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强烈的种族与文化的同化思想.但种族歧视和移民的涌入.未能根除美国及西方国家种族与文化的差异.相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移民由过去的欧洲人为主转为现实的拉丁美洲人和亚洲人为主。消除种族歧视所采取的是持续不断的民族复兴运动。现实美国等西方国家多元文化和种族的划分,导致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种族之间的抵制敌视并存。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一个基本上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其文化发展史就是移民不断涌入、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历史。从早期殖民时代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移民潮或急或缓,始终没有间断过。“美国人”这个概念是随着美国诞生而产生的。如今,美国的疆界已定,而美国人的定义难写。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移民来源的复杂性及其文化的多元性。本文就美国社会的移民同化与文化多元化理论作简单介绍,或许对国内研究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文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拉美裔移民的持续流入使美国有可能分裂成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与过去的移民群体不同,墨西哥人和其他拉美人不是被美国主流文化同化,而是形成他们自己的政治和语言的圈子并拒绝确立美国梦的英国新教价值观。美国无视这种挑战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期拉美移民潮在文化方面对美国社会影响的加深,不难看出,美国的主体社会不断因群体变动而生成新文化来适应社会变迁,从而激发其生命力去实现“适者生存”的社会规律。在这个双向同化的演变过程中,墨美关系也随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通过观察墨西哥移民近期大量涌入美国的现状,对比墨美双方现政府对墨西哥移民的政策变动,从而深入探讨近期涌入美国的墨西哥移民对墨美关系造成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墨关双边关系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
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人》描写了华人拉尔夫一家移民美国,逐渐被美国主流社会同化,最后成为“典型的美国人”的故事。《典型的美国人》的同化模式就像一杯由“烈性”的美国文化和“调味”的中国文化调制而成的马提尼鸡尾酒,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西进运动在近代美国现代化中的作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进运动是美国领土扩张、移民和经济开发运动.它给美国现代化的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以巨大和强烈的影响,并赋予美国现代化以力量和特色,以致可以说近代美国现代化是在西进运动的标志下渡过的.因此,要研究美国现代化和现代美国成长的过程,认识美国为何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就不能不探究西进运动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移民文化即在该社会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研究移民文化对于探讨文化创新的规律和本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表明,在现代化、都市化和全球化所建构的当代语境中,移民文化的当代图像呈现新取向。当代广东文化是移民运动的产物,是移民运动推进了广东文化的现代革命。深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从整个世界移民文化史看,美国也是一个有趣的案例,华人社团组织在美国这一移民社会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8.
移民文化即在该社会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研究移民文化对于探讨文化创新的规律和本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表明,在现代化、都市化和全球化所建构的当代语境中,移民文化的当代图像呈现新取向。当代广东文化是移民运动的产物,是移民运动推进了广东文化的现代革命。深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从整个世界移民文化史看,美国也是一个有趣的案例,华人社团组织在美国这一移民社会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移民文化即在该社会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研究移民文化对于探讨文化创新的规律和本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表明,在现代化、都市化和全球化所建构的当代语境中,移民文化的当代图像呈现新取向。当代广东文化是移民运动的产物,是移民运动推进了广东文化的现代革命。深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从整个世界移民文化史看,美国也是一个有趣的案例,华人社团组织在美国这一移民社会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移民文化即在该社会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研究移民文化对于探讨文化创新的规律和本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表明,在现代化、都市化和全球化所建构的当代语境中,移民文化的当代图像呈现新取向。当代广东文化是移民运动的产物,是移民运动推进了广东文化的现代革命。深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从整个世界移民文化史看,美国也是一个有趣的案例,华人社团组织在美国这一移民社会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德国的绿卡政策、英国的新技术移民政策和法国的"优秀人才居留证"政策,被看作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的欧洲民族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实施国际人才战略、提高本国经济和技术创新活力的重要社会政策。欧洲国家的技术移民政策与以往的移民政策相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全球技术移民。但由于其固有的缺陷,若与作为传统移民国家美国的技术移民政策相比,其对全球技术移民的吸引力远逊于美国。作为亚洲传统的民族国家——中国,当借鉴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技术移民政策的成功经验,制定、完善和实施中国的技术移民政策和国际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移民不断涌入,各种移民文化不断撞击、相互融合的历史。从殖民时代的WASP(W h 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文化、20世纪初形成的熔炉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盛行的文化多元主义,美国文化从欧洲中心的一元文化观走向多元文化观,这种走向彰显出美国文化渐趋开放、包容的特性。移民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美国文化异质多元的特性。多元性和一体化的统一、融合与冲突并存是美国移民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移民政策动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外来移民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移民政策因而成为美国社会机制的一个重要层面。美国移民政策的制定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关,政策动因各具特色。基于提供平等人权与促进经济发展两个根本动因,美国确立了鼓励移民的立国思想。此后,美国的移民政策经历了自由开放、限制与选择、限制松动、全面改革几个时期以及21世纪初的局势突变阶段,其动因特点分别为经济动因至高无上、种族主义兴风作浪、政治动因十分突出、政治与经济动因并重、国家安全成为重中之重。这一演变反映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伴随着移民政策从初期的“武装移民”转向“二十年百万户移民”,分村移民逐渐成为日本“满洲移民”的重要形态。山形县庄内地区的两市三郡作为一个区域而实施的移民计划,相对来讲规模极其庞大,被称为庄内型分村移民。从大和村的移民输送情况来看,庄内型分村移民为顺应国策,解决农业危机,制定的移民计划规模大,数量多,但从实施结果来看并未完成。  相似文献   

15.
1965年移民法的颁布极大地改变了美国自有移民法以来的传统格局,亚洲和拉丁美洲取代欧洲成为主要移民地区。墨西哥移民因其不同于美国其它移民团体的鲜明特点在争议中逐渐突显出来。9·11事件以后,美国学术界对墨西哥移民问题讨论更是从以往社会经济层面上升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层面。本文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墨西哥移民对美国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文化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钢铁企业目前营销渠道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钢材直供的形式、特点、合作方式,为钢铁企业发展直供提供了一些问题关注点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因为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政策,在其统治的初期和中后期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将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简要论述其移民政策转变的原因以及相关过程。  相似文献   

18.
Our study focuses on the fertility of first-generation female and male Turkish migrants in Germany. To evaluate whether timing effects such as fertility disruption or an interrelation of marriage, migration and childbirth occur, we examine first and second births in the years before and after immigration to Germany. The Turkish sample of the Generations and Gender Survey which was conducted in 2006 offers the unique opportunity to examine Turkish immigrants as a single immigrant category. We question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that Turkish immigrants who arrived to Germany after 1973 mainly arrived for family reunification resulting in high birth intensities immediately after immigration.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male and female immigrants have arrived to Germany, we include the combined marriage and migration history of the couple. We find that first birth probabilities are elevated during the years immediately following migration. But this effect is not universal among migrants with different marriage and migration histories. It appears that the arrival effect of high birth intensities is particularly high among female immigrants and is evident only among marriage migrants, that is Turks who married a partner who already lived in Germany at the time of the wedding. By contrast, among those who immigrated for family reunification, we do not find such an arrival effect.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国家到现代移民国家--论法国的移民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以来,法国经历了四次大的移民输入的浪潮:第一次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主要来自与法国接壤国家的中欧、南欧和英国的移民潮;第二次是20世纪上半叶,以中东欧国家为主要来源地、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移民潮;第三次是从1945年到1973年,先是以中南欧移民为主体,后被来自马格里布等非洲和亚洲国家的移民所取代的移民潮;第四次是1974年至今,以来自世界各地的难民和非法移民为特征的移民潮.经过这四次移民潮,法国从一个单纯的民族国家演变成为非典型意义的现代移民国家.  相似文献   

20.
在迁入地获得体面住房和实现社会融入是移民面临的重大挑战,对福建省漳州市移民高校教师群体的调查表明,移民教师较快速地实现了住房和婚姻融入,住房对融入决心有积极影响;乡城移民效应不显著,外来移民效应虽然较强,但为时间效应所削弱,与进城已30多年却难以融入到城市的中国农民工形成了鲜明对比,并显示出较高人力资本在跨越移民之"桥"上的积极作用。然而与本地教师相比,移民教师处境要差一些,社会文化融入和融入决心相对不足,且面临学历贬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