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无线异构网络中网络感知自适应的视频传输服务质量框架,并描述了完整的框架及框架中的自适应算法。该框架包括可伸缩视频编码模块、服务质量映射模块、带宽估计模块、错误和拥塞控制模块以及接收端的解码输出模块。优点在于:拥塞控制和错误控制机制更加有效;网络条件恶劣时视觉质量平滑下降;网络资源能够有效地被利用。仿真结果证明了自适应服务质量框架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在Internet网中无法提供IP业务服务质量的原因,阐述了其中涉及部分的关键问题。在保证IP网络服务质量的几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ATM技术来提高IP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通过研究和比较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组排队技术,提出了一种能更好保证IP业业服务质量的分级排队方案,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对现有分组汇聚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流量特性不同,提出了一种动态网络流量自适应分组汇聚算法。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自适应网络流量特性的变化,通过优化汇聚分组长度解决连续阻塞问题、提高汇聚分组利用率,同时兼顾时间门限,使之在低流量负载下也能最大程度保证汇聚时延,较好地弥补传统算法的不足,保证了Optical Crossbar网络对于实时流量的低时延和高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无线Mesh网络(WMN)结构特点和传统动态源路由算法(DSR)的基础上,针对流媒体传输特点提出了视频子流的质量评估模型,通过此模型确立一种新型协同资源调度策略.大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策略的DSR路由比DSR路由算法具有更好的平均传输速率和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视频服务器相关资料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DI公司专用DSP芯片ADSP-BF561的无线视频服务器的解决方案。硬件设计采用SAA7113芯片完成输入视频A/D转换,以ADSP-BF561芯片为核心硬件平台实现视频压缩编码,利用相应外围设备实现网络控制和传输。该方案由于使用了H.264视频编码标准、G729音频编码标准和基于CDMA1X无线网络技术的CDMA无线网络作为音视频数据的传输途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片上网络(NoC)连接多个处理器核是一种新的片上系统结构,其核间的数据交换机制是影响数据传输服务质量(QoS)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虚通道数目受限的情况下,提出了动态虚通道分配和双层子网相结合的交换单元结构。动态分配虚通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链成功率;双层子网结构分散了业务数据流,避免数据传输拥塞,减小了数据包传输延时。仿真显示两种技术的结合,在不增加硬件资源开销的情况下,可以为各种业务等级的数据包传输提供良好的QoS保障。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联合物理-链路-应用层资源分配和性能优化方案。在资源和时延约束下,通过在物理层、链路层和应用(视频编码器)层等跨层参数自适应调整,最大化整体视频质量或尽量最小化端到端的视频失真。即在能量约束下模拟和控制视频编码的率失真行为,分析视频数据包在链路层的排队行为,研究因时延约束违反引起的包丢失对端到端视频失真的影响。通过解析和实验证明,所提出方案能够找到在延迟约束下视频编码和无线传输之间的最优能量折衷,利用链路层的延迟作为一个系统的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教育部特别制定了《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教高司函[2011]105号文件),对课程前期录制、后期编辑制作、数据指标、网络传输技术规范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技术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后期编辑制作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9.
传输功率的调整是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低功耗优化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较低的传输功率却又很难保证连通性(因外围节点干扰引入的随机性),较大的传输功率不仅增加能耗而且会对邻近通信节点带来干扰,如果简单地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功率调整,极易造成相邻通信子网传输功率的相互攀升,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传输效能。该文从干扰模型分析出发,给出了基于平均干扰下的最优传输功率计算方法,考虑到网络环境的时变性,将该优化传输功率与自适应速率控制机制结合以提高传输效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MCP协议和Basic协议,基于平均干扰下的优化传输功率机制在单比特能耗及平均吞吐率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性能折中。  相似文献   

10.
将来网络服务质量需要考虑网络业务流自有的自相似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而传统的网络模型未考虑此因素。该文利用分数布郎运动模型,建立了一个网络模型,此模型考虑了业务流的自相似,以及聚类的特性,通过控制有效带宽,提高统计复用效率,并通过审核控制机制,提供网络服务。实验证明分数布郎运动模型能如实描述业务流特性,准确预测业务流的性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弥补原来网络排队模型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步入发展元年始,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已经走过了3个多年头。在短暂的3年多中,网络视频取得了长足进步,用户覆盖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网络视频的侵权问题始终阻碍着网络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种侵权案件类型的梳理来对侵权的归责原则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针对不同类型侵权所应适用的法律原则和规则,以寻求版权保护与视频网络视频发展之间平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小波-神经网络在视频文本自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视频数据中的文本能提供重要的语义信息,用具有良好时频局部特性和变尺度特性的小波分析方法,提取图像中的尺度一空域特征,经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分类后,自动检测视频数据中的文本信息,为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提供索引.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网络视频更好地起到传递信息和舆论监督作用,对当前网络视频的性质、特点、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运用个案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整个网络视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网络视频舆论体系的问题所在。通过网络视频的几个典型案例与其他国家网络视频的发展相比较,得出我国网络视频舆论建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期望能够给我国网络视频舆论的未来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伴随着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视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期,我国网络视频的格局也随之发展变化。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视频的发展趋势,引导和促进网络视频产业发展,成为当前网络视频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技术、内容、行业环境三个方面分别对我国网络视频的发展趋势进行解析,并由此提出我国网络视频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助力我国网络视频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H.264/AVC无线视频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H.264/AVC视频标准,对其关键技术、先进的压缩编码方法和友好的网络接口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典型的无线信道的特点,采用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建立无线视频通信传输实验测试平台,得出H.264/AVC测试模型在典型无线测试环境中的实验仿真结果,为视频业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视频电缆传输中的干扰,是直接影响视频信号质量的重要原因,是视频工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视频电缆传输中的两个主要因素:中波电台干扰与50HZ电流干扰,阐述了四种有效抑制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MPEG-4提出了媒体对象的概念,为各种多媒体应用特别是基于Internet和移动网络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的工具,本文阐述了MPEG-4的基本标准及其采用的视频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利用波分复用技术(WDM)设计了一种光纤双向视频和数据信号传输系统,实现了在一根单模光纤中传输一路下行数据信号和一路上行视频信号。视频信号传输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FM)技术,而数据信号传输利用频移键控(FSK)技术。该系统实现了无中继传输距离大于1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