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与深邃见解,并在生活中吸收乡土文明的精髓;积极进取却又能心静如水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下经历的一种波折的人生,构成了孙犁人格的全部.而他的作品中谐和浪漫与现实的创作风格、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以及实现了乡土小说由冷峻伤愁到乐观豁达的转变,是孙犁小说独树一帜的奥秘所在.孙犁小说的这些特色给北国带来了一股"婉约"之风.  相似文献   

2.
孙犁具有浓厚的女性情结,善于描写水淀风光和女性人性之美。但在孙犁早期文学创作中,他宣扬的是英雄主义,凸显了浓厚的英雄情结,这一点,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人们看到的是带着白洋淀露珠的孙犁,没有看到裹着战争硝烟的孙犁;人们注重了孙犁水一样的阴柔,没有发现他带血的刚强。《荷花淀》创作是孙犁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文学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作家的自我发现,导致了荷花淀文学风格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孙犁前后期创作的主要特点入手,提出孙犁后期创作以散文、尤其是回忆性散文为主,回忆母题是其后期散文的主要特征。其后期散文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为“真”与“古”。“真”,即真实经历、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古”,即古文师承、古朴简约、古香古色;并对这些艺术特色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4.
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绝的文学家。孙犁小说的背景大多是民族解放战争和生产合作化运动,时代风雷激荡着作者的创作激情,他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展现了冀中平原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情景和凸现的人情美、人性美。他的小说如一首首长诗优雅而清丽。孙犁小说的诗意美,美在情感,美在意境,美在语言。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的风格与礼乐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文学史一般认为《西游记》的风格是幽默和诙谐,然而,风格应是作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中,而幽默和诙谐只能概括作品的艺术特色,不能概括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注意的是作品的形式而忽视了作品的内容。本文从分析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入手,通过对礼乐文化的发展变迁的历史考察,揭示了《西游记》的游戏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擅长白描手法的大师,那么,孙犁则是当代作家中运用白描手法的高手。他们的作品都以白描艺术为特色形成了为人们首肯心折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不仅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得心应手地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画廊,而且还对白描这一我国传统艺术手法作了理论上的总结。他认为,“‘白  相似文献   

7.
孙犁晚年把散文看作一门颇适合老年人经营的创作艺术,他的创作重心遂由小说而转向散文领域,并成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名大家。他的散文常常流露着对过去生活的缅怀情感,是晚境情怀与过去“经历物”相互交融的结晶。从审美倾向看,孙犁是一位追求纯正艺术趣味的传统型的文人。他的散文简炼朴实,追求用崇实的精神写文章,同时注重散文的理趣美、情韵美。因而,他的散文独标高格,显示了厚重的历史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8.
文字的漫画家——试评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有漫画的味道,这已成为公论。然而,论者的目光多集中在天翼小说的讲言上,而忽略了他小说创作过程中的其他方面。本文试图证实漫画式的创作手法渗透到他创作的各阶段,从而使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讽刺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孙犁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色。他的作品呈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对中国文学的优秀民族形式加以借鉴、吸收和创新。另外,孙犁创作的民族化特色还表现在他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上。  相似文献   

10.
谈到鲁迅杂文,一般都公认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这里很自然会引出一个问题:鲁迅杂文有没有鲜明的思想特色呢?我想:每一个真正成熟的作家,他的作品总会表现出一定的思想特色的。象鲁迅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而且不只是伟大作家,同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主要创作杂文是不会没有自己的鲜明的思想特色的。  相似文献   

11.
孙犁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色.他的作品呈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对中国文学的优秀民族形式加以借鉴、吸收和创新.另外,孙犁创作的民族化特色还表现在他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上.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孙犁影响变化的大致曲线:赵树理是解放区文学中影响最大的作家,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新时期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孙犁在六十年代以前的影响是不能和赵树理相比的,但他的影响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到新时期开始后达到最大。从这条曲线中可以看出,创作应当满足社会需要和反映人民心声、同时应当遵循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这几年蜚声文坛,影响日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打破了传统的小说创作程式,创作出一系列的散文化小说,在艺术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形成他独特的风格特色。他一反小说必须有一定的情节、向心的结构和中心人物的特点,追求艺术上的“淡”与“散”,既不求情节的曲折离奇,人生世态的大起大落,只  相似文献   

14.
孙犁是一位以小说名世的作家,写于四十年代的《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短篇小说及建国后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均确立了他作为一代名家的地位。然而,从骨子里说,孙犁却是一位散文家。他的小说不注重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而着意平凡生活场景的显现,带有明显的散文味;其散文则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散淡自如,浑然天成。与一些专事散文的作家相比,孙犁的散文数量不算太多,但质量较高,屡有精品。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新时期十年,孙犁全力以赴地从事散文创作,从又一个侧面展现了他的创作实绩,反映了新时期散文的水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5.
“文革”结束后,孙犁恢复了创作。但令人不解的是,作为“文革”受害者之一的孙犁在席卷整个文坛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汹涌浪潮中却成了远远独立的边缘人,且晚年孙犁的创作风格较之于青年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响孙犁创作的外在原因当然是时代风云的动荡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内在的重要原因则是抑郁症的纠缠。抑郁症反复发作的痛苦致使孙犁无法面对曾经的伤口。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上世纪90年代的孙犁更是陷于日夜整理旧籍的强迫症中,画地为牢,逃避现实,直至离世也未能走出曾经的阴影。  相似文献   

16.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孙犁与《红楼梦》的关系.第一,《红楼梦》对孙犁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第二,孙犁在"《红楼梦》批判"运动中的独特表现;第三,孙犁对《红楼梦》思想艺术特色的独到见解;第四,孙犁作品对《红楼梦》的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孙犁是一位十分严肃的作家.五十年初期,他在纵览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之后,辩证地指出,农村题材的创作,是‘五四’以来我国新文学的一个“光荣传统”,但是又指明它的“缺憾与不足”:其一“是对农村生活缺乏考察”;其二是“因为缺少考察,就只能依靠概念来写作”,孙犁所论当时创作中的弊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他在认识到这些问题后,极力在自己创作里戒免之,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来实现新的创造.鉴于进城后已与农村现实生活隔离,旧日的生活库存也难以应付今天的创新,为此,一九五二年初冬,他告别了大都市,回到童年时代曾经幻度过的河北省安国县的农村.  相似文献   

18.
<正>一、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独具一格,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深厚的诗歌价值。那么,李白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呢?李白的一生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李白在5岁到25岁时,他饱读诗书并在蜀中游历。李白在五岁时就跟随父亲来到了江油县,十五岁的他已经创作出许多诗篇。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年间,孙犁创作并出版了10种散文集。这批杰出的作品,奠定了孙犁一代文学大师的牢固地位。在这批作品的写作中,孙犁提出并实践了散文创作要以“理”取胜的观点,认为散文的生命在“理”而不在“诗”,确认了“理”在构成散文诸因素中的统领地位。这种对“理”的强调和表现,铸就了孙犁散文艺术突出的特质;同时,孙犁的语言也相应地达到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高级境界。虽然现在或许还不是孙犁的时代,但大师的散文艺术,定将在未来的文学史上,以其独具的美学品格而熠熠闪光。  相似文献   

20.
李志光 《源流》2012,(21):68-69
一个外形怪异,看起来极不规则的樟树根可以做什么?一个巴西花梨木做成的复古办公桌可以用艺术进行如何包装和升级?对普通人来说,这些都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然而,对萧社和来说,这些问题都如家常便饭,他的工作便是卖家具、"搞"艺术,他用艺术提升了自己的家具品位。8月10日,记者采访了萧社和,并参观了他一手创办的"大涌美术馆"。在美术馆里,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红木家具以及款式多样的艺术品,不禁有些疑惑:能让普通家具走进艺术的殿堂,萧社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