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抒音 《领导文萃》2010,(10):47-50
<正>奥托·冯·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首相(1871-1890年),以出色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令普鲁士在错综复杂的欧洲关系中游刃有余,最终促成了德国的统一。在德国统一道路的选择上,俾斯麦崇尚武力。他的话掷地有声:"要统一德意志,只有靠铁和血"。但俾斯麦并不以军事指挥见  相似文献   

2.
别了,科尔!     
谁也没有想到,曾经为欧洲统一和德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科尔,会以身败名裂走进历史——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刚被授予“欧洲荣誉公民”的称号,在欧洲人的心目中,科尔就是20世纪的俾斯麦、德国统一的功臣……  相似文献   

3.
权术的底线     
余显斌 《领导文萃》2012,(22):38-40
俾斯麦和李鸿章是同时代人,都闻名世界,都官居宰相,都擅长权术。俾斯麦功业,震惊全球。他在任期间,打败丹麦、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尤其普法战争,色当一战,打败二十余万法军,俘获拿破仑三世。在此过程中,俾斯麦纵横捭阖,将权术玩得如风车,呜呜直转,算得老狐狸。色当胜后,又独排众议,释放法军俘虏,包括拿破仑三世。一时,赢得广泛赞誉。李鸿章功业,虽逊于俾斯麦,可也扬名全球。李鸿章功业起点,在于同太平军作战。作战中,他极尽权术,把阴谋阳谋,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苏州招降,充分显示了他的  相似文献   

4.
无招胜有招     
正林清玄在《茶匠的心》一文中,写了一个茶匠与日本浪人决斗的故事。茶匠受到挑衅,本来打算寻找一种最体面的死法,结果剑客教给茶匠用他最擅长的"泡茶技艺"与浪人决斗。当浪人带着必胜的信心挑战时,却被茶匠从容优雅的气质、散淡无欲的情怀、专注无畏的行动吓到。茶匠以柔克刚,"无畏、无我、无念",以"无"胜"有",最终赢得了这场决斗的胜利。无独有偶。十九世纪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是一位有名的决斗家。有一次,俾斯麦与科学家维磋因言语不和,就向他提出  相似文献   

5.
俾斯麦说道:“当我以辞职恐吓的时候,老头子首先呜咽流泪,说道,‘现在连你也不理我了,我怎么办呀?’”这是俾斯麦对素昧平生的舒尔茨说的,他就是这样很真实地描述自己与君主的关系。他自然另有用意,那就是要所有的美国人都晓得,君主是离不开他的。为此他不惜牺牲君主的威严以达到他自己的目的。他对萨克森的大使说:“我的主人虽晓得以责任为重,却才  相似文献   

6.
<正>1971年9月12日,是个平静的星期天。不要说一般老百姓没有想到,就是被卷进"九·一三"漩涡中的黄吴李邱也没有想到,第二天就将发生震动新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当然更没有想到,这是他们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天。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铁血宰相”俾斯麦临终前呼喊着“前进”。 这台词很感人,只是不很合适于角色。当时的俾斯麦已经是一个过时甚久的政治老人,一个政治上微不足道的传奇人物,早已被迫卸下了从前他得以把玩天下于股掌的权力道具。不过,从他临终的言语看,他的精神乃至行为方式仍旧摆不脱从前角色的痕迹,他  相似文献   

8.
强壮的体格!俾斯麦尤其为他的体格而激动,虽然他以前从不曾实测过他的拳头和肌肉!他的身体和他的才能同样出色:生气勃勃的伟人意志,带有吸引人神经的电荷。他喜欢家里的那些看家狗,恰恰因为他和它们是相  相似文献   

9.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一下子成了人们无比崇拜的民族英雄,这促使他欲望的烈火熊熊燃烧。他根据自己的“身段”,定做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第一部宪法,把宰相规定为“一人(皇帝)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权独揽者。他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对议会两院低头,议会不能提出对宰相的信任或不信任的决议案。  相似文献   

10.
<正>一家公司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200人在一起办公。由于管理不到位,办公室经常发生灯、空调彻夜未关的现象。为此,行政部想了许多办法。他们起初想到贴上一张"人走灯灭"的温馨提示,效果不佳;后来,发出了言辞恳切的通知,要求大家务必注意,效果也不好;再后来,干脆出台相关处罚措施,抓到"犯人"罚款100元……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酒店。客人离开客房之后,  相似文献   

11.
正开国上将陈明仁,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其人生轨迹让两个人最意想不到。一个是他的"老校长"程潜,一个是"新校长"蒋介石。程潜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开后门招进来的学生陈明仁,不仅成为一代名将,还与自己一同率部起义,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之中。而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大力栽培的陈明  相似文献   

12.
杨超 《领导文萃》2011,(Z2):109-111
在前苏联休养的贺子珍因火爆脾气招来大祸:被认定患有"精神病",关进了精神病院,一关就是4年。什么是"精神病"?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是神经错乱、行为怪诞、毫无理智。在一般人的意识中,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1949年11月,熊向晖接到周恩来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也在里面。这些人见熊向晖走进来,惊诧莫名,张治中问:"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哈哈大笑,说:"他可不是起义,他是归队。"当时谁也不曾想到,周恩来的宴请其实是一着妙棋——启动熊向晖向蒋介石发起攻心战,节奏、火候掌握得分毫不差,恰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与经济趋势预示着以和平文化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为其主要特征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模式即将诞生.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与实践将使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能为满足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并能促使人有效地进入工作世界.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满足社会上个人的需要和开发个人的潜能.为所有人提供技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形势下将发挥关键性作用."所有人"应包括穷人、被遗忘的人和未曾想到的人;接受教育是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家公司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两百人在一起办公。由于管理不到位,办公室经常发生灯、空调彻夜未关的现象。为此,行政部想了许多办法。他们起初想到贴上一张"人走灯灭"的温馨提示,效果不佳;后来,又发出言辞恳切的通知,要求大家务必注意,效果也不好;最后,干脆出台相关处罚措施,抓到犯错之人罚款100元。看得出来,因为每每采取措施之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地方党委进入了换届高峰,一大批领导干部走上了新的岗位。新官上任怎么干?面对这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我不禁想到了著名作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代先贤思想精华而成的一句家训——"有为有弗为"。"有为",源自《礼记·儒行》,"养其身以有为也";"有弗为",语出《孟子·离娄下》,"人有不  相似文献   

17.
虞琪琪 《经理人》2013,(7):86-87
代表绝对理性的台湾女首富似乎不应是一个绝对唯心主义的基督教徒,但王雪红却是将这两重身份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这种融合使得王雪红能在瞬息万变的商战中常保冷静,在关键时刻从容决策。谈到王雪红,大部分人随之想到的关键词便是"王永庆"、"基督徒"和"HTC"。她是台湾首富经营之神王永庆与二房太太杨娇所生的小女儿,是虔诚的基督徒,是一手创办  相似文献   

18.
对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历来有着不同的词语来加以描绘,并且总是有贬有褒。比如说“当官的”就有贬意,而“领导”就是尊称;“政客”一词,让人想到的是为官从政者如何诡诈狡猾、心狠手辣、厚颜无耻,而“政治家”则让人想到运筹帏幄、经邦治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善于与人打交道这种本领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如果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不是游刃有余,那就对照一下如下提示:1、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与人说话、办事首先想到自己的人,会让别人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20.
"想"与"做"     
聪明的人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愚蠢的人说:"只有做不到的,没有想不到的." 在对待"想"与"做"的问题上,聪明人和愚蠢人截然相反. 愚蠢人的说法乍一听,理由十分充分:"想"是最易如反掌的.上下左右,古往今来,人间天上,指到哪里就想到哪里,但"做"却受到时间、地点、资金、技术等许多条件的限制,做不到时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可以这么讲,"想"是无限的、超光速的,而"做"却是有限的、机械运动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