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90-2012年我国沿海八大港口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港口影响曲线和相对集中度指数分析方法,对港城关系演进规律及发展阶段进行细化研究。结果表明:港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城市产业结构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沿海港城规模关系逐步趋向协调,其中上海港城互动已经步入城市自增长效应阶段;广州、深圳、宁波、天津、青岛、大连则处于港城集聚效应阶段;厦门处于港城关联阶段。对港城互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构想,对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对区域港-城规模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珠三角港口体系已进入分散化发展阶段,香港、深圳、广州“三门户”区域港口体系空间格局初步形成。香港、广州、深圳的港-城耦合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余港口城市的港-城耦合类型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但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相对强弱变化则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论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什么港口城市经济增长会快于内陆城市 ,如何把诸如“以港兴城 ,港以城兴 ,港为城用 ,港城相长”这类浅显直觉的认识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经济发展政策 ,港口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如何实现 ,对这种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 ,是当前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区位资源优势的角度来解释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和规律 ,并通过分析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和港口城市与一般城市相比较具有的独特的区位优势 ,提出港口城市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一、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经典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 ,“决定城市存在…  相似文献   

4.
乔均  施建军 《江淮论坛》2011,(3):20-26,73
港口经济己成为世界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启动,宁镇扬一体化产业升级与示范区的进程加快,港口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过港口对城市经济拉动作用的分析,在单一港和组合港拉动作用的比较分析下,提出打造“南京组合港”构想,并对如何整合港口资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港口城市发展的功能作用与天津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中,港口及港口城市在资源配置和物资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应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挖掘港口城市功能优势,统筹协调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的发展关系,发挥天津对内对外两个市场、两个辐射面的空间结点的功能,积极争当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龙头,发挥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港口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文章具体分析了港口经济对港口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日照市发展港口经济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日照市发展港口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与其城市经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的发展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关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与其城市经济在港口吞吐量、GDP、外贸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并且表现出鲜明的层级关系。这种关系的背后具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以及运输方式的必然选择。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及其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可采取促进港城一体化建设以及区分港口定位与港口城市定位,促进港口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松弟 《河北学刊》2004,24(3):160-166
1840年以来,中国的绝大部分区域,通过开放港口及沿边商埠,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世界经济体系.港口-腹地对中国近代交通和贸易体系、城市格局、经济区域以及现代化的区域差异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指向贸易港口已成为近代交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由于沿海沿江一些港口城市的发展速度超过其他城市,在不少区域实际已成为经济中心,从而发展为与政治中心城市二元并立的状况;20世纪前期形成的港口-腹地的格局至今仍在大体维持着;按照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和近代的启示,当前的港口-腹地格局实际已预示着新的经济区的即将形成;远离东部港口城市和指向港口城市的交通道路是中西部落后于东部沿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黄建钢 《浙江社会科学》2012,(3):141-147,160
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放在一个全球化的态势中考察和考量就会发现,原来它很适合打造和建造一个“第三级港口城市”.这是一个崭新的学术概念和理念,但即将成为政界和学界追逐的一个目标.人类海洋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地中海阶段、北部大西洋阶段和西北太平洋阶段.早就有专家预测,西北太平洋海域在21世纪主宰世界和全球.当下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巴西、南非、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等五国构成的“金砖国家”.而以后它们之间的联系则主要靠新型的“第三级港口”及其城市.由此形成了“第三级港口城市”的十大主要特征:开放港、大宗港、免税港、枢纽港、公共港、城市港、新区港、有机港、智能港、文化港,等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港口在综合物流活动中所处地位与作用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营口港在港口物流方面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营口港发展物流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麦德清 《南方论刊》2008,(11):19-21
港口尤其是深水港口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载体,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深水港口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造就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也使港口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这已是世界上所有港口城市发展的共识和经验。因此,大力发展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临港工业,是茂名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2.
港口尤其是深水港口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载体,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深水港口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造就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也使港口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这已是世界上所有港口城市发展的共识和经验.因此,大力发展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临港工业,是茂名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发挥河口港功能──论南京港口发展战略与对策薛鸿超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与热点将转到太平洋,环太平洋国家及其沿海的港口城市将获得相互促进,竞争发展、加快繁荣的机遇。上海和以上海为核心、上海—南京为主轴的长江三角洲面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沿海还是内河,港口发展对一个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港口总体产能现已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但区域性港口产能不足,特别是专业性港口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茂名港要实现差异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立足当前实际并着眼未来发展,可供选择的最主要路径,就是要坚持"五个差异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际化城市与港口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南京港在南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南京港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南京港的“国际港”发展战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可能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华南国际城市带中的深圳模式分析下世纪初,在中国南部将会催育出一个以港——深——穗为轴心带,以珠江三角洲为腹地的新的国际性城市带即华南国际城市带。在华南国际城市带的构架中,我们设定深圳模式的选择首先是要建成国际性自由港城市。自由港是指国际航海线上条件优越的港口城市或港口城市国家、地区,实行特别的关税管理制度,以促进本地区或本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城市经济管理模式。自由港可分为单一功能的转口型自由港和综合型贸易自由港两种类型。综合型贸易自由港  相似文献   

17.
李建新 《南方论刊》2006,(10):19-22
以首创全国第一座“万吨单点系泊原油接卸码头”为标志,茂名港“八五”期间港口建设曾经辉煌,但“九五”、“十五”期间,先行官不先行,港口发展速度与茂名城市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其增长速度好比是:茂名港口行一步、全国港口走三步、广东港口跑六步,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国个沿海港口中的排名,从年的名退到年的名,目前茂名港仍然处在第二代港口水平。作为非中心城市,港口是茂名加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全球布局与分工的核心战略资源,只有理清港口与城市发展的思路,跨越式发展港口才能促进茂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以大港口吸引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工业,以大工业形成大流通,大流通壮大大城市,大城市促进大港口发展”的思路促进城市与港口互动发展,需要着眼于城港一体化,落实好《茂名港总体规划》;需要大力发展临港经济;需要积极营造政策洼地;需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引导市场力量解决资金问题;需要社会各方达成共识和政府全方位的大力支持。25150200020200533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态势分析--广州港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是以香港维多利亚港为国际航运中心,以广州港、深圳港为主枢纽港的港口体系。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与该区域经济开放度以及该区域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将成为华南地区物流体系的主渠道。广州港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主枢纽港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应重点建设南沙港区,浚深出海航道,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改造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在能源、原材料运输、货物中转以及集装箱运输中真正发挥主枢纽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滨海新区战略的提出,环渤海经济的发展开始提速,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增长点。有着优良、适合建港海岸线的环渤海区域,在"以港兴市"的城市发展理念指导下,新建或扩建港口纷纷在环渤海各省市展开,以至于造成了各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对环渤海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为此,应借鉴南欧地中海地区与美国西雅图和塔科马港等国外港口竞合的经验,采取加强宏观调控,防止重复建设;淡化行政区划,加强港口分工;加强行业分工,实现规模经济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海峡西岸物流发展研究——对厦门港货物吸收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港应如何应对周边港口的激烈竞争.使整合后的该港口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对腹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物流特征与地区经济发展为主线展开对厦门港货物吸收战略的探讨,厦门港应设立以中小企业为中心的"货物创造型集装箱港口"的战略目标,该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规避与周边港口的传统价格竞争,而且对海峡西岸港口群、港口腹地经济乃至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