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工作》2015,(3):129
2015年5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社会工作领域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立国出席成立大会并为学会揭牌。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顾朝曦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出席成立大会并宣读了民政部关于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筹备成立的批复文件。中央组织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的代表和学会会员代表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2.
经过紧张的筹备,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在此,我谨代表民政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有效应对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衍生的社会问题,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2006年以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3.
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社会工作界共同期盼和努力的结果,是民政部继深圳会议后又一重大举措.中心的建立对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实施社会政策、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大规模培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2011,(3):34-35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活动古今中外皆有之,而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实务,一直是社会工作界的重要任务.其中针对中国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不仅是本土化社会工作亟需开拓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三牧问题的解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该文对中国本...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活动古今中外皆有之,而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实务,一直是社会工作界的重要任务。其中针对中国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不仅是本土化社会工作亟需开拓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三牧”问题的解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该文对中国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之现实亟需、发展路径等进行初步探究,提出加强政府主导、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开拓服务领域和介入空间是当前发展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分工日趋细致,大陆社会工作界该如何走向"教学─考试─训练─进用"的行业规范。本文尝试以人群服务业视角来看待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未来发展,从当前社会问题的现况来界定医疗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四大类别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工作内容,再深入探讨社会工作行业如何进一步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进行系统性连结,以跨中央地方、行业协会的现有资源来支撑社会工作专业分类的理论依据。同时,另外提出现阶段由官方主导社会工作师考试所存在的问题,同步对照台湾"立法部门"近年对"专科社会工作师法"借鉴欧美专科医师制度的成因进行分析,期盼未来在大陆制定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时,是否严格执行各实习单位的实践年资纳入考证环节,再藉由成立专科社会工作学会来主导高级专科社会工作师,走向服务专科化、服务全面化的专业技术行业之列。  相似文献   

7.
边疆社会工作和民族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活动的重要领域,“边疆”和“民族”为二者重要的时代特征和工作范畴。本文意在考察“边疆”与“民族”的涵义演变过程,简要回顾边疆社会工作的历史,总结民族社会工作的兴起与讨论,提出并深入探讨制度视角下的民族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上海社工界在市民政局的有力推动和财政支持下,在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组织与协调下,成立了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组成4支服务队入驻都江堰市四个板房区,在社区内运用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提供服务.在半年多的服务期间里,4支服务队开发了多项各具特色的项目,激发了当地居民、政府与媒体对社会工作的兴趣、好感和认同.作为这段轰轰烈烈过程的参与者,笔者经历了五味杂陈的心路历程,最终在对专业性社会工作的思考中冷静下来.笔者以为这更多的是以社会工作教育界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工作体系在本土情境下的实践探索过程,充满了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既是政府重视的结果,又是时代之需。但其发展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困境。"矿区社会工作"的提出,是本土化的尝试,也是摆脱发展困境的努力。"矿区社会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一些特殊问题:案主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价值、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问题及其评估问题。在西方社会工作理念和矿区地方性特质相互结合的分析框架下,设计了这些问题解决方案,以求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构建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基于香港、上海、北京等地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的经验,特别是民政部近年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政策,本文结合重庆的具体实际,从重庆市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出发,就重庆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框架建构、路径分析、专业保障以及介入领域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梳理,以期待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能否被称为一门科学和一种职业?它的科学属性和社会功能是什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作出阐释和科学定位:社会工作既是一门职业化反思科学,也是一种反思性职业.社会工作科学/理论属于反思理论,有别于常规的科学理论.基于这一科学理解,反思性社会工作认为,处于社会工作职业核心地位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专业行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只能通过专业行动得以体现.而专业行动受制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结构条件,构建专业行动质量的决定性核心要素是反思性专业性,它强调一种辩证性、结构性、系统性、互动性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比如,相对看待知识与能力、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互动、辩证理解理论与实践关系、在社会环境框架下理解案例工作的反思视角.由此反思能力成为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思想对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扩展理论视角、提高实践质量、促进职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底,《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正式颁布,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有关规定,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只有充分认清形势,找准自身定位,打造服务品牌,才能在这一发展机遇期中做大做强自己。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主导的购买服务”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模式。从政府到民间、从理论界到实务界几乎都认为这是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认为,社会工作追求“专业化”不能以放弃“社会性”为代价。基于对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历史进程的回顾,本文指出,自上而下的主动变革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抗争是社会工作转向“社会导向”的必要条件。本文呼吁大陆借鉴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在专业化的同时推动社会工作“社会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秦楠 《社会工作》2008,(12):27-29
专业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自1980年代在我国恢复重建以来。是在同原体制下、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的共生及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它在发展中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本文基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视角。试图分析阻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以期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探索性的理论参考和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2008,(22):F0002-F0002
11月21-23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8年会暨职业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发展学术研时会”在南昌隆重召开。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民政部人事教育司(社会工作司)司长孙建春,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徐毅,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校长王乔应邀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6.
从2009年年初开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确定了集中两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初步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管理、使用等机制,发挥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2009年9月,渝水区被民政部正式确定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6年底,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推进会,并将创新社会工作的任务交给了深圳.2007年初,深圳市成立了社会工作调研及制度起草小组,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务为取向的应用性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为实践服务。社会工作教育无疑与社会工作职业化相辅相成,但二者并非天然和谐发展,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工作教育者保持专业敏感性和前瞻性,对社会工作教育做出必要和及时的回应与发展。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于1999年,是华南地区高校第1个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规模达四百人以上。近三年,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时的就业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9.
图片报道     
《社会福利》2009,(12):21-22
“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儿童保护与儿童社会工作论坛”于2000年12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由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20.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顾名思义.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领域提供的各种社会工作服务活动.涉及社会工作专业与健康照顾服务两个领域。意味着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照顾服务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干预领域和具体社会处境。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广泛.服务内容多样,覆盖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与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