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生活品质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五大品质"。因而,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与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文章在对杭州城市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促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并就此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乔琼妹  杨纪伟 《城市》2014,(4):59-62
正一、引言对于城市而言,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其特色的最有力体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品质,还能给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当文化成为一种生产力,并能反映城市竞争力时,作为文化具体表现形式的文化遗产空间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遗产历史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最内在、最持久的本底要素,也是城  相似文献   

3.
何玉宏 《城市观察》2013,26(4):153-160
作为一种城市景观构成元素,宽马路和高架桥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巨大的体量急剧地改变着城市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城市风貌。片面追求"面子"也进而使得交通环境单调乏味甚至恶化,并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生活品质。论文在列举了宽马路与高架桥作为中国城市交通建设表征的弊端后,分析了导致中国城市交通环境现状的症结,指出:正是由于专注提高汽车交通效率的发展观和政府对于现代化城市形象的片面理解,才催生了以宽马路与高架桥为特征的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城市"怪态"现状。  相似文献   

4.
曹秀华 《公关世界》2010,(12):62-63
城市品牌,是一项伟大的运动。一个城市品牌的建设,不是一个市长、书记,或者某个市民的个体愿望,而是一个城市的整体意识,这样才真正能推动这项伟大的工程向前进。可喜的是,现在我们看到,大家对于城市品牌的关注,品牌意识觉醒正在中国的多数城市中兴起。  相似文献   

5.
陈为邦 《城市》2016,(7):3-4
随着一些地方区域性规划和城市群规划的开展,城市的功能定位问题成为这些区域性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这样,如何认识同一城市在不同规划中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问题。笔者以天津为例,比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对天津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描述的不同,认为,不同的规划具有不同性质、角度、视野和要求,不同的规划对于同一城市不同的功能定位,可以互相补充完善,一些大城市的城市性质,需要从国家和国际视野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改造是随着社区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快速扩张而出现的一个棘手的城市问题。它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且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的因素。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关注的大事之一。把城中村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管理科学的新兴城市社区,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培挺 《城市》2010,(7):67-70
当下世界城市的讨论是个热门话题。北京申奥成功时,中央就提出过北京“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要求,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世界城市便成为其下一个城市定位。北京提出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是情理之中的事,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理解世界城市,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也认为此问题必须研究透彻。本文将在简要述评专家们对此的重要论述后,以世界城市精神为突破口讨论宽容精神对于建设世界城市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红雁  陈清 《城市》2007,(11):70-73
一、城市设计导则的起缘 (一)城市设计的产生 18世纪下半叶,随着突飞猛进的世界工业化进程,城市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但随之产生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生活品质恶化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弊端,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威海城市定位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国 《城市》2008,(2):41-44
一、城市定位及其基本原则 城市定位是通过对城市资源、城市文脉、城市历史等内容进行梳理,按照惟一性、差异化等原则对城市的核心性资源进行挖掘的一个过程。通过城市定位找到城市的灵魂,并把城市的核心和灵魂放大,通过城市定位来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城市文化资本,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循环型城市社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伦敦,我的一个印象是,在这座城市里,到处是女王般仪表堂堂、高贵严肃又亲切和蔼的老同志。也有许多老妇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坦荡磊落。他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坦荡磊落,因为这个伟大的城市是他们建造的,是他们用青春为这座城市的辉煌奠基的。  相似文献   

11.
正说到城市品牌一般我们都会想到是旅游的开发,而不会想到一个城市的产业。用旅游托起一个城市的品牌是较为常见和传统的做法。而用产业来带动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或者说认识一个城市,这在当下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显得非常独特。产业能否带动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树立,通过这些年城市发展的走向与趋势,用产业特点承载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是完全可能的。"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将有约2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经历了滞后城镇化和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存量土地是可以利用的最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认真探索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的措施和办法,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看不见的城市》出版于1972年,是卡尔维诺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实际上是对于《马可·渡罗:簿记》以及马可·波罗来华历史的一次重写。通过马可的叙述以及.马可与忽必烈之间的对话展开关于城市的一个个想象.卡尔维诺认为他“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文中将从对城市的抒情、关于城市的幻象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著作进行浅显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城市休闲化是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实际状况,通过构建由公共基础、消费能力、产业能力和特色资源等4方面指标组成的城市休闲化质量测评体系,对我国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发展质量进行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质量测度与数据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休闲化质量在整体上处于较低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安敏  郭冬梅 《城市》2007,(1):63-66
一、引言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回顾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人类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通常是由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发展。在城市形成发展的初期,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形成单中心城市有利于城市规模经济的形成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因此,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总会在条件较好的区位首先发展起来一个经济中心作为增长极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城市由于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的巨大优势,吸引着区域内外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和信息等经济要素加速向其集中,  相似文献   

17.
“五水”是杭州的根和魂。杭州的城市特色应定为“温柔和谐的水上天城”。杭人追求的生活品质:直足于诗韵古都峥嵘水城基础上的“闲适、温馨、宜居、乐业、浪漫、灵动”。奋激如钱江潮,温情如西湖水,悠远如运河流,静穆如西溪幽,尽情享受水的恩泽,永远保持水的纯净。这就是西湖时代进向钱塘江时代的生活诉求。  相似文献   

18.
“五水”是杭州的根和魂。杭州的城市特色应定为“温柔和谐的水上天城”。杭人追求的生活品质:直足于诗韵古都峥嵘水城基础上的“闲适、温馨、宜居、乐业、浪漫、灵动”。奋激如钱江潮,温情如西湖水,悠远如运河流,静穆如西溪幽,尽情享受水的恩泽,永远保持水的纯净。这就是西湖时代进向钱塘江时代的生活诉求。  相似文献   

19.
STC是组建于北京的一个团体,致力于倡导在北京骑车出行。这个团体的成员强调自行车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世博会、游乐园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世博会素来被城市发展者视为制造经济发展奇迹、使城市旧貌换新颜的一个重要机遇。但如果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世博会对于一个城市的现实意义,也许就会发现,世博会就像是给城市下的一剂融合了交通拥挤和壮观奇景的猛药,好像给快餐上撒一把糖一样,只会让你觉得更饿。世博会是迪斯尼乐园的变形的自我,深入到潜藏在现代城市的陈词滥调的表层下,表现为一个平淡与新奇的花哨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