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一个人的行为结构中,动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对个人从事某种活动进行解释的基础,但是要对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作出分析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社会学家在对动机进行研究时,大都通过对个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揭示动机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刍议郑本法一、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是诱发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事和物的总和,对旅游者来说,它是旅游活动的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客体;对旅游接待国(接待地)来说,它是发展旅游业的凭借和依据。旅游资源的构成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旭昆 《浙江学刊》2001,1(2):67-75
本文首先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动机的重要性,进而区分了人的行为动机的两个层次,提出了根本动机的超制度性和具体动机的依制度性,指出了行为动机的多维性、可序性、互补性和互斥性.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进行了论证,提出了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指出了它的两种表现型利己主导型和利他主导型.同时,对理性概念进行了分析,区分并定义了两种理性目标理性和手段理性,指出了手段理性的两种表现慎行和验行,还指出了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各自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对这两种行为方式的选择同样是理性的,从而为理性人假设进行了辩护.最后,文章指出了从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可以推出的若干命题,尤其是交易能力差异性命题和好人可能干坏事命题,指出了这些命题在解释经济和社会现象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立足COVID-19情境,以1169名公务员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基层政府公职人员问责不当性感知与其避责行为意向的关系及个体公共服务动机和风险感知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显示:问责不当性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公职人员的避责行为意向;公共服务动机在问责不当性感知和避责行为意向互动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风险感知在问责不当性感知与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厘清中国情境中基层避责行为生成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助推政府问责制度改革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风险为本"已经成为国际反洗钱监管的趋势和方向.洗钱风险的识别是实施"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的基础.洗钱风险与各部门容忍洗钱动机密切相关,越倾向于容忍洗钱的部门,其潜在的洗钱风险就越大.因此,部门容忍洗钱动机和部门洗钱风险之间有着正向的变动关系.然而,各部门容忍洗钱动机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打破问责链条的部门不断出现,使洗钱行为一直存在.只有减少这种差异性,反洗钱才能有效开展.本文用容忍洗钱动机刻画洗钱风险,构建了一个非法产品供需的局部均衡模型,研究部门容忍洗钱动机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部门容忍洗钱动机的差异性和部门类型、部门规模、犯罪监管强度、部门对非法产品的需求偏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传统伦理学认为,康德在对行为的道德价值进行判断时,主要依据该行为的准则是否符合道德的最高原则,并且该行为是否是出于义务动机而做出的.这种观点会导致对“有爱好或欲望在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问题的错误判断.当某人出于有效而主要的道德动机,即义务动机而行为时,该行为是可以得到道德辩护的,其行为者在道德上也是合格的.出于义务而行为的行为者不仅具有环境和需要的独立性,也体现着康德的“自由”理念.  相似文献   

7.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寻找文化差异、体验异地文化的审美过程。中西方旅游者旅游动机之所以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双方生活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双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对价值取向差异性,从而双方的旅游动机也就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王继强 《社科纵横》2014,(5):109-112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阶层分化的全新视角,通过研究河南省各阶层人群体育消费心理、动机和行为特征,进而分析各阶层体育消费的异同点和主要特征以及消费倾向,为准备定位河南省目前体育消费的风向标,培育本省体育消费市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层扶贫干部的职业倦怠受公共服务动机(PSM)与领导力(Leadership)行为影响,特别是心理动机与行为选择这两个维度。研究发现:决策吸引力动机(ATP)、自我牺牲精神动机(SS)显著地负向影响职业倦怠,同情心动机(COMP)显著地正向影响职业倦怠;变革型领导力(TFL)、整合型领导力(IPL)显著地负向影响职业倦怠,交易型领导力(TCL)与职业倦怠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研究结果一方面为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加强和提升基层干部的领导能力、筑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激励:动机的现实化和对象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机能够对行为的选择、发动、维持、制止做出解释,成为行为发生的根据,这表明动机是激励的出发点和动力源;而激励是动机的唤醒方式与活化手段,没有激励的发生,动机可能是潜在的或静态的,这又表明激励是动机的现实化和对象化。学界对动机的探讨从未终止过,需要理论、成就理论、平衡理论和归因理论中都浸润着作为激励源的动机因子,这些因子又是解释激励发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1.
甘肃境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巧玲 《社科纵横》2007,22(12):28-29
通过分析2005年在兰州、武威、敦煌、天水所作的抽样调查问卷和甘肃旅游局提供的统计资料,从游客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旅游类型特征和人口特征四个方面,对甘肃入境客源市场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甘肃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了解性别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以青海省高校在校大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研究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运用交叉列联表和Pearson卡方检验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中的性别差异对比分析,并对省内和省外高校的大学生在旅游消费行为中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男女大学生在出游动机、出游方式、旅游信息来源、旅游目的地偏好和旅游费用来源等方面的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显著差异;(2)省内和省外高校的大学生,对当地旅游目的地偏好的性别差异略有不同,其他旅游消费行为中的性别差异大致相同。最后对开拓青海省男女大学生旅游市场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是互联网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文介绍了国外对纷争、过度自我暴露等互联网去抑制行为的研究,并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群体动力因素等方面探讨了该行为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京春节庙会的游客为样本,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了去庙会不同次数的游客的动机倾向。研究发现驱使游客重复去庙会的动机并非"感受传统文化",而是"享受美食"。本文还检验了人口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等对庙会重游次数与动机关系的影响,发现具有"和家人、亲友相处"动机的女性游客以后重游庙会的概率低于男性游客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需要,历来是心理学家们感兴趣的课题。围绕它,人们做了不同侧面不同深度的探讨。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心理学认为,人的个体行为规律应该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以图示之: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出境旅游市场消费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境旅游正在成为北京市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北京市出境旅游者的消费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出境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中国社会利他主义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他主义行为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付出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可分为彻底的、纯粹的、指望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和互惠的四种类型.其中,后三种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并潜藏着些许利己动机,从而使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了支点.现阶段中国社会利他主义行为稀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制度增加了行为主体的行为成本,投入产出率的下降弱化了行为主体利他的动机和动力;以道德和利他为基础的位置权利竞争规则和个人发展规律受到市场竞争规则的挑战;社会处于发展的初、中期,利他主义行为数量正处于U型曲线的最底端.弘扬优质的利他主义行为应采取的举措为: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即在位置权利分配上注重德才兼备,减少市场竞争规则的作用,形成"利他"最终能够"利己"的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8.
勾艺君 《生存》2020,(10):0087-0088
动机被认为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拥有较高的动机可以使语言学习者维持较高的英语学习激情,并促使个体行为向语言学习高水平发展。反之,动机的衰退则不利于英语学习。想要激发并维持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首先要搞清楚动机衰退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将2010-2019年国内外动机衰退的实证研究加以整理,试图发现并总结出国内外动机衰退研究的特点,总结研究空缺,以期待对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旅游卫星账户(简称TSA)注释了旅游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具体表现方式,在时间、空间和目的三项基本假设基础上,以经济影响为核心对旅游本质和旅游需求的特殊性进行了解释和扩展,提供了一个将旅游作为完整的体系去认识的强有力的系统研究方法,充分地反映了旅游需求的非“支付能力约束”、整体性、综合性和同质性四项特征。  相似文献   

20.
孟惠忠  顾宏燕 《社会》2003,(12):11-15
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类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经济利益,损害执政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声望和威信的刑事犯罪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隐蔽性很强、与职务职能的关联度很高的高智商型犯罪行为.要有效打击、预防这类犯罪,对这类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些规律及内在机制、犯罪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及具体动机、他们得以作案的特定状况或情景、他们的行为特征等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于2002年和2003年期间,累计对已判刑在押的300名经济类职务犯罪人员进行了两次犯罪心理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96).从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看,我们认为,诱发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类职务犯罪心理的几种扭曲心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