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表征的民族共同体,从“回回”到回族这一转变中,回回含义的变迁复杂、曲折,有必要对回族族称的来源进行梳理,分析其族称及族源。  相似文献   

2.
群体意识与回族凝聚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部分,中国回族的民族意识中最为突出的是其民族群体意识,极强的民族群体意识为回回民族高度凝聚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日,回族群体意识依然在不断抬升,内部凝聚力依然在不断增强,但这种抬升和增强,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维护自身民族的群体利益,不能损害其他民族的群体利益。当代回族调整民族内部结构,树立健康的民族心理,是谋求与各兄弟民族长期和睦相处,集中精力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实现与各兄弟民旋共同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编写回族历史,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有个正确的目的。就是用充分的历史史料,揭示我国回回民族在祖国大家庭内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使回族人民对回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同其他民族的关系,对祖国的贡献和所处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历史的了解,从而能够认识回族发展的前途和道路,并为此努力奋斗。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编写出版的《回回民族问题》,是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我国少数民族历史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在当时可能搜集到的资料基础上,不仅科学地论证了回回是一个民族,阐述了回回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而且指明了回回民族解放的道路:只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战建国。所以这本书,虽然限于当时的条件还有不足之处,但对鼓舞回族人民和各族人民参加解放中华民族的共同斗争,起了巨大作用。我们现在要修订、充实《回族简史》或者写新的回族史,也应该象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回族诗歌,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回回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研究闽中诸萨的诗歌创作,对继承发展回回民族的文学遗产,丰富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宝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族重商思想散论马建春在中华56个民族中,回回人以擅长经商、乐于经商而昭示出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史籍中有“回回蕃商”、“识宝回回”、“买卖回回”的别称,更有“回回善营利”以及““旱码头,大市场,回回行商遍四方”的说法。唐宋以来,连接沟通东西方贸易的“丝...  相似文献   

6.
湖南维吾尔族民族认同的构建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识别使湖南翦氏的民族认同经过了"回回"认同到维吾尔族认同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姓氏起到了标志性作用.随着人们对民族政策理解的深入,翦姓在民族认同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让位于血缘关系.有人认为湖南维吾尔族与当地回族融合形成"回维族",本文分析"回维"一词的来源,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回维族"并未形成,湖南维吾尔族与当地回族民族边界分明.  相似文献   

7.
在回回族源中,除了元代以前的“回回人”和元代从中亚返回“中原”故土的回回人,以及蒙古、维吾尔等族人加入回回行列之外;汉族加入回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汉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主体民族,而回族的出现和形成,又是在和以汉族为主的民族在大分散中杂居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回汉杂居、回汉通婚、回回人在各地屯田、回回人在政治上的优遇、回汉人民在工商业上的共同劳动和迁徒,都给予汉族融于回回之中成为历史的必然。因此,研究回回族源问题,对于汉族加入回回行列也应予以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王岱舆所处的明朝末年,正是我国回回民族发展史上发生若干重大变化时期,其中,包括民族意识形态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毫无疑问,王岱舆作为一位回族群众中少有的经儒兼通的知识分子,曾以推动这一变化为自己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简论武术文化与回回民族精神马岭,马宏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特殊而又重要的成员。千百年来,回族与中国其它民族的交往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回族也形成了其勤劳、纯朴、笃诚、团结、顽强、勇敢的...  相似文献   

10.
回族是一个勤劳、富有智慧的民族。千百年来,回族在天文历算方面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对缔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回人在天文历算方面的贡献始于唐宋。据史书载,唐代有一种《九执历》,与中国传统的历法迥异。《九执历》度法六十,周天三百六十度,无余分;而中国传统的历法则以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此为“回回星学”之始。清代天文学家梅文鼎曾指出,以三百六十度为天周“实本回回”,唐代的《九执历》实为回回历法之权舆。宋朝初年,天文学家马依泽(今安徽安庆市南关城内回民马氏之先祖)于建隆二年(961…  相似文献   

11.
回族与国内其它民族相比,是较年轻的一个民族。根据史学界一般的意见,至迟在元末明初,回族就加入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行列。回回先民跻身中华时,这个古老的国度已进入高度发达和繁荣的封建社会,所以回回作为一个民族,没有经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回族古代史的上限自回回先民进入中国,下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们所说的回族古代史的范围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内回族社会所呈现的种种复杂的历史现象。 解放前,大多数的论著是把回族、回教史合二为一的,所谓《中国回教史》(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鉴》(马以愚)、《中国回教史研究》(金吉堂)等回教史著作,实际上主要论  相似文献   

12.
,“回坊”指回族居住地区 ,是回族社会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 ,对促进回回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维系回族社会、传承回族文化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回回民族能不能产生神话,阿訇(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在回族穆斯林中宣讲的《古兰经》里喻讲的阿丹一类故事(以下简称阿丹一类故事),是不是“我国回族人民按照自已的民族精神和心理对这些神话加以创造,成为自己的神话故事”,这些都关系着神话学、回回民族史、回族民俗学、回族心理学乃至整体回族文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笔者有鉴于此,故将几点看法,胪陈如下,恳请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14.
回回考辨     
回回民族简称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研究回回这一名称的来源及其演变,对于了解我国回回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有关兄弟民族间的历史关系以及理解党的民族政策,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河南回族来源考略胡云生河南回族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唐宋时期。整个元代,以各种方式留居河南的回回人,构成了河南回族来源的主体成份。其后又以其为核心,大量的移民迁入,乃是河南回族来源的重要构成。另外,河南回族中的其他民族成份,也是不可忽视的。研究河南回...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俄国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就哪一种意义来说,文学都是民族的自觉,它的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回族文学,是回族人民斗争生活土壤所萌生的艳丽花朵,是回族人民为祖国文学宝库贡献的一笔丰实的财富。自回回民族开始形成,它便以引人注目的成就,活跃在祖国的文坛上,几经盛衰,至今己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探讨回族文学的发展规律,总结它的民族特点,对于促进回族文学的研究,繁荣回族文学的创作,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回族名人辞典》出版发行由宁夏回族研究会丁毅民、刘宝俊牵头,宁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丁礼庆统稿的一部专门收集回族人物的中型专科辞典《中国回族名人辞典》,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荟萃了回回民族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技、卫生...  相似文献   

18.
回族民族队伍在历史上的发展壮大,曾经得益于与异民族的通婚联姻,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民族间通婚现象。然而在许多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相当长时期内回族却较多地执意信守尽量不与异民族通婚的习俗。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了回族“保族保教”、维护民族传统特征过程中的复杂心态。该文就回族最早大量实行“民族外婚姻制度”、继而实行“民族内婚姻制度”过程中的心理转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代表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杂剧的创作、演出空前繁荣,有许多兄弟民族的作家、演员投身其中,为杂剧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本文集中讨论了参与元杂剧创作、演出的回回作家、演员及反映回回生活的作品,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和为杂剧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回族形成前就具有汉文化渊源的民族本质规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西北回族话中,保留了不少颇具特色的近代汉语词汇,这些词语已经被赋予了浓郁的伊斯兰宗教文化色彩,有着特殊的民族宗教文化内涵,成为回回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