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45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应对效能、领悟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具有较高应对效能感和较高领悟社会支持感的大学生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反之,则倾向于采取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既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又通过应对效能对应对方式产生间接影响,应对效能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起中介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对569名大学生施测,考察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状况,并探索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对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水平、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二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2)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对大学生道德认同有一定的预测力;(3)社会支持感知是养育方式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变量;(4)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预测力;(5)道德认同是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181医学毕业生和127名参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医学院校临床类毕业生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心理易感因素关系。结果发现,医学院校临床类毕业生的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1.5%和17.1%,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相关性。应对医学毕业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防止或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从而提高毕业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大学生对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自评量表同时对710名地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等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现被测查的大学生所表现的积极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维度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应对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部分因子呈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等4个国际通用心理问卷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36.5%的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甚或心理障碍,其中:个性内向者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个因子分上高于个性外向者;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高于城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者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自觉有更多的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且应对方式积极主动。建议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自立教育,着力塑造他们的良好个性,帮助他们树立进取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与《残疾人心理健康量表》对431名残疾人进行调查,了解残疾人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探讨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残疾人心理健康和领悟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良好,处于积极向上水平;(2)不同残疾类型、残疾等级以及婚姻状况的残疾人在心理健康、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4)残疾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结论:领悟社会支持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年级的学生为样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应对方式相关显著,回归分析显示,人格中的神经质(N),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预测力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是制约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采用心理问卷对781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对方式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成熟型应对方式和外向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和情绪不稳定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在对结果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感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关于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的研究应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指出大学生的人格、归因方式等个人因素、社会支持与领悟社会支持、家庭教养方式等对孤独感有重要影响。针对众多影响因素,从个人人格的完善、自身和学校提供社会支持及家庭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有利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大学生战胜孤独感。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和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以河海大学495名贫困大学生为实验组,476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均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在人际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三方面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在贫困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文科学生低于理工科学生,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低于来自乡村的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存在显著相关。提高个体感受到的主观支持及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将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期,关心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必要。影响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失衡、信仰缺失、就业焦虑、网络依恋、心理脆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是工作整体上开展不平衡、课程开设和教育活动不规范、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理论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心理教育整体合力不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大学生群体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遍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一定的精神压力,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独特的塑造作用和积极的促进意义,其中,高校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社会支持理论角度分析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校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若干建议:(1)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辅以经济支持;(2)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增强交往支持;(3)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参与支持;(4)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树立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学业和社会适应问题目前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因贫困而带来的大学生辍学、犯罪和心理异常的比例有增无减,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减少或杜绝以上问题,而且更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教育公平。笔者采用症状自测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压力;(2)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善于利用社会支持,且前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积极探索有效的大学生危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情感问题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问题,也是大学生较为高发的一类问题。南京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实践证明,传统的心理咨询技术对大学生情感问题介入力量不足。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法和小组工作法的介入也证明,社会工作不仅利于建立案主和工作者之间平等关系实现多层次的情感治疗目标,也有利于实现社会支持体系的多元化、多重学科知识的借鉴和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等。社会工作宜与心理咨询技术相互配合、互取所长,共同促进大学生情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心理和谐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自我和谐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工具,采用心理测验的方法,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属于良好水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个体自我和谐的状况;大学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和谐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及时把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基本情况,更有效地对新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湖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在2008年10月下旬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008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影响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偏执症状、焦虑、抑郁、精神病倾向、性心理障碍、自卑六个方面,而且相互影响、相互加深。建议引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增强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课堂教育手段,培养新生良好品质,提高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引导大学新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人崭新的大学校园生活;加强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暴力行为屡见不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本文从导致普通高校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围绕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相互关系,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对发展和谐校园的影响,并从重视素质教育、建设校园文化、情话艺术审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就业扶困服务资助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解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体质现状的关系、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途径、心理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关系,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