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各种时代的报刊都是一份时代印迹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民国期刊为对象,在介绍馆藏民国期刊概况的基础上,从学科、年代、出版周期等方面对馆藏民国期刊进行特征分析,从而多了解我国民族图书馆藏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提供馆藏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困局中的一个突破口,"民国文学"的丰富内涵不是人为赋予,而是与当下文学史研究的种种问题联系在一起。了解"民国文学"到底研究什么,可以从三组关系入手清理:"民国文学"与当前其他民国文化现象的关系;"民国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民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的关系。透过这三组关系,"民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史学逻辑可以自然呈现,而关于"民国文学"不必要的误解也可以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3.
民国文学教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民国文学教育研究在“重写文学史”的思潮中诞生,因“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而逐步走向深化.目前学界对民国文学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大学文化”“学科教育”“教育文化”与“教育体制”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民国文学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尽管民国文学教育研究在“实体内容”和“制度形式”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但是由于民国教育体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质性,加之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的壁垒障碍,如何采用新的研究范式来处理民国文学教育研究的“中心”和“边界”问题、“文学”与“史学”问题,成为民国文学教育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国文论的体系建构负载着民国学人的历史想象与现实担当,砸破以往即兴体悟式的“私人话语”形态,在全面审视历史与时代的潮流中抒写社会的“公共话语”,发掘民族文化自信,民国文论展现出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恢宏气象。民国学人兼顾中西、古今文论的各自特质,确立文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与视角、探索可行的建设路径和策略,将错综复杂的民国文论现象纳入到民国文论的体系话语平台,展示民国文论继往开来的文化特质,它可以逐层解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诸多缠夹日久的学术命题,深远探究文论体系话语言说的基本规律。运用民国史视野来发掘民国文论资源,探究体系话语的言说模式与表达策略,具有范式重构和意义重释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史学建构中常有空间思维。空间作为史学思考的一个维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是从人的感受出发,在史学作品中体现人对空间的感受、着眼人在空间之中流转的可能性;二是从空间的物质形态出发,观察这个形态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建构逻辑。空间思维之于历史研究,关键在于研究的设计之中,是否能把空间结构看作权利以及资源关系的产物,把空间形态解读成具有社会文化经济意义的历史积淀,把历史人物的空间经历开发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实践与物质权利秩序建构逻辑之间的对抗或对话。民国史研究今后如果从空间入手,应当可以取得新的学术成果。本文解构列文孙"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型"的空间构筑,对以上意向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6.
又见民国     
张群 《华人时刊》2013,(5):58-59
民国历史离我们最近。南京曾是民国的首都,一部民国史,半部在南京。民国文化经过近百年的沉淀,再次浮出水面,使我们又一次的遇见了民国。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地品评民国、品评民国文化,您或许有不少收获呢。《民国珍档:民国名人户籍》开启记忆之门由南京市档案馆编纂、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民国珍档:民国名人  相似文献   

7.
"民国文学"的提出是学科自觉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世纪之交社会、文化思潮和心理的体现。"民国文学"还原种族、环境和时代的历史时空,由此建立起多元博弈的动态平衡结构。"民国文学"提出的最大初衷就在尽量剥去政治或文学的先验框架的外衣,重建民国文学鲜活多样的社会与文学生态。从宽松和包容的学术理想出发,"民国文学"的设想不失为活跃文学史编写的尝试。"民国文学"概念之所以在世纪之交的关节点上被提出,而作为历史选择的"剩余"重新征用,除了文学史逻辑及学界内部复杂缠绕的纠葛外,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转型后的重置和机制所致。"民国文学"的思路蕴含了多种预设。首先是科学和真理的指涉。其次是主体意识的自觉和学术精神的张扬。  相似文献   

8.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大富有特色的文化,即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其中民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民国建筑。近年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被人们所重视,政府部门对此也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科学价值。本文以南京民国建筑为例,浅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国研究     
主持人语:30年多前中国学界开始将"民国史"作为一个学科着手研究时,官定的研究对象是民国统治阶级的历史,意在避免与同一时期的"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交叉或重叠。近十数年来,"民国史"逐渐扩展为"民国时期的历史"。无论在朝与在野,无论"革命"与"反革命",亦无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只要发生于1912-1949年间,均被纳入"民国史"的研究范畴。与此同时,"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10.
舒榆 《社区》2010,(35):16-16
“世上本没有什么历史.死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历史。”一不小心,距离1949.已经60余年。这六十年里.民国历史因为种种原因,处于被漠视的位置。——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民国热兴起。  相似文献   

11.
曾是民国首都的南京,是海峡两岸有关国族记忆的共同还原点,更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深重灾难的象征。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民国南京影像,可分为辛亥革命、抗战及国共内战等历史视阈中的民国首府南京、"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的"人间地狱"南京,以及淡化历史背景、追忆民国风情的"怀旧"式南京。在这些影像中,宏大的民国城市景观带过了具体的市民生活,风物展示的本土民俗性掩盖了民国都市的现代性,基于民国风韵的怀旧式想象遮蔽了城市影像的民族主体性。究其原因,在民国南京的"记忆治理"机制中,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宏大历史叙事和追求历史细节真实的"国难叙事",限制了民国南京影像的表现空间和其得以承载的话语蕴藉,使得南京城市影像在银幕中逐渐丧失了主体性和表现性。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对民国史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除了作家与普通大众的差别,作家只能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现实、审视历史,从而发现了民国时代稳固、久远的日常生活及其历史延续性,即宗法组织、亲情伦理、封建等级等传统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生活、行为的渗透与影响。另一方面市场规则的运作也使民国史小说强化了色情、暴力与神秘等内容,从而构成了另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13.
民国的建立,是一个从帝制到共和的"五千年之大变"。需要从更长的时段观察思考民国究竟在哪些基本的面相上带来了变化,这些变化又怎样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立足于古今中外的常态,才能真正认识近代中国出现了不少与所谓传统中国和人类其他社会很不一样的变态。而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这两个新事物,特别是"国、族"关系与"国、民"关系,有着远更丰富的层次和表现方式。国民革命带来了很多根本性的转变,不妨与北伐前的"民国"分别看待。总体上,似可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发展中的共和制"国体"。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作家以自我经验为基础的特殊言说,这种言说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言说对象与言说语境,中国当代小说对民国时代的叙述也不例外。由于民国时代自身的多面性与含混性,由于中国当代作家所生活的历史文化空间的不断变易,以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态为主体内容的小说,随着讲述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独有的面貌,从而使艺术世界中的民国时代成为一张不断被重新涂写的羊皮纸。  相似文献   

15.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被视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史学界以及科学界广为传颂,成为写入历史教科书中的权威知识。这种表述最早滥觞于民国。民国的历史教科书编纂者群体,发挥了前人的说法,在20世纪初首次将其写入到历史教科书中,接着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由"三大发明"说发展到"四大发明"说,遂成为以后撰写中西交通史的必选历史知识。这种将有待证实的历史知识镶嵌进教科书的做法是民国知识精英建构民族国家新秩序的需要,也是民族主义思想对教科书知识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史在传统历史撰述中曾居主导地位,但在西方新史学排斥政治史的取向影响下却滑至边缘。新史学拓展了历史研究领地,也带来了需要正视的"碎片化"问题。历史研究中的学科整合有多种选择,但就转型中的民国而言,由于政治在民元之后38年间已构成无处不见其身影的存在,套用"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极端表述法,似乎也可以用"全部民国史都是政治史"来强调民国政治史研究的重要性。加上与其他历史部类的内在关联,政治史尤其是民初15年的政治史可望作为整合已呈"碎片化"趋势的民国历史研究、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学术进路。但政治史学者也不应坐享前人的恩惠,不思进取。前些年国外政治史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翻"新",并对政治史的本色保持必要的学科认同,由此形成的"新政治史"取径,或许预示了民国政治史研究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宁波港开埠较早,伴随着“西风东渐”,宁波地域文化基因使得宁波籍文化人在民国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兴办报刊、经营书业,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涌现出一批编辑家:出版奇才张静庐、技术改良之父鲍咸昌、乡贤文献刊刻者张寿镛、诗人出版家邵洵美、为民众喉舌报人金臻庠,等。他们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创新精神、见利思义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以及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给当代出版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石克 《中华魂》2014,(9):36-38
正不久前看了《文艺报》一篇文章《"民国热"刍议》(作者:窦海军,后简称窦文)。窦文本是因编辑一套《民国思潮读本》而作,文中对民国时期纷繁复杂乃至互相对立的思潮没做任何介绍和评析,却对概念含糊的"民国思想""民国的风范情怀、思想魂魄"大加推崇赞美,而对1949年诞生的新中国则在对比中暗加贬斥,"期待‘民国思想热'即将到来"。文章尽管语言晦涩含混,逻辑混乱,但倾向性还是十分明显的。下面摘录几段,逐段作一点辨析。窦文说,现今没出现别的热,唯独出现了"民国热",这是因为"曾经对于民国史的歪曲、禁锢,在国民心中埋下了好奇、求真的种子,这几年环境有意无意的松  相似文献   

19.
黄世康 《源流》2012,(17):72-75
来历史文化名城连州旅游,除了品燕喜文化园里韩愈作记的燕喜亭、赏斑驳沧桑的石刻、观浓缩连州历史文化精华的刘禹锡纪念馆,还可以饱览向西倾斜一米多的慧光斜塔。当然,您还可以走进连州中山南路古街,领略连州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一个经典符号——起源与特点"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骑楼,商住建筑,立面形态建筑骑跨人行道,故名骑楼。据查《连县志》(民国三十八年版)大事记,民国二十年(1931),辟中山南路及东山马路。又,民国二十五年,辟中山北路。在中山南路骑楼老街一带居住的老街坊的记忆里,骑楼的出现,虽然将近百年,但它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简短时间里风靡全城,成为了这座古城亮丽的街景。  相似文献   

20.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作家自我定位于普通大众,他们便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现实、审视历史,从而扫描到了民国时代稳固、久远的日常生活及其历史延续性,即宗法组织、亲情伦理、封建等级等传统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生活、行为的渗透与影响。但普通大众的自我定位也使民国叙事强化了色情、暴力、神秘等内容,这是对民国时代的另一种着色功能,与覆盖在政治意识形态之下的民国叙事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