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城市发展反过来影响城市综合承载力状况,两者相互作用.笔者结合绿色城镇化内涵和要求对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由经济、资源及环境三方面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存在客观阀值区间,可利用各承载力阀值区间作为评价标准,用状态指数评价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限制因素,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2002,(1)
一、中国大城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设计如何进行中国大城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合?通常的做法是依据制定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原则,首先对城市社会系统进行“系统划分”,并结合系统的划分构建评价城市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型即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我们针对大城市的性质和特点,将中国大城市的社会发展划分为: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城市软实力概念与内涵的分析,构建了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软实力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澳门与大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软实力进行比较分析,以期针对澳门提出城市软实力的提升策略,推动澳门在大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严控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因而拥有相当的人口规模、较强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综合服务能力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入手,对其经济、社会功能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基础、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三方面构建了评价地区性中心城市的三级指标体系和中心性指数,并提出了相关的城市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晓琪 《城市观察》2021,74(4):42-56
全球标杆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建设全球标杆城市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加以推动和评价.现有关于全球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繁多,但多为西方主导,其国体、发展阶段和路径均与我国城市不同.本研究以体现国际惯例、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抓住全球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以打造全球标杆城市为目标,从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个维度,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81个具体指标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标杆城市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更注重抓住核心要素的引导作用,以期通过评价助力建设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的人居环境评价模型和分析模型,并以兰州城市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与比较分析,结果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笔者把城市发展质量界定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子系统间发展的协调性水平.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分为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和城市发展质量协调性评价.依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思路,笔者构建了包含经济、 社会、 文化、 环境和制度建设5个子系统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特征,选取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维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个要素、30项指标,构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健康评价指标转换为城市规划策略指标,构建了一套分层次、分系统的规划响应策略,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城乡规划实践技术的衔接,为通过规划调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与方法。以新疆库车县为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信可行。  相似文献   

9.
张海霞  邹娜  徐斌 《职业时空》2008,4(11):178-178
河北省作为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人口大省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设计河北省工业园区绿色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就是要进行绿色招商,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限制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环境管理差的企业进入,提升园区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工业园的生态化发展奠定基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郭敏 《交通与港航》2009,23(3):27-30
该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对交通建设项目的管理实践中,对交通建设项目指标体系的构成进行了初步探讨,描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结合交通建设项目实例介绍其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自然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当前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尚未建立系统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势必导致评价结论的偏差。本研究选取与用地布局和用地适宜性密切相关的空间化指标作为关键要素,运用PSR模型尝试构建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自然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选取重庆市北部新区为例,通过分析2003—2010年7年间该区的总体规划实施情况,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孟楠 《城市》2018,(8):70-79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遭到破坏必然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其指导城市建设,关系人民的福祉与民族的未来.笔者综合考虑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与生态文明建设特点,从经济发展、 资源能耗效率、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进步5个方面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计算结果,找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以评价结果为基础,给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晓玲 《城市》2016,(5):21-28
以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为特征的“新东北现象”是东北城市深层次问题的集中体现.只有东北城市全面转型,才能逐步化解潜在危机,使东北城市免于陷入衰退,对东北城市转型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价也就成为必须.已有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城市转型并不完全适用.东北城市转型指标体系重在评价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创新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三者是东北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建设能改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成果进行科学评测的方法体系,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指南,可为有关部门观察各地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提供依据。本文在梳理和比较全球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理解不一致,指标设置存在一定差异;指标数目较多,数据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指标缺乏前瞻性和导向性;反映城市信息化的指标过多,较少关注智慧城市建设效益和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  王贵成  冯军 《职业时空》2010,6(6):150-152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持续提高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基本保障。文章从多角度诠释了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初步构建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同时探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期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城市经济水平、城市居住条件水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选择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市人居环境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00~2007年的南京市数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南京市的人居环境水平处于稳定上升阶段,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从2000年的73.43%上升到2007年的88.47%,说明(1)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经济水平整体逐步上升; (2)南京市的城市居住条件水平呈现缓慢上升;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4)城市社会发展水平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7.
建设幸福城市正成为学术界的理论热点和地方政府的实践追求。探析幸福城市的内涵、意义和原则,从主客观两方面、多维度合理构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并科学拟定一、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和名称,据此设定规范有效的统计方法,对指标体系本身的合理性进行评测,最后探讨建设幸福城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杨姝琴 《城市观察》2014,34(6):166-177
以中心城市辐射理论为基础,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把广州与国内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广州存在高端产业辐射功能不足、科技创新带动能力不足、远程辐射功能弱等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增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政策与建议,如以产业升级强化辐射主体,以科技创新增强辐射动力和以区域合作扩展腹地空间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紧凑城市空间的基础上总结评述了紧凑城市测度的三类方法:空间形态特征测度法、多指标计量统计测度法和指标体系测度法,并选取城市空间紧凑度、公共交通可达性、能源资源利用率和社会可接受度作为评价因子,以指标体系测度法为基础,从城市外部形态紧凑度、内部形态紧凑度和城市效率三个层面上探讨了紧凑城市综合测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政府作为其投资主体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为提高政府对资金的利用效率,保证城市基础建设所需资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笔者在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从经济、 社会和环境3个维度建立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给出评价结果,以期为实现科学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