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现代高分辨雷达为雷达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相应的高分辨一维距离像具有易获取和处理的特点,同时还能够揭示出目标径向结构的分布特性,因而在目标识别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分析了基于一维距离像的雷达目标识别研究现状,包括一维距离像的模型、距离像特性分析、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分类器的设计方法等,并且指出了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目标识别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波成像雷达体制,是雷达成像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由于其成像是通过对距离向和方位向二维压缩实现,因此比普通雷达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线性调频步进信号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成像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步进频率信号对线性调频步进信号体制ISAR的相干干扰方法,以较小的功率干扰ISAR成像.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标散射中心理论,采用物理光学法模拟了小角度范围内宽频带目标后向频率响应序列,采用逆傅里叶变换获得了目标散射中心在径向距离的一维距离像,通过对成像结果比较和分析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地模拟出典型目标的一维距离像,为雷达目标识别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将射弹跳射线法和等效边缘电磁流法与线性调频信号雷达信号处理过程相结合的高频电磁散射算法,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计算复杂电大尺寸目标的大时宽带宽雷达回波信号.利用宽带雷达回波计算结果,获得了目标的一维距离像和二维ISAR成像,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双基地SAR距离徙动受发射和接收二维距离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取平移不变模式双基地SAR频率变标因子的新方法。该方法将距离徙动随二维距离的变化转化为随一维距离量的变化,然后通过合理的线性近似得到了不受距离参数影响的变标因子;在此基础上,将线性频率变标算法推广到了双基地SAR领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无线电摄像机是一种新型成像雷达,利用它可以获得目标的二维(距离-方位)微波图像[1]。通过目标二维(距离-方位)像与目标一维距离像的分析对比,指出了目标二维像应用于目标识别领域的优势。针对三种目标分别模拟了其相应的二维像与一维像,仿真识别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常用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大都采用正侧视带状成像的工作方式。斜侧视即斜视SAR,具有比正侧视SAR在实用上更灵活机动的优势。文中从实时成像和保持SAR高分辨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消除斜视SAR成像固有的方位距离耦合和减小方位高次相位对方位分辨力影响的预处理方法,以实现斜视SAR的高分辨力实时成像。  相似文献   

8.
针对Nyquist采样频率过高、硬件实现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欠采样的超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调制斜率和初始频率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互谱ESPRIT算法和余数定理对欠采样信号进行解模糊,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仍能较精确地估计超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调制斜率和初始频率。计算机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幂变换对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的特性影响.从类别可分性角度研究了高分辨距离像(HRRP)经幂变换后,其类内和类间相关系数变化情况以及对特征提取的性能影响.采用主分量分析法对原始HRRP和经过幂变换的HRRP进行特征提取,用提取后的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训练和学习.实验结果表明,幂变换减小了HRRP类内和类间相关系数的差别,进而影响特征提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步进频连续波,利用MTD滤波,通过时域、频域联合检测,研究了生命迹象探测的新方法,在检测到人体的同时,实现测距的目的。首先,基于人体微动模型建立步进频连续波生命迹象探测的回波模型;然后由回波得到距离像信息,划分距离门,经时域检测后,对有信号的距离门内距离峰值变化信息进行傅里叶变换;再通过MTD滤波,滤除静止目标的影响,经频域检测,即可检测到人体。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