释与理解,尚有不同的方式与结果。上述种种情况表明,对上述简文的研究还需深入,结论还需谨慎。  相似文献   

12.
牛郎织女神话中,“偷天衣成亲”自古以来便充满着神秘的诱惑力。在牛郎成年的关键时刻,老牛泄露天机,怂恿牛郎乘天女下凡洗澡之机偷取“天衣”,从而促成了牛郎织女一段美满姻缘。牛郎所偷取的“天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透过我国神话世界的重重迷雾发现,原来“天衣”并非一件普通的外衣,而是与中国许多文化信仰有着密切的圣物,这些文化信仰时常通过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仪式体现出来。比如补天神话、寻母救母神话、偷衣婚娶认母神话、图腾神话、各种成人仪式、葬仪、祭祖仪式等。它连接着人与神的不同时空,沟通着人与神的隔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或称"乞巧节",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由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编织起来的浪漫的爱情故事,故也有人称其为"爱情节".因为传统的钟情者和参与者,更多为少女,所以,又有人称其为"女儿节"或"少女节".可是,在浙江沿海温岭石塘地区的田野作业中,笔者发现,该节日在我们民间,至少从宋以来,一些地区衍变为祈求儿童吉祥如意、健康成长的"小孩(儿)节".从对自由爱情的期盼,到对爱情结晶的倾心,深刻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婚恋观.从现有的民俗资料分析,与石塘隔海相望的台湾台南地区,也还保持着类似的习俗生活.它以文化"活化石"的形态,生动反映了两岸文化历史的血缘联系.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新论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轴心人物,其他人物则是她的某种"影像"。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表现在:貌美第一、才高无二和寓意深广三个大的方面。形象寓意是她的"形象美"的重点,概括起来包括五个方面:知恩,报恩;钟情,尚情,唯情;情愁,乡愁,生命意识;求真,显真,归真,颂真;山水崇拜,天道归合。《红楼梦》是林黛玉一个人的故事,《红楼梦》的全部或最高意蕴可以从林黛玉身上得到最高也是最终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针对诸多评论家对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传统的模式性评论,从一个全新的评论视角,挖掘了《红字》中的爱情与希望主题,从而得出结论,《红字》反映的不仅仅是罪孽的代价以及来自上帝的惩罚,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爱情,对和谐的两性关系所充满的希望与寄托。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的深层窥探《聊斋志异》之人狐恋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文学情节的表象下都蕴藏着一定的原型,<聊斋志异>的人狐恋故事正反映了荣格所提出的"人格面具"、"阿尼玛"、"阴影"等原型,通过对故事中几种原型的窥探可以解析出故事深层的心理构架.封建社会后期的一否意识体制严重禁锢了士子们,他们的人格面具的膨胀导致其心灵的困顿与人格的失衡.在处于人格面具中心的自身的调节下,狐女作为阿尼玛的幻化意象及时来到,起到补偿与修复的作用,而包含着激情与背疾的阴影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最终使士子们的人格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17.
<十八春>演绎了一个美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这在张爱玲的笔下是少见的,故事也体现了青年张爱玲的爱情理想.但是,透过这至真至纯的爱情,可以看到隐匿在男女主人公心中来自"身世"的不安,这俗世情怀是这幕爱情悲剧的内在动因,也揭示了爱情悲剧的根源,那就是男权意识的压迫.从这个主题可以看出,被看作张爱玲"转型"之作的<十八春>,实际上是和作家以往的创作相传承的.  相似文献   

18.
论仙乡传说对唐传奇《柳毅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民间文学角度看,《柳毅传》享乐长生的主题、把凡人遇仙和人神相恋两种原型相结合的结构模式、采用情节单元组装故事的手法,都深受仙乡传说的影响。可以说,《柳毅传》是作者在吸取并改写民间仙乡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唐传奇名篇。  相似文献   

19.
"两棵树"意象的置换变形--《致橡树》原型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橡树》隐含着"两棵树"的原型意象结构。这一意象结构在中国生成于《诗经》、《孔雀东南飞》与《韩凭妻》等文本中,在西方出现于《圣经》以及斯宾塞、布莱克等人的诗歌中,象征了男女之间的性爱并含有"死亡———复活"意蕴;现代作家沈尹默的《月夜》与鲁迅的《秋夜》则赋予其个性独立的观念。舒婷在《致橡树》中最终完成了这一意象结构的置换变形:在意象构成上,用"木棉"与"橡树"置换原来较为模糊的"两棵树",使意象更为具体而富有张力;在象征蕴涵上,舍弃了原有的"死亡———复活"蕴涵,进而综合了中西文本中的爱情蕴涵与中国现代文本中的个性独立观念,并赋予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唐传奇《离魂记》是关于王宙与倩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在元代被杂剧作家郑光祖改编成喜剧《倩女离魂》。两部作品除男女主人公的姓名以及一些具体情节上有所变化之外,大体结构没有变化,都是同一系统的爱情故事。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两部作品时就会发现,两个作家在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