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于科学理解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前沿课题。在与科学说明的关系中辨明科学理解的内涵与意义,通过对于科学活动的过程描述而阐明科学理解在科学中的地位,使科学具有反思维度。从而提出了解决科学与人文之冲突的可能途径,那就是自然态度下的科学理解,正是在这一点上,科学与人文具有了可融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徐晓风  刘英 《北方论丛》2016,(5):124-127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哲学实现了从传统科学哲学向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基本上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标志着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明显增强,力求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通.这种“科学文化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科学和哲学的定位,从而从整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来认识和理解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将促进科学哲学与人文哲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人文的学科分野始自近代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西科学及其实践在全人类生活中建构了具有统治性地位的现代性世界观,全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世界观不同程度被抑制。至斯诺1956年相关论文发表之后,科学与人文关系(对立和融通)成为世界性学术问题。西学东渐的我国近代学人多在欧西的意义上理解科学和现代化,人文的理解则是以儒学为主体的玄学,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欧西科学与中国儒学”关系。二者融通不仅是指两种地理文化的融通,更是指两种社会习俗的融通。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就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并促进中国各项建设取得进展,发掘具有“人文化成”本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多体裁的新时代应用并在制度建设、学校教育、企业文化三个途径上落实。  相似文献   

4.
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夏 《晋阳学刊》2006,3(4):64-6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深度的哲学——人学思考,在这一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根基处阐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须从人的发展视角入手。马克思哲学不仅设定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人文意义,而且确立了与之相关的科学认识。建构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理解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应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导向。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人文精神或人文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几年,国内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日趋激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双方都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融合,但是双方在此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科学主义一方认为应该以科学精神改造和充实人文精神,提倡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反科学主义认为应该让科学回归人文.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建立以人文为基础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使科学与人文融合,而不至于流于口号和空谈.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文化”的深层内涵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狭义的)"科学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对此我们可以从多种维度进行阐释,如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与哲学观念等;此外,通过与"人文文化"的对照,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科学文化"的含义;而后现代主义者对于科学文化的批判,则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关注并努力消除科学与人文分裂对立的现象,是费耶阿本德科学观产生的背景.然而,在批判这一现象产生的重大根源之一——科学沙文主义时,费氏并未走上融合科学与人文的道路,而是从根本上消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人文既有统一的渊源和传统,又面临分离和冲突的现实.科学对人文的背弃使科学丧失人文性而发生异化,引起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追问、批判和反思.让人文复归科学是对科学技术反思的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高靖生 《兰州学刊》2007,71(5):31-33
科学理解论日益成为国际学术界注目的课题之一,在理解与说明、科学理解与科学说明的关系中辨明科学理解的特性进而明确其认识论根基,发现其在这一点上与近代自然科学类似,主体与客体对立的学说是后者的认识论基础,而在科学理解中,主客对立学说被改造成主客分立说,一方面承认二者的不同,另一方面坚持二者的联系.从而为科学认识、科学伦理提供了竞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文化和人文的文化的区分是现代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历来被文学研究者忽视的“科学话语共同体”,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的重要支撑,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孙大为 《兰州学刊》2008,42(3):84-87
科学与人文同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其中科学是人文的一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和谐关系。本文立足探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揭示出二者融通的必然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强调应维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此要发挥人文价值的重要作用,指出倡导科学和实现人文价值对践行我国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经济学是什么”,可以说回答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可以归结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一文化思潮上,所以,应该从这一文化思潮的底蕴——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经济学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战"实质上是一场科学与人文之战.科学与人文对人类的福祉与危险所能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促进"两种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必须予以面对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反思教育体制的专业化局限、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科学的卓越发展及其巨大的现实作用,科学的观点成为衡量其他问题是否合理、有效的唯一标准,科学沙文主义随之滋生壮大。但是,科学与人文彼此孤立的形势遭到哲学家们的批判,科学真理的特点得到了新的揭示,它具有了人文真理的某些特性。人文向科学的渗透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主观性向客观性的融合、重新审视形而上学、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融合、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融合四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其融合的境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行为与人文行为的融合.融合的进程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具有递进性和回复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库恩"范式"丰富内涵的揭示,挖掘出范式概念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客观主义逐渐走向相对主义的过程,找出范式在语言层次上的不可通约性、不可比较性、不可翻译性和不可交流性,从而对实证主义、证伪主义等进行了批判,给科学发展倾注了人文的理解,同时也对范式的症结提出了新的置疑,为今天知识和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之争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必须整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得到协调发展。科学当然具有真理的客观性,但它又与价值理念交织在一起,具有社会价值,对科学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交错中的中国文学写实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主义理论包含着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这一对矛盾。“写实”意味着遵循自然科学的认知原则,对客体对象精确、逼真的反映与复制;而“文学”却是一个虚构、想象性的人文世界,渗透着作家主体的精神意愿与价值取向,即作家对人生、世界的“理解”,而且还负载着对读者道德的教喻与训诫的功能。这一悖论式的两极趋向,在中国文学对西方写实主义的接受进程中始终交错、纠合在一起。中国文学界对西方“写实主义”的接受,有着从早期的向科学认知原则倾斜的写实主义(真即是美),到中期的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交错的写实主义(不脱离现实的真善合体),再到后期的向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人文理解倾斜的写实主义(善即是真,善中之真方为美)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写实主义的概念始终处在动态的、不断的调整之中。  相似文献   

19.
肖峰 《学术界》2002,(3):21-30
科学与人文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两种文化现象 ,从研究的对象、表达的手段、认识成果的共认度和对认识结论的判别手段上 ,可以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划出确定的界限 ;同时 ,从这几个方面也可以看到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互相过渡 ,尤其是某些知识领域呈现出亦此亦彼的特点 ,使得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界限又具有了不确定性。这种双重特性体现出科学与人文之间关系的丰富辩证内涵 ,使得两者一方面具有清晰的界限和各自的不同特点及相对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又相互交叉、可以融合 ,当然融合时又要做到适度 ,而不是互相取代  相似文献   

20.
戴昇 《北方论丛》2022,(1):165-170
在科学巨擘们看来,自然科学探索与人文社会研究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双方在研究目标、研究前提、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上皆存在共鸣。人文与科学的共同目标是为了人们通向真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探索与人文研究有共同的研究前提,它需要学者有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功力与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双方的研究方法也多有暗合之处,假设想象、总结归纳、构造概念或体系等方法都广泛适用于科学探索与人文研究之中。而科学与人文的研究成果都有着实用性与非实用性并存、经得起时间考验、表达简练等特征。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应该在做好本职研究的同时,加强沟通互联,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