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文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文学并不存在叙事上的乱伦 ,这种文体对真实性或者说非虚构性的坚守 ,是其根性所在 ,是其“立文”之本 ,其名称中的“文学”二字 ,也并不等于虚构。“文学”本身理应包含有虚构与非虚构的因素 ,它在小说那里主要体现为以虚构为核心的文体建构方式 ,在报告文学中则不表现为虚构 ,而是除虚构之外 ,通过语言、结构、视角来实现其文体富于艺术性的建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充分显示出其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文学魅力。而文学魅力的展现 ,主要有赖于其“跨文体性”的文体规范 ,这一特性是指其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影视等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表现方式的兼容 ,以及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个性。这主要体现在叙述结构的变化、叙述语言的丰富与个性化以及对自身艺术表现局限的超越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小说文体走向独立、创作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小说虚实观也呈现出因循与创新并存的局面。唐宋时期小说虚实观有沿袭前代小说理论注重“实录”观念的成分,同时不断拓展延伸,走向新变,虚构手段及其美学价值逐渐受到重视,反映了随着小说文体革新小说虚实观念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小说观是指作家对小说文体创作的认识。明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绚烂期 ,比较分析《三国志演义》到《水浒传》、《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小说作家的小说观 ,可见作家越来越摆脱史实而走向虚构想象 ,越来越摆脱英雄传奇而走向百姓世俗生活。小说是一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文体。读者的小说观并非和作家的小说观一致  相似文献   

4.
虚构文体与非虚构文体有着鲜明界限 ,却也有着相通之处。报告文学、历史传记正是这种相通的产物 ,这类跨类文体没有虚构意识 ,却有一定程度的虚构行为 ;现实是文体发展嬗变的最终推动力 ,在它的推动下 ,文体之间的融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传统文体理论的“防范性”存在一定的弊端 ,应该肯定一种开放性的文体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5.
“小说”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一词在《庄子》中首先出现,后为《汉书·艺文志》借用而成为诸子十家之一。“小说”一词的原始含义本来鲁迅先生早有定论,然而近些年又有学者提出异议。《庄子》与《汉志》中“小说”的含义有同有不同,均非指虚构性故事。但《汉志》“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文体特征,为后世虚构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缪在《鼠疫》的卷首写道:“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取。”如果小说的存在本身就是要将生活从既定的现实中剥离,将生命从被囚禁的状态中解放,那么对它自身虚构的形式来说,生活、现实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在看似自由的小说世界里,作家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实际的生活与小说中的生活差别有多大?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的文体是小说还是非小说、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这一问题引起了诸多讨论。本文在分析这些观点以及产生这些观点背景的基础上,认为《世说新语》完全符合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只是由于中国现代学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之后以为小说应为虚构,所以产生了种种疑问与论争。小说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发展演变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小说观念乃至文学观念,也应该科学地、理性地对待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8.
消遣的价值     
<正> 闲暇时间是人们每天除工作时间和睡眠、用餐等生活必需时间以外,用于个人发展、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自由支配的时间。消遣则是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情来度过闲暇时间,是人类生命活动在闲暇时间的存在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闲暇时间的消遣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在理论上有必要对消遣的价值作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是新时期一位深受读者欢迎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 ,其作品吸引读者之处乃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 ,分别探讨了汪曾祺小说在语言运用(即文体 )上的四个独特之处 :“小说是回忆”、“小说是随笔”、“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以及“气氛即人物”。文章力图从这些方面对汪曾祺小说文体的创新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与阐发。  相似文献   

10.
报告文学并不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文体",它是发端于欧洲的国际性写作方式。"非虚构"本源于美国的"非虚构小说",以"非虚构"置换报告文学,缺少内在关联的基本逻辑。非虚构与报告文学之争,反映了文学界对文体基本认知的某种缺失。称名纠缠,一方面造成写实类文学写作、评论等的混乱,但另一方面非虚构也为报告文学文体的优化提供了反思的可能和必要。报告文学需要走出过度的新闻性、过度的意识形态化,通过故事性和个人性的强化,在回到非虚构叙事中建构写实之美。  相似文献   

11.
杨林夕 《阴山学刊》2010,23(3):45-52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有崇德尤其是政治道德的倾向,这是通过虚构、改写等手法凸现的。这既有时代投影、文体的限制,也与小说的教化观念和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关,并对以后的小说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六朝志怪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既延续了史书的叙事传统,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看,志怪小说内容虚实混同,其"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以为虚的"虚构",二是有意的虚构。志怪小说的"虚构"与后世小说的区别在于其更多情况下并非文学意义上的虚构",非有意为小说"是其基本特征。但即便如此,作者参与故事、干预故事甚至是杜撰故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文生事"的作品已经出现,这刺激了"文学虚构"的产生,加速了小说与史传的分离,体现了小说文体的"自觉"。另外,抛开小说家"实录"的叙述姿态,站在后人的角度审视六朝志怪小说,其中一些故事内容、结构手法、叙述视角几乎与后世小说无异。  相似文献   

13.
18 97- 1 91 6的 2 0年是中国小说文体理论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初始阶段。其间 ,人们对小说文体的认识理解 ,经历了在“经、史、子、集”框架下小说与“群书”的比较 ,到中西小说比较以及“艺术系统”内比较的过程。通过比较思维的更变 ,“引进”了一些新的小说文体概念术语和理论模式 ,小说观念上发生了许多变化 ,并尝试构建系统的现代“小说学”。  相似文献   

14.
张学松 《中州学刊》2006,14(6):178-181
韦庄名诗《秦妇吟》具有小说化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构性,诗篇在历史背景真实的情况下虚构了人物、情节和环境;二是它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虚实相间的叙事艺术。其小说化的手法又是为表现其“志”和“情”服务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秦妇吟》可谓第一篇小说化长诗,它的出现与文体互渗、中国小说的成熟———唐传奇的繁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 ,一些专业的辞书、论著 ,一致认定公案小说是在宋人的勾栏瓦舍中“说”出来的。其实不然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始终伴随着中国古代小说走完了产生、发展、衰微的全过程。作为一种文体概念 ,公案小说是在大量的作品产生之后 ,经宋人的“说话”而定名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深入把握 2 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批评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小说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即 :小说文体研究、小说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 ,认为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中国小说学研究的整体内涵。而我们以往的小说理论批评研究过于强调所谓的“理论思想” ,忽略了小说的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以“小说学”为观照视角一方面是为了突破以往的研究格局 ,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小说学研究更贴近中国小说史的发展实际 ,将中国小说学研究与中国小说史研究融为一体 ,从而勾勒出更实在、更真切的古人对“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散文思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海慧 《江汉论坛》2004,(5):109-112
新时期以来,在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下,小说、诗歌与戏剧的创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人们眼中,只有散文相对沉寂。事实上,散文内部也经历了“形散神不散”、真实与虚构、“新潮散文”、“大散文”与“文体净化”、“文化散文”、“杨朔模式”与“重写文学史”、“学者散文”等一系列探讨及论争。有些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甚至永远不会得出结论。但是,在探讨中,散文的文体特色、创作空间等都在进一步明晰,一向比较缺席的散文理论也得到了建设。在对资料的梳理与综述中,我们发现,散文创作及理论研究还是相对滞后的,它亟需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打着总结历史经验的幌子,虚构了一个所谓反儒必定尊法,尊儒必定反法的图式。石仑《发扬“五四”精神,深入批林批孔》一文(载《学习与批判》一九七四年第五期),就是一篇发表较早的用所谓“儒法矛盾”、“儒法斗争”  相似文献   

19.
小说创作与名誉权侵害刘尔明小说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叙述描写,反映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艺术想象、典型化是其主要创作特点。小说分类众说纷纭,但依据“是否虚构”把小说分为两类——小说与“非虚构小说”,为司法界与文学界...  相似文献   

20.
孙步忠 《云梦学刊》2003,24(6):84-86
《儒林外史》不再像传统小说那样在叙述中夹有大量的诗词文赋的缘饰了。它的这种在文体上的变革,显示了其现代小说的特征。这样,《儒林外史》便彻底打破了白话小说融入诗词韵文的结构模式。促成《儒林外史》这种文体上的变革,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其“简捷地奔向戏剧”的小说艺术方法方面的原因,又有小说用“写实而真实”的创作手法创造其“形象体系”方面的原因,更有小说作者以理性思考的方式来创造小说的“意象体系”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