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亲属法发展历程中,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由受歧视逐渐转为受保护,在当代社会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义务也进行了明确,在诸多国家的亲属法中大都建立了准证和认领制度,从而确保非婚生子女依法享有婚生子女的权利和义。然而,在我国婚姻法中,对于非婚生子女认领和准正制度还未能明确规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非婚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借民法典制定之机,设立非婚子女的认领和准正制度,以完备我国婚姻家庭立法。本文从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我国的现状认,为其中的准正和任意认领制度其实并不矛盾,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当事人特别是父亲对亲子关系的否定。笔者建议: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非婚生子女的权益,我国建立强制认领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选取4名学生进行访谈,探讨离异家庭子女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发现,虽然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并非一些学者或传媒渲染的那么严重,但负面影响仍然存在,离异家庭子女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一些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教育环境、亲子关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内江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内江市部分区县农民工随迁子女实现基础教育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层、对比分析,大致梳理出了内江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权实现的现状及内江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阶段面临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借鉴国内外推进"教育公平"的先进经验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权保障机制提出了些许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单亲家庭子女不敢面对家庭,忧郁、自卑,不敢面对自我,散漫、颓丧。要加强爱的教育,以师爱补偿单亲子女爱的缺失,对监护者进行辅导,改善其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方式,可以消除个体自责、自卑、退缩等不良情绪,最终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鸥 《经营管理者》2013,(26):234-234
继父母子女关系属于姻亲关系,法律上从促进家庭结构的稳定出发,鼓励通过收养来形成养父母子女关系,同时规定彼此间形成扶养关系的,其法律地位上与父母子女关系相同。本文从法律基础上分析了继父母子女间继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流动儿童已经超过800万。庞大的流动儿童数量对于其在城市受教育问题造成了很大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因此,要想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方面,必须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政府对公办学校的投资以及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要鼓励多方办学拓宽教育渠道,使农民工子女多途径就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离婚率上升,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备受关注.这些小小年纪就经历人生变故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升学无门,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进入了各种中等职业学校.如果这些孩子不能在正常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讨论了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的辅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居住和上学问题,对现有的义务教育的供给提出了挑战。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且也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理论,立足维护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权力,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寻求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把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9.
为检验子女性别与父母婚姻稳定性关系的理论,本文运用2006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来加以分析,以探究中国城市子女与父母婚姻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保障农民工子女顺利地接受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遇到了户籍制度的限制、教育的不完整、享受教育资源机会的不平等障碍,这都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违背  相似文献   

11.
刘家强 《管理与财富》2009,(11):102-102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系,但日益增长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需求却已经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在对掌握的材料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望对我国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问题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袁放 《科学咨询》2010,(14):46-46
随着离婚率上升,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备受关注。这些小小年纪就经历人生变故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升学无门,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进入了各种中等职业学校。如果这些孩子不能在正常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讨论了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的辅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社会公平理论和社会正义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成都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罗列出了成都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针对成都市基础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些许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吕蔚起 《经营管理者》2013,(31):133-134
生育率与子女人力资本投资量之间存在的负相关关系,导致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有较大区别,这更进一步造成农村发展滞后及城乡差距拉大。高生育率、低人力资本增长率和低增长率使得农村始终处于低水平增长陷阱,而低生育率和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组合使得城市进入了高增长率的发展状态。农村居民选择高生育率并非偶然,而是其理性决策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城乡生育率和子女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逆向关系,并总结分析城乡间子女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生育率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调查角度阐述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浅析了不平等教育存在的原因,呼吁政策关注三农问题应首先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许刚  薛枫 《经营管理者》2012,(5X):256-256
在全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油田子女就业的矛盾和压力越来越大。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多年来,油田就业服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力所能及地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如何利用油田改制企业,扩大就业渠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探望权制度源于英美法系,我国于2001年修改婚姻法时引入了这一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这一规定为处理离婚后父母探望未成年子女  相似文献   

18.
曹宁 《经营管理者》2011,(3X):296-296
从平等受教育权的角度来看,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没有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广大城市农民工子女被排斥在城市教育之外,无法得到与城市生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日趋凸现出来。平等受教育权符合保障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的需要,符合权利义务平等原则,符合法律倡导的实质平等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了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中确立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是各个地区采取较多的一种解决方式。但对于让每个孩子享有法律赋予的免费义务教育还有很大差距,近80%的农民工不得不缴纳各种费用,以确保子女的就读。定点学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黄晓峰 《经营管理者》2009,(19):110-110
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具有法定的公共产品属性,由于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其具有介于城市公共品与农村公共品之间的流动性特点。本文从公共产品的特殊分类入手,分析了流动状态下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