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采用滚齿、剃齿加工齿轮时,如何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S型齿廓齿轮的提出,理论上解决了少齿数齿轮传动的问题。针对其加工理论,阐述了一种通用型滚铣2步加工方法:第1步在不产生过切和最大化去除余量的原则下,对齿坯进行滚齿加工,得到了变位渐开线齿轮;第2步基于曲面法向等距曲面的数学理论,得到了铣削刀具的中心轨迹坐标,分别应用于齿轮的齿侧、齿顶及齿根过渡圆弧,得到了完整的铣削模型,最终获得S型齿廓齿轮的高效加工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及基于三维软件的仿真加工,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加工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S型齿廓齿轮实物加工及传动试验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薄壁齿套的加工精度,对某型齿套的高速车削进行理论分析和切削力预测。利用DEFORM 3D软件建立齿套的高速 车削的数值分析模型,得到了正交试验车削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切削力;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对切削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可精确预测高速 车削力大小,为新型专用夹具设计和优化加工工艺参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双面抛光机作为超精密加工的重要设备,它的加工质量主要由工件表面加工轨迹和抛光机的振动所决定。作为抛光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件表面的加工轨迹和内外齿圈齿比有着直接的联系。调整内外齿圈齿比是双面抛光机进行生产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最新的研究表明,双面抛光机的振动也与内外齿圈齿比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具体的关联理论尚不明确。文章通过具体实验调整内外齿圈齿比得到1个优化的参数使双面抛光机的振动减小,为固定内外齿圈齿比双面抛光机的制造提供参考,同时在实验中,还发现了抛光机振动与加工轨迹的1个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非标准压力角齿条和渐开线齿轮啮合以及齿轮移距变位原理出发,对阿基米德蜗轮付进行了修正计算,从而在普通滚齿机上利用齿轮滚刀比较简单地解决了大模数多头蜗轮付的近似加工问题。该法较一般直接采取用齿轮滚刀加工未经修正计算蜗轮付的方法准确,较在铣床上用飞刀切制蜗轮加工法简单,对近似加工单件生产蜗轮付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滚齿机上加工斜齿轮需要通过合成机构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来解决,同时加工大于100的质数齿轮也需要通过合成机构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来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推导出了加工齿数大于100的质数斜齿圆柱齿轮的换置公式。  相似文献   

7.
直接影响到学术期刊论文的质量,学术期刊论文摘要写作上出现的误区可分为三类:文体混淆型.摘要与提要不分;类型混淆型,多用报道性摘要,忽视指示性摘要;要素残缺型,秘而不宣,舍本逐末。对于原稿摘要所表现出的不同误区,编辑应有不同的加工对策:文体混淆型——提供撰写要求,指导作者修改;类型混淆型——克服工作定势,注意区分;要素残缺型——与作者沟通,共同修改。  相似文献   

8.
对锥面包络圆柱蜗杆传动(ZK蜗杆传动)进行了可控修形。分析了修形传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通过改变蜗杆齿面接触点的位置及曲率修正量来改变传动的齿面接触状态的方法。修形加工可通过改变砂轮的几何尺寸及安装参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以MJ345A型木工带锯机为研究对象,在空载下利用振动分析仪和振动信号采集、处理、分析软件对带锯条的横向振动进行测试及信号采集,通过锯条横向振动位移、自功率谱分析,找出不同条件下锯条振动位移和主振型频率的变化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可知:锯轮主轴转速是对锯条横向振动位移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其次为锯条张紧力,皮带张紧力为不明显因素.对带锯条掉齿前后的分析表明:如果测定带锯条横向振动位移范围在0.56~0.68μm,振动主频率范围在450~465 Hz,则说明锯条已经产生至少2个掉齿,为保证带锯机锯切安全及锯切质量需要及时更换新的带锯条;明确了带锯条掉齿前后横向振动位移、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充分合理利用带锯条,防止加工质量严重下降和危害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适时更换锯条提供前期试验基础和判断的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定中结构是自然语言中最普遍也是最复杂的结构之一,这种结构在词汇层面叫作复合词,在句法层面叫作定中短语。影响定中结构加工的因素既有共性(语义透明度、使用频率、成分间的匹配性和兼容性、成分间可切分性),亦有差别(形成机制不同,加工难度有别)。名-名结构和形-名结构研究相对深入,而动-名结构相对薄弱。总体上看,三类定中结构的加工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够,与英语等有标记语言相比,汉语定中结构的加工研究更加滞后。  相似文献   

11.
在非可展直纹面的侧铣加工过程中,曲面的非可展的特性会影响加工后零件的表面质量。尤其在铣削软材料工件非可展直纹面时,刀具跳动是零件表面加工误差增大的新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刀具跳动的非可展直纹面侧铣加工刀位优化方法。首先构建了刀具跳动下的误差度量函数;随后通过测量法得到了刀具跳动后的实际回转轮廓半径;最后在考虑刀具跳动的情况下通过单点摆动法对初始刀位进一步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将刀具跳动因素加入非可展直纹面的误差优化模型中后,加工平均误差减小了25%,过切率减小了18.5%。该研究方法有效提高了零件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补救球磨机效率很低而发展起来的“多碎少磨”工艺与装备 ,在我国发展快 ,机型多 ,各有特色 ,效果显著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球磨机存在的问题。“碎”和“磨”有不同的特点和工艺要求 ,用“以碎代磨”取代球磨机是行不通的。球磨机更新换代的研究方向 ,应从“磨”上下功夫才行。  相似文献   

13.
宏程序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介绍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宏程序的编程方法和编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说明实际加工中根据零件和机床情况编制适当的宏程序,可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牛仔布的特性、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认为牛仔布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能,牛仔服装仍将继续流行。  相似文献   

15.
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合理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灵活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不仅对简化数控编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解决加工中出现的工件轮廓尺寸变化、刀具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问题,提高加工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HEIDENHAIN TNC 310数控铣床系统中圆弧铣削指令及螺纹铣削指令,对螺纹铣削功能进行延伸,扩展到圆弧三轴联动,并对螺纹铣削指令格式进行了修改,从而具有圆弧三轴联动铣削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旋风铣削加工球面的加工方法进行抽象,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有关参数的计算公式和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控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虚拟制造技术,介绍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和相关技术,并进行了虚拟数控铣削技术方面的研究,最后探讨了虚拟数控铣削技术的概念、特性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数控编程方法的分析和试验,提出复杂零件利用自动编程能够保证编程质量;在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上绘制要加工的复杂图形,加工方法及编程步骤;利用复杂图形实例验证。采用自动编程与加工,能够节约材料,在保证加工精度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期对两系杂交稻加工品质的影响及影响加工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结果表明:1播期对加工品质性状影响大小为: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2多数供试两系组合早季播种其加工品质优于汕优63,但其稳定性不及汕优63,3.泸州7~8月的连晴高温天气是影响两系杂交稻加工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