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了产业转移的步伐,这为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新的契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江西本地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组织开展好市、县、开发区项目对接活动;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等。  相似文献   

2.
加快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志强 《创新》2009,3(1):50-53
近年来,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广西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广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娴 《创新》2008,2(3)
南宁市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南宁市现有的条件优势,就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东部产业转移为南宁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南宁市要紧抓这一重要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优势,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力推动南宁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杜辉 《学术交流》2012,(6):98-101
产业转移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根据要素禀赋的优势差异进行的产能再分配。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迅猛,但也愈发暴露出产业升级依托条件与传统模式、产业结构升级对核心技术的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产业区域间转移过程中劳动力流动落后与资本就地扩张、产业持续性发展与资源环境等各种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好产业发展模式与区域间竞合、产业梯度转移与生产要素流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外迁、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相互间关系。  相似文献   

6.
邹忠全 《创新》2012,6(3):60-62,127
产业集聚的原动力来自于产业转移的外向型拉动和内源性产业集聚的自然禀赋。广西的产业集群培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的培育没有完全依托广西的资源禀赋,而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也没有充分地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广西产业集群的培育策略应该依托产业禀赋优势,并结合产业集聚的两种原动力。政府应靠市场无形之手培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姜磊 《创新》2009,3(8):40-42
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大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一批大型项目的落实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能源供应提出了挑战。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和新型能源等方面来考量北部湾经济区的能源供应问题可以发现,多方面充足的能源足够支撑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创新》2008,(1)
<正>兼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较高等有利条件,与广东交界的广西玉林市近年来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玉林市长金湘军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市目前已接纳东部产业转移项目705个,涉及电子制造、针织服装、金属冶炼等行业。东部发达地区部分产业向内地转移,是区域经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走出去"转移升级"包括技术转移升级、人力资本转移升级、产业梯度转移升级、赢利模式转移升级、企业组织转移升级等模式.中国中小企业需要实施走出去的一系列"转移升级"战略,包括资源要素创新输出战略、产品主动供给战略、合作共赢战略、迎进来战略等.转移升级实质上是新时期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型,它与国内近年提出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一脉相承.后者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国内版,前者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国际版.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转移升级又建立于国内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严重状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目前,东北地区制造业面临的转型升级障碍是: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较差、产业关联效应不强、发展模式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发挥优势产业协同发展效应,智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是东北地区制造业摆脱转型升级困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程艳 《学术交流》2004,(10):78-81
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将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全然不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对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竞争创新、全局观四种视角。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新"在于两个层面: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体制背景。作为中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浙江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取得了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研究:重化工业的地位如何摆正,区域工业布局如何协调,新型工业化的衡量标准如何制定和指标体系如何建设。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着投融资体制扭曲、条块分割壁垒、社会保障建设滞后及微观经济主体动力缺失等体制性障碍,而这些障碍的存在都与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相关。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与企业三者的功能,政府职能的发挥应立足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的同时,努力营造产业持续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We have collected data on China’s 22 main trading partners for 1984-2012 and used System GMM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ade in China” on the “Great Mode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Our research shows that although trade scal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il prices, fixed capital investment and other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tly expanded global economic volatility, “Made in China” has markedly restrained output growth rate fluctuations i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price fluctua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elping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 with “high growth, low volatility.” “Made in China” is a long-term variable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China needs to take advantage of global value chain restructuring to further upgrade and develop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expand its pres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t could choose to adopt a “mirror strategy” and launch trade sanctions targeting counterpart industries or enterprises to counter irrational trade sanctions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for China to make its own contribution to improve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and building a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in the era of global value chains by strengthening its policy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4.
在品牌竞争时代,政府应担当起区域品牌建设的规划者和建设者重任.政府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一是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三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开放,使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融入全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中;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政府品牌建设和政府品牌形象提升,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回顾我国实施品牌战略历程,品牌带动战略基本上局限于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领域.当区域经济发展由品牌竞争区域化向区域竞争品牌化转变以后,政府应及时调整品牌战略,将品牌带动战略升级为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这既是区域品牌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青 《唐都学刊》2014,(6):90-97
以西部民营企业为视角,通过对西部地区民营企业投入要素的描述性分析得出,西部地区的生产率增长率具有赶超东部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Kumbhakar的三因素分解方法,将西部地区民营企业2007—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动态分解。分解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现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过度依赖于规模扩大而非具有持久性的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从而在短期内仍无法赶超东部地区。这次结果对西部地区未来期技术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即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通过技术合作共赢和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使西部地区生产率产生质量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解秀玲 《学术交流》2012,(6):118-121
外贸发展方式创新,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而关键的任务。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外贸发展主要依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出口数量扩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低价格战略形成竞争优势。目前,面临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出口难度增加,更显露出其粗放性和难以持续性。东北地区外贸发展亟待打破原有传统贸易理论束缚,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即从扩大出口创汇转向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上来,从出口创汇型转向依靠国际化经营能力上来。要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创新对外贸易制度安排;发挥东北地区优势,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引导产业升级;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促进外贸经济协调发展;集合各方力量,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7.
孙佳  程娜 《求是学刊》2012,39(4):61-64
分工理论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分工是产业组织的存在基础和变动原因.分工发展是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泉,系统梳理分工理论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分工理论的演进对我国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也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Why ha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Russi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been accompanied by deteriorating living standards? Many of the reform programmes have contained social elements, but these have been neglec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Certain barriers to change – mental,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 have made the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 Russi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have to pass through a problematic dual transformation,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democracy and from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 to market economies. Experiences from Latin America show that such transitions are virtually impossible. The social results from the transformation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which has been documented by scholars in this field. Nevertheless, i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continue, the prospectes for the future are relatively bright. But there is also a negative scenario with authoritarianism and civil war as endpoints. A more cautiou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might improve social welfare and living stand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