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东西南北》2011,(16):1-1
什么是幸福?我几乎从没想过这个问题。钱是幸福吗?不可能。事实上,你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烦恼就越多。有人会觉得,我这么说无非是西方人现在大多已经有了很好的物质生活一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并非如此,物质的确会让我感到舒适,但它并不是我幸福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2010,(8):17-17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物质富裕了又能干什么?干百年来,赚钱,赚大钱,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唯一梦想,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内心里进发出的对财富的渴望,也是中国经济启动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至爱大地色     
何谓大地色?顾名思义,就是“大地的颜色”。也就是沙子、土壤、树干等物质的原始色,颜色具体可分为浅米色、苔绿色、卡其色、土红色、茶色、焦茶色等等。在如今全球一片强烈的环保呼声下,贴近土地,  相似文献   

4.
社区是社会工作重要的领域,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是综合程度最高的服务。 由于社会转型,社会成员从原来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伴随着社会发展,礼会成员的需求从温饱型转变为多层次的需求,包括物质、心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需求,且都在加速度增长?我国传统社区只能基本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需求和生活服务,而当前社区也成为社会矛盾集中和纠结地,  相似文献   

5.
《东西南北》2010,(10):84-84
繁华的现代都市生活,不仅丰富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随羹大家越来越重视“餐桌文化”?近年来,减肥也兢成为了一个长期困扰众多国民的烦恼,而营养均衡也自然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面临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并处理好两者的相互关系。那么,我们如何加快中国在对世纪的发展呢?这就要大力搞好“物质”与“精神”的对接、融合和共推。(一)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对接。所谓对接,就是在前瞻的社会物质系统与先进的科学理论之间形成一个由此达彼的通道——即从前瞻的社会物质系统发展的具体需要出发,找准理论观点,从而用先进的精神(包括思想理论等)来指导…  相似文献   

7.
富民思想与义利之辩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副教授高力克如果说追求物质丰富的“生产力标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那么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要在转型中国才真正取得其价值合法性?为什么在西方被归为...  相似文献   

8.
假如请一个女士做单选题,美丽和健康,你要什么?虚荣心强的女人,大多会选择前者,但若是稍有头脑的女人一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健康了。是呀,就连喜宝那种物质欲极强的女人都会在“要很多很多钱,很多很多爱”的同时想到“要健康”!聪明且理智的你又怎会不懂其中的道理呢?没有了健康,美貌又能维持多久,但若拥有健康,即使再平凡的你,也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在向“老年社会”迈进,“老年社会”的老人们,如何得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活得有滋有味?如今在老人群体中有个口头禅流传:“高官不如高新,高新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三个递进式的“不如”,表明了老人们的心情和向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和机制,还处于不够完善和尚未健全的初级阶段。当前精神的和物质的社会保障,显然不能满足老人们才‘高兴”的向往。况且,华夏古国的一个传统美德,叫做亲情所系。只有社会这一头的保障,而无子孙后辈的亲情赡养,便缺了其乐融融。这是在提倡晚生后辈对年老的长辈尽孝循道?确也!尊…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的物质女孩麦当娜说过:给我一双高跟鞋,我就能征服全世界。当青年作家卫慧携着她的新书《我的禅》从纽约飞回到上海,当安妮宝贝开始在《男人装》撰写她的新专栏,我在想这些曾经深深影响着城市时尚文化的女性作家们,男人对她们到底意味着是一大堆玩具还是一大堆情感?我也很好奇什么样的男性穿着味道和态度让她们发出欲望的尖叫当空气里某种物质在呼唤,男人们心甘情愿地为他所热爱的女人精心打扮,是本意还是刻意々本期为你邀请了两个女孩共同探索,提炼这些男人们的生活原生态希望为你带来新感觉,新思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69份有效样本的层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确实存在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且在人口统计因素上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物质主义倾向;家庭收入越高,物质主义倾向也越高;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影响不够显著.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的地位焦虑与物质主义倾向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在地位焦虑与炫耀性消费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贫困     
我向来认为,所谓贫困就是 物质上的贫穷。然而在阅读了《母亲和女儿眼中的贫困》之后;我却真的疑惑了:到底什么是贫困? 就物质来看,巧玲不能说不贫困。11岁的女孩子,至今没吃过肉。这可能不仅连这些“蜜水中泡大的女儿”觉得不可思议,就是出身农家的笔者也闻所未闻。仅此一条,就够“贫困”了;更何况,她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可怜的孩子。 再读下来,我却又惊喜地从贫困的黑暗中发现一道耀眼的光芒——勇对贫困的精神。“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沉重的家庭负担并没有将她压垮,她依然拥有阳光般的笑容。”面对父亲近乎残…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内部动力机制的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关节,是搞活国有企业的一大源泉。动力机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兴衰、改革的成败。那么,如何建设好动力机制呢?一、明确动力机制两大要素的作用和关系动力机制就是使企业持续有效运行、发展的驱动力体系,它主要包括两大要素,即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明确物质动力、精神动力的作用和关系,是建设好动力机制的前提。物质动力是国有企业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工资、奖金、股权等。“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农、食、住以及…  相似文献   

14.
王小红 《社科纵横》2009,24(3):149-151
学生们理想中的大学充满着理性智慧,而现实中的大学充斥着平庸世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物质主义的横行与工具理性的肆虐使人沉湎于对外在知识的疯狂迷恋与追逐而遗忘了对自己精神、信仰和灵魂的关注与拯救,大学教育无条件地行政化、市场化,使其自身对人精神的关照与引领变得低俗从而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和意义危机之中。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的物质功利化时代,何处才是停靠灵魂的居所、安放精神的家园?本文从中国大学理想的发展历程中审视了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并提出运用多元视野构建中国大学理想。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思维场论曾杰张树相一何为社会思维场?“场”是个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场就是一种相互作用场。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是一切物质体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纽带,也是形成相互作用场的根本条件,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依靠场来实现,场本身具有质量、能量、动量和信息量。...  相似文献   

16.
于青 《东西南北》2013,(9):46-47
打车到底有多难?难就难在“现在打车,你都不好意思说,师傅我要去哪儿,你得先问师傅您去哪儿”。如何应付的哥拒载?有人支招:先上车再说我要去哪儿,不去就投诉。可的哥很聪明:什么?你说什么?火车站?火车站在哪儿?我不知道怎么走。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什么?现代人的智慧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人类如何才能在最理智的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幸福?围绕着这些问题,两位法国哲学家在他们合著的《现代人的智慧》一书中,展开了一场引人入胜的大论战  相似文献   

18.
当下的男人,追求“性感指数”的热情和女人有得一比。何谓性感?长得“生猛”不叫性感,玉树临风也稍逊风骚,性感的标准正与时俱进,你必须在某一方面贴有“成功”的标签。物质发达的现代社会,女人以上中“英雄”的标准,是事业上的飞黄腾达和经济上的突飞猛进,凯歌高奏,“有钱”“有名”与“有权”形成三驾并驱的马车,你只要具备其一,于女人而言,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注定是风流总统克林顿尴尬的一年。自谋拉·琼斯控告克林顿性骚扰后,他又卷入了与白宫前实习生菜温斯基的性丑闻之中。总统的风流孽债很快将遭到报应,但是从这纷纷扰扰的性丑闻中,我们可以对美国的政治运作和美国人的性观念有初步认识。性骚扰了政治,抑或政治区扰了性?百余年前,托克维尔对民主国家发出了震耳欲聋地警告,实际上,民主国家的生活中有一个极为危险的转变过程:当这样的国家的物质生活享乐爱好发展得快于其文化和自由习惯的发展时,就会出现一个人心激动而且似乎不能自制的时期,人们一看到新的物质生活享乐,就…  相似文献   

20.
网页界面的设计当中应该注重的视觉导向设计,其中要使浏览该网页的用户在该网站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够清楚的找到指引方向的标识物,并通过页面上的图形?符号?颜色?多媒体?文字标识物等元素所承载的信息准确?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使各页面之间的相互跳转的通过导向系统变得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