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由北京市文物部门提出的“三个文化带”,经中共北京市委党代会和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内涵不断得到完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已经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三个文化带”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关系密切,从北京历史发展脉络来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城市诞生和成长的摇篮,史称“神京右臂”;长城不仅是中原农耕民族与西北草原民族融合的前沿阵地,也是南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还是北京作为国家都城的重要屏障;中国的大运河始终向着首都修建,尤其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更是体现了大运河与国家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由此,“三个文化带”建设的内容就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高地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虽然北京疏解非核心功能的工作成效显著,然而距离中央要求的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工作,却显相对薄弱.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地位,对以先进思想文化行动来凝聚、示范、辐射、引领、服务全国的核心功能,有很高的国民期盼.古今关于首都“应然”早有约定俗成的首善共识,国家和人民对中国首都的“实然”持有与时俱进的改善要求.用改革开放、创新进取的文化自觉,树立当代中国首都信仰与首都观,高举以首善追求为核心理念的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大旗,着眼对国家战略的首都担当,着力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首都责任与使命,努力通过卓越人物、美好风物、精彩事物构建首都故事,以彰显城市文明高位、中国文化高峰,是新时期首都建设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市中轴线在世界城市中轴线坐标体系中的独特性,需要与世界重要城市中轴线进行多维度比较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围绕轴线进行空间布局是人类古老的居住和城市规划方式,世界上许多城市在历史发展中都对城市轴线有过重要探索和实践,并最终成为城市空间和文化构成最集中的体现.但不同的城市轴线在历史发展、空间形态、文化内涵和城市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性,这些差异构成了各自不同的显著特征.北京城市中轴线与巴黎、柏林、华盛顿、巴塞罗那、堪培拉等著名城市的中轴线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北京城市中轴线在各方面都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和独特性.无论是进行中的轴线申遗、老城整体保护还是街区有机更新,北京都需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让被誉为"北京脊梁"的城市中轴线,更加充分地彰显其独一无二性.  相似文献   

4.
<正> 首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是城市社会发展战略的主体,不仅直接关系着首都建设规划的实现,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城市,而且也关系着首都功能的发挥,影响到中央机关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枢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北京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北京经济”比“首都经济”的提法更适合;“京津经济圈”比“首都经济圈”和“北京经济圈”的提法更合理;北京市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一个现代的全球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也应该是“知识型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6.
论“人文北京”建设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人文北京"是北京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为实现发展目标做出的战略选择,"人文北京"建设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利益协调和表达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首都文化影响力;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推进志愿服务,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民有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制度环境;城市景观建设和北京特质文化的弘扬;维护首都的安全稳定.而建设"人文北京",有利于引领和推动人文中国建设,这也是北京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全球范围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判断的结果,是我们国家走向世界前台后首都工作的一个新的奋斗方向,是后奥运时代北京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高层次发展的战略选择。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国家战略,必须依赖于中国的加速崛起。必须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首都特点的城市区域体系新模式,必须加快建设国际政治中心、国际文化中心、国际科技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8.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其文化建设和发展与北京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文脉紧密相连,也与有意识的城市总体规划定位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北京城市规划中关于城市性质功能的定位,对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深刻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并存.它们深刻体现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城市规划话语体系和城市文化意识对全国文化中心内涵和功能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以什么样的战略意识和发展措施影响和推动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世纪,北京和上海都将"世界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对于如何成为世界城市的讨论也逐渐从硬件设施和量化指标,转向对城市文明和软实力的关注。发源于西方的城市学主要以经济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如果按照这条路线,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北京,很难在众多经济发达城市中脱颖而出。因此,北京需要围绕首都的文明价值独辟蹊径,借鉴全球近200个首都城市的发展经验,回溯中国历史270余个都城的兴衰成败,用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综合卓越,开创中国气派的"世界城市水准"。  相似文献   

10.
飘雪 《北京纪事》2017,(11):13-19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首都文化建设,两次视察北京均强调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城市的一张金名片;前不久,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出重要批示,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