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玛窦在中国长期传教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儒学观。这种儒学观具有宽容性 ,这可从他对偶像崇拜、祭祖尊孔等仪式的态度中窥见一斑。同时 ,他对灵魂不灭和天堂地狱的诠释使其儒学观也极具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2.
刘国习 《社科纵横》2014,(7):100-106
唐才常的日本观有其学问、个性与地域文化渊源。他主张中国在工务、商务、交涉、军事、政治、法律等方面借鉴日本经验。鉴于沙俄的严重威胁,他提出联日联英以拒俄的战略主张。他的日本观有古与今、中与外、东与西交汇时期的各种印记,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中国观,也是一种基于中国文化批判的有意识的工具性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天保 《社科纵横》2006,21(4):99-100
曾巩文学思想中的经世观、文道观和创作观,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在其文学思想的指导下,曾巩大力倡导创作古文,其文风趋于古雅平正;文学表现的思想内容广泛,但经世明道是他创作实践的主要目的;其文法自成一格,形成了他独有之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葛兰西的知识分子观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知识分子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杰 《探求》2008,(3):70-74
知识分子问题是审视文化研究转型的一个重要契入点。葛兰西知识分子观能帮助文化研究摆脱立场抉择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知识分子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他的知识分子观,有力批判了文化研究领域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主义立场。在葛兰西的启发下,文化研究者意识到了用政治术语来看待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抵抗的知识分子”的概念。但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与文化研究派的“抵抗的知识分子”观存在实质差别。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 ,神灵观是宗教哲学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首要的问题。1圣雄甘地思想体系具有浓郁的宗教哲学色彩 ,神灵观在甘地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和基石的地位 ,是打开甘地宗教哲学思想奥秘的钥匙。本文试就甘地关于神的概念、体悟神的途径以及甘地神灵观的意义诸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就教于学界。一甘地的神灵观是一个庞杂的复合体 ,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含义 ,他对神灵概念的理解和界定独具特色 ,别具一格。首先 ,神是真理——非暴力——爱。甘地明确表示 ,神虽然是神 ,但他首先是真理。倘若人类语言能够给神以最完善的表述 ,那么 ,他的结论是 ,对他…  相似文献   

6.
刘习根 《社科纵横》2014,(3):128-132
霍克海默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总体观的先河,他试图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法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公正现实,由此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他把精神分析方法融入社会批判,从心理学角度来揭示现代社会异化的根源,由此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总体观。他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启蒙运动进行批判,认为启蒙本质上就是一个悖论,启蒙的过程就是理性异化为新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作为孙中山思想有机构成之一的时代观。这种时代观不仅展示了他的社会思想,外现了他的思维空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他的行为取向。关注世界潮流的进化,权衡史事的利弊得失,据以规划自己的行动;从认识论的角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层次剖析时代趋势,确定对应措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思想,注意防患于未然——是孙中山时代观的主要特征。孙中山的时代观以“振兴中国”为思想内驱,而以进化论为贯通全局的哲学基础。主张以互助论补充进化论,强调以“人为力”加快“人事进化”,给孙中山乐观进取的时代观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奥古斯丁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工作不仅体现在他通过把自由、历史引入哲学而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格局,而且体现在他通过对时间的追问而改变了古希腊人的传统时间观:时间不再是外在的物理之流,而是我们的思想-意识的伸展.对于奥古斯丁本人来说,这一时间观变革不仅使他得以捍卫上帝的超时间的绝对自由、全知全能以及关于上帝从无中创有的创世学说,而且使他得以"拯救"被物理时间带入"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现象世界的真实性;而对于哲学来说,这一时间观变革则使时间本身成了哲学的一个问题,并且是哲学切入其他问题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丽 《社科纵横》2009,(9):114-115
司马迁通过"究天人之际",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他的天人观,受先秦以及同时代儒学思想家的影响,是对孔子、孟子、荀子以及董仲舒等人的天人观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6):88-91
林志纯在对奴隶社会的阐释中,解读了他对封建的社会认识。租佃制和人身依附不能作为判断封建社会的标准是林氏封建社会观的重要内容,用依次演进五段论的标准判断社会形态,是林氏封建社会观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是我国女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干将的胡适 ,以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为武器 ,在批判传统妇女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他的妇女观 ,对五四时期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重新定位作了舆论上的准备。但由于其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固有的妥协性 ,又使其妇女观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洪耀辉 《学术交流》2005,(2):172-176
由于沈从文推崇超政治文学观,人们都愿意把他看成是一位远离政治的追求纯艺术的作家.而事实上,身处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沈从文,同样会不时地显露出与当局对立的政治倾向,他的文学观也并非一味排斥文学的政治功用,其平静冲淡的艺术文本中一样隐藏着作家的政治意识.所以说,沈从文并未真正超脱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3.
金庸的悖论: 传统男权尺度与现代女性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显示了金庸充满矛盾的女性观,并最终形成了他有关女性创作上的悖论:对传统男权尺度与现代女性观的双重沿袭与反叛。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是康德历史哲学的最核心部分。他从自然目的论出发,认为传统是符合目的性的产物,在整体上可以看作是大自然一幕隐蔽计划的实现。为了理解传统,必须借助追求善的理性,理性是既定传统的合法统治者,是人类传统文化进步的必要条件。而要寻找传统发展的推动力,则只能借助于情欲、激情、恶意等非理性因素。康德在他的传统观问题上发挥了他的辩证思想,也是他的实践理性的具体运用。梳理他的哲学传统观,对建立完善的传统学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的日本观辽宁大学历史系焦润明梁启超是对日本问题讲得较多的近代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日本观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中普遍流行“师日”风潮之时,反映着那个时代中国人对日本的基本看法,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梁启超研究日本主要是服务于他的启蒙活...  相似文献   

16.
李舒燕 《社科纵横》2005,20(2):218-219
卢梭的自然观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卢梭一生倡导的自然观不仅表现在其作品中,成为他的文学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渗透在他对女性的看法中,形成了他与众不同的富有自然色彩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扬弃了洋务派的器物科学观,对科学的本质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科学方法和精神也有所认识,并以之为武器对中国古代科学观中的一些消极倾向进行了批判。康有为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政治变革主张,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他对科学和民主进行了探讨,成为五四科学观的先声。康有为的科学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欲望在西方传统思想中一直被理解为匮乏或缺失,是一种不完善的表现,尤其在精神分析中,欲望受到强烈的压抑和否定.德勒兹极力批判这种具有唯心主义性质的传统欲望观,提倡一种积极的欲望观.他认为,欲望不是消极的力量,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具有生产性和建设性.在这个意义上,欲望不但不应受到压抑,而且应得到自由和充分的表达.德勒兹的欲望观是一种后现代的唯物主义欲望观.  相似文献   

19.
唐永亮 《日本学刊》2007,1(2):133-144
中江兆民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国际政治思想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兆民前期的和平主义思想是明治时代极有特色的国际政治思想。本文以文明观和其代表作《论外交》为切入点来探讨兆民前期的国际政治思想。文明观是兆民看待国际问题的出发点,他的文明观有别于主流的欧洲中心主义文明观,是批判的多元的文明观。《论外交》一文则基本体现了兆民前期国际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即以“道义”为旗帜,偏好于经济发展的理想主义、和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海外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内外关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纷繁复杂,美国学者迈斯纳认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来源于俄国民粹主义;日本学者后藤延子认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来源于日本河上肇的思想;中国学者大都认为李大钊只是传播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没有自己独创的马克思主义观;笔者认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精髓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是移植河上肇思想,更不是照搬俄国民粹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最早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他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与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