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岭南的词学研究在已故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詹安泰先生之后,年青学者已崭露头角。其中成就卓著的,应推汕头大学副研究员张惠民君。惠民君在发表了十数篇有影响的词学论文之后,编纂了《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合作)、及近40万字的《宋代词学资料汇编》,近日又发表研究新著《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把自己从事的宋词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一书,从词学史上最早的一篇论文(欧阳炯《(花间集)叙)})说起,深入探索了宋代词学审美批评史上的四大高潮的代表人物:高擎“自是一家”理论旗帜的…  相似文献   

2.
谢桃坊先生的词学论文选集《宋词辨》近期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词学研究”、“宋词评论”、“词林考证”三部分 ,共选录了先生自 1981年以来的 33篇作品 ,皆以考辨为主 ,故以“辨”名书。此是先生继《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之后 ,奉献给词学界的又一部力作。词产生于唐而盛于两宋 ,千余年来 ,人们始终没有间断过对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的关照 ,但在起初很长一段时期内 ,还主要是以一种感悟式的点评方式 ,出现在一些诗话、词话以及笔记类的作品之中 ,缺乏自觉的词学理论体系及词学批评范式的建设。近代以降 ,词学研究渐渐引起人…  相似文献   

3.
唐诗话语是词学批评的重要源泉,亦是词学批评比附形式的重要内容。从词体比附诗体到宋词史比附唐诗史,从词人个体比附唐代诗人个体到具体词作比附唐代诗歌作品,皆体现出词学批评家推尊词体、突出宋词文学成就、推崇代表自己词学观念的词人个体等词学理念。词学批评中的唐诗话语客观上提升了词体的地位,丰富了词学批评形式,为诗词文体之辨体与破体提供了充足的文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牟木 《东岳论丛》2000,21(4):143-144
崔海正教授多年来在词学研究园地里辛勤耕耘,成绩斐然。他的新著《宋词研究述略》(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述略》),又为词学研究出了独特的贡献。 首先,该书对近年来的宋词研究状况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料。全书正文分为十章,即选择十个专题(包括宋词繁荣原因研究、宋词分期研究、宋代词论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5.
词学研究,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是以“显学”著称的。然而,词学研究的重心始终是在宋词,相对来说,晚唐五代词研究要沉寂得多。这种状况,80年以来有了很大改观。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广泛采用新视角、新方法来研究唐五代词。刘尊明先生的专著《唐五代词的文化观照》(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对唐五代词的繁荣兴盛作出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挖掘出了在唐五代这个特定历史阶段词体文学创作兴盛发展的文化涵。乔力先生的系列论文分别对花间、南唐、中唐文士词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其各自的美学特征,杨海…  相似文献   

6.
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洵是桂派词学的一员主将。他与桂派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很密切。他的词体现了桂派在创作方面的实绩;他的师周吴和贵留的主张,是他在理论方面对桂派的重要贡献;他的说《梦窗词》,则是他在批评方面对桂派的重要贡献。正是在创作、理论和批评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奠定了他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桂派词学而不讲陈洵,无疑是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7.
孙克强 《江淮论坛》2022,(2):174-179
江顺诒编著的《词学集成》是清代后期产生的一部独具特色的词话著作。《词学集成》是一部具有独特分类眼光的辑录类词话,其分类理念具有现代词学的元素;《词学集成》对所引录的词学文献附加按语,可谓批评之批评,亦可认为《词学集成》是第一部词学批评史专著;《词学集成》对词源、词体、词音、词韵、词派、词法、词境、词品等专题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辨析。无论是思想观念、理论批评,还是编排形式、规模系统,《词学集成》均显示出独特的深广度和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兴荣 《学术研究》2003,(3):128-128
我读到詹先生最早的词学论文是 1 936年 9月 30日发表在《词学季刊》三卷三号上的《论寄托》 ,其后 30年间 ,詹先生的词学论文和著作我都拜读了 ,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三点。(一 )严谨的治学风范。詹先生的词学论著总是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例如 ,《读夏承焘先生的〈温飞卿系年〉》这篇论文 ,他在充分肯定夏先生成就的基础上提了五点商榷 ,然后按《温飞卿系年》的体例建议补入三条材料 :①太和九年 (乙卯 ) ( 835 )甘露事变 ,王涯被杀 ;②开成三年 (戊午 )( 838)韦筹进书史解表五通 ;③咸通九年 (戊子 ) ( 868)杜审权罢相 ,出为镇海军节度使。…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论词》与曹丕《论文》张进西安联大师范学院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专论,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李清照是否受到曹丕的影响,我们虽无文字材料直接证明,但作为词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探讨词作的专论,她的《论词》在对作家所采取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宋词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谢桃坊先生所著《宋词概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就是一本近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宋词研究专著。《宋词概论》共分三编。上编,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宋词发展的外部主要条件和内部发展的基本规律来论述宋词发展过程。关于外部主要条件,着重探讨宋词与宋代文化生活、宋人词体观念的形成和宋词的发展趋势。关于宋词发展诸因素均作了宏观描述,其中对宋词演唱情况、宋代歌妓状况的研究探赜索隐,别辟蹊径。中篇和下篇,分别论述了北宋和南宋十二名家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多有新的探讨与成果。通观全书。有如下特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词始于唐而盛于宋 ,宋词向来被誉为“一代之胜” ;唐宋词也成了中国词学史上谈论的热点。而传统词学则往往注重唐宋词体本身的文学性、抒情性、艺术风格以及词律、版本等方面的研究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则将唐宋词置于唐宋社会与文化这个大背景下 ,考察其原生状态、功能特征及繁衍发展 ,这不仅体现了著者不安于传统而勇于开拓的学术精神 ,更重要的是为推进词学的发展 ,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大量事实表明 ,词在唐宋两代并非仅仅作为文学现象而存在。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 ,它同时涉及当时的社会风习 ,人们…  相似文献   

12.
正"湘学"是当代地域文化研究中的热门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朱汉民先生所著《湘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以下凡引用该书的内容,只夹注页码或章节,不再另行说明)则是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湘学通论》全书共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九章,从宏观层面论述湘学的概念、湘学的历史渊源与学统建  相似文献   

13.
古代词学在长期的发展中,不仅形成了鲜明的词学创作理论,而且在丰富的批评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词学批评理论。这些词学批评理论影响并指引着词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其中影响最大、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理论有“《花间》范式”批评、本色当行批评、雅正批评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词格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由宋至明,“格”被引入词学批评中并得到承传;二是清代前中期,“格”在词学批评中开始得到广泛运用及理论提升;三是清代后期,“格”在词学批评中得到进一步运用,其理论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阐说。上述历程,标示出“格”作为我国传统词学的审美范畴,经历了一个由引入、承传到提升、深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词籍批评涉及词体源流论、词谱词韵的研究、词籍史实的考辨和词家词作的审美评判等多重内容。审美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构成了词籍文学批评的主要范式。由此反映出的词学思想是恪守正统的词体观念;宗宋不分南北,且不分婉约与豪放;以雅为旨归;重视词的音律。《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词籍批评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清代词学研究的文本资源。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辛弃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建国三十八年来的辛弃疾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66年是基础阶段;1966年到1976年是倒退阶段;1976年以后是深入阶段。第一阶段有论文(据不完全统计)52篇。同时还出版了一批专著,其中以邓广铭先生的《辛稼轩年潜》、《稼轩词编年笺注》、《辛稼轩诗文钞存》三种著作为突出代表。此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辛弃疾及其爱国词的认识与介绍。走一代的词学研究者尤榆生、夏承焘,唐圭璋、冯沅君、吴则虞、程千帆等先生都撰文论述辛词。关于辛词的艺术特性,各家论文略有触及,虽然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受王国维先生“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点的影响,“宋后无词”说颇为流行。因此,对清代词学的研究,也一向偏重词学理论而冷落词的创作。即使有论及词作的,也多集中于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个别大家。这种偏颇的格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由严迪昌先生《清词史》的出版打破。继此之后,关于清词研究的专著,唯见叶嘉莹先生的《清词论丛》和张宏生先生的《清代词学的建构》(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简称《建构》)。考虑到这一学术背景,张著的问世,无疑是清代词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建树。对研究对象价值、特征的总体认识,通常是学人在…  相似文献   

18.
万云骏先生在《试论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评价问题》一文中,引严羽和元好问的诗评,以证苏(轼)、辛(弃疾)“‘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就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缺乏比兴,缺乏形象”,“不利于词的艺术上的发展”;批评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对婉约与豪放两派的作家、作品“褒贬从心,抑扬失实”云云。对上述观点,我有不同看法,故不揣浅陋,与万先生商榷。严羽的《沧浪诗话》成书在苏、辛豪放词派形成之后,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只批评了苏(轼)、黄(庭坚)的诗风,并无一字提及  相似文献   

19.
近年词学界在回顾新时期以来的词学研究成就时,注意到谢桃坊在词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建树。通过对其词学论著的考察,可以认为他在词体的起源与性质、词学史体系的建构、宋词艺术特征及其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词体规范的重建等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个词学理论系统。这对中国当代词学的理论建设和词体规范的建构均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就谢桃坊词学理论研究试作述评。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晚宋词学专论《乐府指迷》《词源》有着深刻的理论分歧:《乐府指迷》独尊清真,指向“质实”;《词源》专主白石,指向“清空”。文章在晚宋词学背景中,讨论了词学范畴“清空”、“质实”的蕴涵,结合南宋以来词论中出现的重要词人创作,对“清空”词风中的“意趣高远”、“古雅峭拔”,“情景交炼”、“骚雅”等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结论是《词源》的理论导向标志着词坛由清真时代转向白石时代的风气移易,也带来了晚宋词风的明显变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