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交际》2009,(7):68-74
黑格尔说,中国法是例外中的例外,中国劳动法更是如此。劳动法又称劳动关系法,一般可分为个别劳动关系法与集体劳动关系法(狭义的劳动关系法仅指集体劳动关系法),其中集体劳动关系法是劳动法的特色和支柱。但是中国劳动法体系中却几乎不存在集体劳动关系法,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现行劳动法的最大缺陷。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的第20年,20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及权益保障于我国的劳动者权利的保护问题。并且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休息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定权利,它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劳动者及时恢复其体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我国《劳动法》和《宪法》均对其做出明确规定。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休息权体现了一种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它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会最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财富,更加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一种人文关怀。如何保障劳动者享有充分的休息权,也是目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研究劳动者的休息权,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态势来说,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休息权的概念和性质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在保障休息权的过程中,在立法上、司法上、执法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4.
《职业》1997,(1)
本刊讯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在1996年12月中旬召开的全国劳动工作会议上指出:由于培训能力不足,办学机制不灵活,培训结构不合理,培训与就业结合不紧密,相当数量的劳动者职业技能偏低。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刻不容缓。李伯勇部长要求把《职业教育法脚实施,与贯彻《劳动法》有关职业培训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根据就业工作的需要,加强对企业富余职工、社会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规划和指导,探索开展乡镇职业培训的途径与措施。继续加强培…  相似文献   

5.
《职业时空》2005,(7):58-58
新《劳动合同》的八大提醒提醒一:劳动者随意跳槽不行了《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跳槽前30天应告知企业,但现在仍存在着员工想走就走,以致给企业经营造成被动的现象。新出台的《劳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或者约定的提前通知期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也就是说单位可以不给违反规定的个人转档案,不给转走保险关系,不给新单位出具证明等,这就对随意跳槽行为带来了约束。  相似文献   

6.
《职业时空》2005,(4):58
新<劳动合同>的八大提醒 提醒一:劳动者随意跳槽不行了<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跳槽前30天应告知企业,但现在仍存在着员工想走就走,以致给企业经营造成被动的现象.新出台的<劳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或者约定的提前通知期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也就是说单位可以不给违反规定的个人转档案,不给转走保险关系,不给新单位出具证明等,这就对随意跳槽行为带来了约束.  相似文献   

7.
林国强 《职业时空》2009,5(11):89-90
职业道德素质体现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要求,是高素质劳动者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之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高职高专院校应充分利用《劳动法》等有效教学平台,法德相济,切实推动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田方 《老年人》2012,(5):18
日前,中原某省规定:企业领导想评先,如果不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将被一票否决。就是说企业给普通职工涨工资,必须得到他们的首肯,否则就是违规。长期以来,劳资纠纷已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既能够预防、化解劳资纠纷,又能够消除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劳动带给我们一切,有劳动,才有回报,才有收获。我们用勤劳的双手,仓U造了美好的生活,也在创造着更美好的未来。因此,劳动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10.
永不褪色的劳动者——雷锋 雷锋是较早进入新中国教科书的一批人,他短短的一生都用来倡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一精神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姜菁 《职业》2007,(16)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涉及到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成千上万企业的权利维护和义务的履行。从各方的反映看,法律出台后如何实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此问题,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室主任王文珍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职业》199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摘登第八章职业培训第六十六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第六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大都与当事人未能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关。根据《劳动法》第三章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才算确立了劳动关系,才能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者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要使所签合同能够确保不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就必须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及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朱红利 《职业》2008,(15):97-98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的正式颁布是我国继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后又一部极为重要的立法.这部重要的法律,通过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职业》1994,(4)
依法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本刊评论员《劳动法》已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全国亿万劳动者多年期盼的一件大事。本刊这期摘登了《劳动法》中有关职业培训的第八章,供广大从事职业培训的同志及有关人员学习,...  相似文献   

16.
高级管理人员是我国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但是高管又具有特殊性,因而同时适用劳动法与公司法,两法在适用的过程中有竞合之处,但实务的疑难复杂又显示出公司管理人员适用劳动法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不同情形适用法律的竞合之处以及我国劳动法适用高级管理人员的立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黄河 《职业》2017,(33):114-116
劳动法史学是对国内外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律思想、劳动法学科等劳动法相关历史事实变化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有关影响的分析.本文所称"中国劳动法史学"是指中国学术界对国内外劳动法律制度的产生与演进、劳动法律思想的变迁与碰撞、劳动法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等劳动法相关历史事实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有关影响的分析.中国劳动法史学既是中国法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劳动法学不可或缺的模块.现有资料显示,中国劳动法史学诞生于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本文试从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和学术基础等多个角度来探求它的起源,既意在填补我国法史学领域的劳动法史学研究的空白,更期待为我国劳动法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精准导航.  相似文献   

18.
邢新民 《职业》2002,(3):35
《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对于这一规定,不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并不完全理解,因而在约定试用期时违反有关规定。那么,什么是试用期,它有什么作用,劳动合同中如何才能正确约定试用期呢?所谓试用期,又叫适应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目的是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考察,以决定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可以”二字表明,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而是协商条款,是否约定由劳…  相似文献   

19.
《职业》1995,(2)
抓鉴定促教学本刊评论员《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这就从国家基本法律的角度明确规定了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劳动者工作和退休期间的生活方式与收入状况。由于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的不同,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生命历程的具体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社会保险制度也相应地存在性别利益问题。与1997年的养老保险方案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