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玲 《社会工作》2011,(8):38-40
社会建构主义是一种反实证主义的学术思潮和运动。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原则包括;对本土化的强调、社工与案主关系及社工角色的不断反思、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转变。在社会工作建构主义实务原则指导下的小组工作反思包括:“前台-后台”情节反思、需求评估目标确定及活动节目安排反思、小组工作者的角色反思。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2011,(4):38-40
社会建构主义是一种反实证主义的学术思潮和运动.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原则包括;对本土化的强调、社工与案主关系及社工角色的不断反思、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转变.在社会工作建构主义实务原则指导下的小组工作反思包括:前台-后台情节反思、需求评估目标确定及活动节目安排反思、小组工作者的角色反思.  相似文献   

3.
童敏 《社会》2003,(11):46-49
一价值因素引入社会工作后,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冲突变得非常明显,建立于实证主义逻辑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面临不可回避的困境。就理论来说,由于引入价值因素,就需要社会工作者重新审视实现社会工作科学性的问题。因为加入价值因素以后,社会工作者就无法再像实证主义者宣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女性主义者透过实践诉求两性平权的社会,试图让女性从"父权制"中解脱出来。1970至198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者将女性主义观点应用到实务工作中,从而产生了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社会工作通过对传统社会工作的批判,对其专业性进行了重塑,让实务者不仅使女性在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也使女性在宏观的社会关系变革中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广泛开展需要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技术和中国本土价值体系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实务原则。本文从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个别化"入手,分析其含义与思想渊源,进而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环境中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时,运用个别化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适用这一原则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社会工作四个面向的启示。在社会工作反思方面,批判理论有助于社工警惕服务的异化。在社会工作分析方面,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有助于社工洞察案主困扰的根源。在社会工作伦理方面,商谈伦理学有助于社工走出伦理的迷失。在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理想的沟通情境有助于社工开启温馨的对话。总之,本文致力于把哈贝马斯的论述带到社会工作实践中来。在文章最后,也对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运用哈贝马斯理论的局限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模式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福利时代的来临,更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苏州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为例,提出"行而知"的实务教学策略能够因应时代和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专业信念对行动策略的影响、教师在实施实务教学过程中的几种重要的基本的行动或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这种"行而知"的行动教学策略带来的积极效果,从行动能力的提升方面讨论了这种行动教学策略中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迎生 《社会工作》2008,(19):61-62
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社会工作方法与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模式与技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等,无不与一定的理论、知识相联系。那种认为社会工作所涉及的仅仅是具体、细致甚至琐碎的实务而不涉及理论的观点,以及认为仅凭爱心、热情、甚至怜悯就能做好社会工作的观点。无疑是对社会工作的误解,在实践中会产生不利的结果。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表明,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注重操作性且具有完善理念和技术的专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对老年人社会适应的介入是增进老年问题解决的有效措施。经过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社会工作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主要方法。本文从专业实务的角度解析三大主要专业方法在老年社会适应问题领域的操作性技巧。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实务运用中的有效性,增进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11,(3):34-35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活动古今中外皆有之,而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实务,一直是社会工作界的重要任务.其中针对中国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不仅是本土化社会工作亟需开拓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三牧问题的解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该文对中国本...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之重点不在于盲目的扩大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规模,而更在于立足于现在已经存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随之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从而,基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明确化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县级社会工作委员会应采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之重点不在于盲目的扩大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规模,而更在于立足于现在已经存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随之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从而,基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明确化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县级社会工作委员会应采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Disaster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has deep roots in the profession'S history of disaster relief, social work'S mission to create resources and make them accessible to people, and the profession'S service to vulnerable populations. Social workers have important and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make to disaster research through their expertise in ecological approaches, prevention, stress and coping, and promoting change in micro and macro systems. Disaster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borrows primarily from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and is conducted in clinical,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 contexts. Further social work research on disaster promises improved theory, measurement, and practice in situations of collective Stress.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efforts to make social work a more scientifically based profession. Although social workers have long sought to make their profession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the nature of such a science has been difficult to achieve. An argument is presented for a relatively "open" model of science for social work. Support for this position is based on the lack of clarity regarding a definition of scienc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and an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15.
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介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群体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学生工作系统不能及时对此做出回应,很难满足大学生的个别化的需要。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有了20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时机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6.
叙事治疗已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社会工作实践新范式,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周围存在着多重的现实,视乎人们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建构。叙事疗法则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使人们解构他们生活现实和关系的意义,并指出现实和内化的自我故事之间的差异,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叙事治疗的理论渊源,总结叙事治疗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介绍了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评析。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选择了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结合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路径,提出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个方面回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与社会开始全面进入后转型期,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转型期构建的社会救助体系需要加以完善。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其边缘化地位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既能够使社会工作得到发展和社会认同,更重要的是为后转型期应对贫困问题提供了积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把理论和概念转化为可应用的实务技巧,使大学生树立专业的价值理念,确立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豪感,以及如何有效的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困惑,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能力。所以说,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该树立起多重的角色意识,并不断进行多重的角色整合,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谭英华 《社会工作》2009,(22):40-43
自由职业者是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根据这一社会群体流动性大、组织化程度低、社会生活边缘化倾向等特点,社会工作应该有针对性的调整介入路径,尤其是做出正确的工作目标选择,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