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苏青的写作是真正独立于男性话语的女性写作,对女性自身以及性的关注使她的文学创作迎来了一个真正的女性话语时代。尽管女性人格独立的问题苏青没有能够解决,但她的文学创作已具备了典型的女性主义特征,这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量事实为根据,分析论证了体现于邓小平身上的突出的人格特征独立、坚定、务实、创新.邓小平的人格体现了时代精神,为现代人格树立了一种典范,他所具有的人格使他真正属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是一个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过程,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带有阶段性的经济问题.本文探讨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互动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对策思路.这对于构建我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互动发展的政策体系,减少和避免出现误区,推动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实现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道德人格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使商品价值规律进入广泛的社会领域,这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竞争力和活力、它使人们改变了不计劳动、资金以及自然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效果之间关系的纯朴习惯,而变得精于计较利益和比较得失.人们以交换价值为载体以高于过去千百倍的热情和努力投入各种经济活动,并体现自己的主体价值.这当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这种进步又具有片面性,因为这种进步仅仅是人的基于物质利益并仅仅追求物质利益的进步,它使人们迷失了自己的精神追求方向和道德生活方向,最终将由于人的片面化而成为“单面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全面发展的道德人格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人格”这一主观精神现象,某些心理学流派如弗洛伊德、马斯洛和某些宗教哲学如人格主义都曾加以讨论,但伦理学对“人格”问题却未展开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就道德人格的概念、它的构成要素和结构、道德人格的分类以及道德人格的社会功能等问题做一初步探讨,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中国咏物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咏花卉诗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大类.<诗经>作为歌咏花卉的源头,以花卉这一题材作比起兴,使其作为一种描写对象,真正进入了文学审美视域.而其后的<楚辞>以巨大的飞跃,使花卉真正走向了人格象征的丰富的意象世界,成为百代不衰的象征中国文人精神品德和心灵世界的重要意象.<诗经>和<楚辞>在中国花卉诗词的发展史上有着彪炳千秋的历史文化功绩.  相似文献   

6.
在舍勒现象学的人格伦理学中,人格存在的本真样式在于"人格生成",人格生成首先意味着一种真正的"志向改变",它在根本上存在着一个"时机的要求"。舍勒意义上的"自身感受"恰恰构成了人格生成的一个时机。从现象学的本质结构来看,自身感受是一种人格(而非"自我")的精神感受或自身价值感受。舍勒将精神羞感、敬畏、懊悔、恭顺等等都归为这种人格的自身感受,并将之视为人格"自身神圣化"或真正的人格志向改变的技艺和时机、或者一种人格生成的"可能性"。因此,"自身感受"的现象学描述构成了舍勒人格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7.
"人格"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人格的要义在于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是指他在一切方面都完全是被规定了的和有限的,他全然与自己相关系.他是在有限性中知道自己是无限的、普遍的和自由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对自己的纯思维和纯认识就不具有人格.由于奴隶不能达到人格的定在,不能占有自己,故奴隶无人格.不仅仅使人为奴隶和奴役他人的人是不法的,奴隶和被奴役者本身也是不法的.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扬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身上牵连着许多尚待评说的是非功过.从20世纪80年代起,围绕其文化人格产生了激烈争论.在这一问题上,要力避情绪化,要力图还原历史的客观性.从"革命"这一视角解析周扬的文化人格,也许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从持续不断地实现资金价值增殖力和竞争力来看,我国目前的“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都比国有企业强。因此,国有企业借鉴“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并为推行股份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自从历史哲学家放弃了他们旨在阐明人类进化的宏大规划,集中力量解决历史方法和历史知识问题以来,要找到一个具有真正哲学能力的历史家,或是一位具有真正的历史感觉的哲学家,真是凤毛麟角。马鲁就是这样一个历史学家,而德雷正是这样一个哲学家。这里的结果是使历史问题的讨论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历史和哲学双方的意见在三个主要论点上是趋于一致的。这三个论点是:(1)排斥历史理论中的各种“主义”,不管它是武断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主体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法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民事意志既是民法学的基本范畴,又是与民法学其他范畴密切相关的一条主线.在解决民事意志的存在资格问题后,具有单一民事意志的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就成为民事意志的载体,也才是真正民法意义上的民事权利主体,这是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道德选择问题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康德等西方伦理思想家都对这一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具有实践理性特点和以成就高尚道德人格为旨归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诸多思想家也都十分关注道德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对新民人格特征的阐述已经引入权利的思想.这个阐释隐含着一个思考范式的突破,那就是现代中国人不仅仅在道德品格的意义上谈论新民人格,还可以在权利、法权的意义上谈论新民人格.这一理论的突破在后来张东荪的哲学中有了更清晰的表达.张东荪从中西人格思想比较的角度,辨别出道德人格和法权人格两类人格模式,指出在现代性秩序的建构中法权人格的重要性.两类人格学说给我们考察中国现代人格话语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人格健全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长期性的问题。但是公司法人格健全只解决了“立”的问题,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应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这是个“破”的问题。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包括利用公司规避法律,逃避合同义务和其他债务以及公司形骸化,中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尚未真正建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公司人格否认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蒋:可能杜先生讲到的“十”,只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才有。如果说人类遇到的问题,上的参与空间非常大,这个我同意。确实现在中国要解决参与问题的话,关键还要有一批士,一批真正有参与精神的十,这样,发展的空间就很大。刚才杠先生说出现人格上的十来参与,这是个人格形态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士和原来的士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了,解决的方式可能就跟以前的十个大相同。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和孔子、盖了当时的世界肯定不同,他们没有现代化的问题。孔子遇到的是礼崩乐坏的问题,朱熹遇到的是另外一个文化──佛教的挑战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指的是债务人滥用股东权利和公司独立法人地位,故意将财产无偿转移给公司法人,或者姐妹公司之间利益输送,以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权利时,可以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使公司在受让财产限度内对债权人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从我国理论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公司法》第二十条所确立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过窄,有必要引入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传统的人格否认制度统一为整体,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公司人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广泛争议的问题,但这种争议并没有阻碍公司制度的发展,反而推动公司制度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也使公司制度更具有了国际性。重新对公司人格进行解读,就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公司这一组织形态。在肯定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的基础上,对公司人格进行分层认识,作为法律主体,公司除了享有权利和行为自由的表象外,还享有掩藏在表象后的法律人格的平等。公司不仅仅是投资人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公司制度的构建、公司治理都应当以此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高职教育是改革的产物.为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乡镇企业服务是作为地方大学的渝州大学一个重要的办学特色.文章通过对举办乡镇企业高职班的背景、过程、办学概况、教学计划和教材编写的介绍,提出了乡镇企业高职教育的四个特性和两项改革.文章还通过办学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急地方所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变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安排教学计划的模式;认识高职教育在高教系统中的相对独立地位,使高职人才进入市场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等观点.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司法确认了一人公司的法人地位,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规范。但公司法设立制度中禁止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和禁止自然人重复设立一人公司的规定,不仅达不到有效防止一人公司滥用法人人格的目的,反而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四川省独立法人地位公证处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的行政色彩浓厚主管部门不肯放手、管得过死,有的又监管困难甚至失控,公证处商业化倾向严重、忽视公证质量,存在滥用国家法律证明权现象,搞分光吃光,后续发展乏力,独立法人地位好像并没发挥制度所具有的实效.探讨了公证机构转制的现实困境和原因,认为这种困境不是赋予公证处独立法人地位制度所造成的,而是因为公证处法人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的.独立法人地位的获得,无论是契合服务性政府建设,或是对当事人合法利益维护,还是对公证事业本身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解决办法应当是进一步保障和完善独立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