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倾听诚可贵     
学会倾听,哪怕对方是一个较为蹩脚的谈话者,你也可以从他的谈话中吸取到有益的东西。但是,有关调查统计表明,大约只有10%的人善于冷静而有目的地倾听对方的谈话。怎样才能学会倾听呢?有心者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
杨狄 《公共关系》2001,(10):58-58
进入了大学,我们也算走进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阶段,每个人必须完成两个任务才能顺利进入社会,第一是具有在社会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凭借它与社会组织进行资源的对等交换,取得一个社会职业。第二是学会在社会组织中的行为规范,善于维系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  相似文献   

3.
葛黎明 《职业时空》2008,4(9):51-51
2000多年前的著名文学家韩愈就提出教师应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是精通本专业业务的专家,更应该是善于施教的教育家,善于组织领导的管理家。  相似文献   

4.
余伍良 《金色年华》2011,(12):61-62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结合九年级教学实践,我们数学教师复习时同类内容要善于转化,例题讲解要善于开放化,解题方法善于优化,习题练习要善于类化,复习时例题要善于变化,相信都会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郑金红 《职业》2013,(32):145-145
职业技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学会与学生沟通。本文从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肯定,要有恒心等方面深入阐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汝武 《现代妇女》2014,(7):219-219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平日的工作中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尊重学生,善于鼓励学生,更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面对每位后进生,要做到不离不弃,只有如此,才能将更多的后进生带出泥泞的深潭,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县级领导要有“危机意识”善于主动应对舆情。作为主政一县的领导,一定或多或少地被此类信息所困扰,因此县级领导应该学会危机公关,能够在关键时候把握舆论的“麦克风”。  相似文献   

8.
孙友益 《职业》2008,(4):60-61
现在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只要你肯动脑筋,要赚点钱过好日子并非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许多人都有一种业余爱好,只是平时忽视了去将某种业余爱好看成一种潜在的资源。所以,我们要善于激发灵感,学会去发现去挖掘并利用好自身的业余爱好,让其演绎成一条生财之道。且看以下四个女人如何有声有色地将自己的爱好与技能演绎成一条赚钱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的思维是具象中的抽象,中国人恰恰相反,我们善于总结而西方人善于演绎,这也是西方人无法翻译中国诗词的一个原因。但“玲珑”好像是一个特例,它在思维上符合东方,在理解卜更靠近西方,它绝对是一个纯粹的自定义词汇,但它又和“美丽”这样的自定义词汇不同,因为它加进了中国人的一种好玩的思维方式──通感,就像雨打梧桐和雨打残荷的声音没有什么不同,但中国人总会找出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罗倩霞 《公关世界》2009,(12):40-41
“mankeep”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我们译为“人脉经营”,根据发音我们便读为“脉客”。善于使用人脉、经营人脉的人就是脉客。人脉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  相似文献   

11.
学会遗忘     
人的一生,难免有挫折、坎坷,也会发生某些不幸,例如家庭成员意外伤亡、身患顽疾、丧偶过早等等。但是,人不能沉陷在对自己坎坷历程或不幸的悲伤中而不能自拔。一味惋惜逝去的美好时光,只能是“雪上加霜”,有碍身心健康。拿出乐天的气派,换一个角度看社会和人生,学会遗忘,就不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就会欢乐快活起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遗忘,将是十分痛苦的,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人活在世上,凡事都看穿看透是不可能的,但要把事看轻看薄看淡,要学会遗忘,善于遗忘。否则,拘泥于一得一失则身不能安,将活得疲惫、沉重、艰难。…  相似文献   

12.
自制力是人类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制力的强弱,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和文明水平。青年人增强自制力就要遇事多想后果,善于节制欲望,必须学会忍耐,尽量避开刺激,及时转移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文化伦理且异常眷恋家国的民族。在遭受外部的蹂躏之时,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合生命救国家于危亡,即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使内部有诸多的分歧,但中华民族也善于化干戈为玉帛,所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时刻,我们尤其要感念祖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的精神家园——中国。国家强大,才是民族之幸!  相似文献   

14.
“学会关心”教育是目前青少年教育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是当今世界教育日渐强调的一个跨世纪主题。人类必须“学会共存”,才能真正的救亡图存求发展。世界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环境被污染,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道德沦丧,精神滑坡,责任感下降。现实的危机迫切需要关心价值观回归。“学会关心”价值命题,向人们发出强烈的呼吁:恢复“关心价值观”势在必行,“只有我们大家变得更加关心,才能使得所有的人成为创造一个更公正、平等、美好世界的积极参与者与受惠者。”“学会关心”的精神实质,为目前青少年教育敲响了警钟,提供了…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发展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达到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常以教师的情感力为转移,我们应创造一个宽松·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6.
左美霞 《职业》2011,(6):109-109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基础模块中,对口语交际中的表达与交流有如下要求:“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日常生活中不善于与人交谈,常常会引起纠纷或误会。每一个人与别人交往的要求都不同,而表达自己及领会他人意思的本领也因人而异。下面笔者就谈谈“交谈”的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2000—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07万上升到413万,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近495万。就业压力的凸现,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企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业竞争的残酷,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样一个问题:在大学究竟应该学会什么?是知识?还是技能?还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五花八门。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多年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学会沟通、学会共处应该是大学时代学到的重要一课。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从整个社会而言,在过去,教育公平更偏重指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机会平等”;进入21世纪,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教育公平并不是指名义上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即“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发挥受教育者潜质”这样的目标。作为教师,确保教育公平最关键的在于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尊重信任学生、善于理解宽容学生、善于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质,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孝亲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要孝亲敬老和善于孝亲敬老却是两回事。怍为一位老人,我以为,孝亲敬老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大科学家的人生如江河一泻、蔚为壮观的话,小发明家的生活就如同淙淙泉水,平实而又精致。相比较之下,平平常常对于读者也许更为真切,而他们独到的人生追求和感悟同样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值得我们去寻访。进步是在变革中孕育的,大凡变革总循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由单一转为全面,其二由复杂转为简明。过去我们多见的是前者,人们往往希望一个物件就可以涵盖所有的功能,但随着生活节奏频频加快,呼吸都变得如此的急促,我们也越来越渴望从纷繁多径的迷宫中解脱出来,走进纯纯的明快的直通车。眼前的这位接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喜欢也善于为人们带来简单的人,他那一个接一个发明看似不怎么扎眼,却着实给我们带来了—份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