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平板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考察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对处理效果、膜污染和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很低的有机负荷(MLSS可承受的TOC负荷为0.014 kg/(kg.d))下有机物去除率大于60%,NH4 -N去除率大于95%,浊度去除率约为92%,可维持30 d左右.平行实验显示,投加PAC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而对NH4 -N和浊度的去除无显著影响;投加PAC能有效减缓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使膜污染缓慢发展阶段的历时时间延长了一倍多,并使膜过滤污泥的凝胶极化阻力和总阻力分别减小40.5%和17.4%;另外投加PAC改变了污泥特性,是使系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生活污水进行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的研究,证明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可得到直接回用的优良水质.MBR工艺对有机物和NH4^ -N的去除是微生物和膜分离的共同结果,在较低的进水COD条件下,MBR工艺的污泥排放量趋于零.同时,化学清洗是解决膜污染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作为原水,考察了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不同溶解氧(DO)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试验条件控制在TN容积负荷为0.35 kgN/(m3*d)、HRT为6 h、SRT为30 d、pH为7~8、温度为25~28 ℃、C/N为9时: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0.6 mg/L条件下,可获得62.5%的NH+4 -N去除率、91.1%的反硝化率和58.3%的SND率;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条件下,可获得90.8%的NH+4-N去除率、90.4%的反硝化率和82.5%的SND率;在反应器DO的质量浓度为1.4 mg/L时,可获得93.3%的NH+4-N去除率、77.0%的反硝化率和72.1%的SND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玉米、土豆和番薯等蔬果类浸出液在景观水体原位生物修复中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蔬果类浸出液能促进水体中微生物生长,加快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添加10 m g/L的玉米浸出液,模拟废水中的COD最终去除率增加了12.37%,并且混合浸出液对微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单一组分。在景观水体的原位生物修复中,投加玉米-土豆混合浸出液,COD、NH3-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6.01%、8.05%和20.59%,取得了一定的生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氨氮、COD、难降解物质浓度高等特点,开发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脱氮-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技术,研究了不同单元的作用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其COD、BOD5、NH3-N、E 260(紫外260 nm处吸光度,代表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9.2%、87.2%、75.3%。  相似文献   

6.
采用酸性混凝+高级氧化+生物接触曝气系统处理红板(江西)线路板厂有机显影废水,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药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处理500mL显影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为4.0,10%的PAC的投加量为3.3mL,0.2%的PAM投加量为3.4mL,10%的FeSO4·7H2O的投加量为2.7mL,30%的H2O2投加量为0.72mL,10%的Na2S投加量为4.4mL,10%的LIME投加量为7.7mL,0.2%PAM投加量为4.6mL。将最佳工艺条件应用于工程实践,处理后废水COD的值降为75mg/L,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中COD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7.
以悬浮填料为生物载体的膜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行两个月表明,在投加悬浮填料的反应器内不需投入活性污泥.悬浮性生物量降低到1 g/L以下,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对膜组件的污染.与此同时,由于填料的投加,延迟了曝气气泡上升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氧的传质率和利用率,大大节省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处理成本.出水水质同常规MBR相比几乎没有差别,可以满足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双氧水协同降解印染废水,考察了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处理时间、H2O2浓度、pH值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H2 02协同降解印染废水的最佳条件是:对于300 ml的印染废水,pH值7.0,超声波频率为28 kHZ,功率为100 W,H202投加量为25 mM,处理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6%和72%.  相似文献   

9.
利用铁碳微电解对畜禽废水进行处理,以COD去除率为指标,对铁碳微电解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铁碳比1∶1,铁碳投加量为300 g/L,废水的pH为4.0,处理时间为90 min.在最优条件下,铁碳微电解对畜禽废水中COD、TN、TP及重金属Cu和Zn的去除率分别为23.9%、19.5%、68.2%、62.8和78.7%.经铁碳微电解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值从0.27升高至0.45,可生化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电解技术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电化学方法对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去除效果,并优化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电流密度、Cl-1浓度、极板对数等均对高浓度氨氮的电解处理效率有直接影响;综合考虑电耗、投加Cl-1量等经济因素和处理效果,其优化工艺参数为8A电流、NH+4与Cl-1的摩尔比为1:4、2对极板;此条件下氨氮的90min去除率为81.5%,电耗为63.6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陶瓷管载体内壁制成高岭土动态膜及动态膜对城市二级出水的过滤性能、动态膜的清洗和再生方法。实验中采用错流操作方式处理二级出水,结果表明,涂膜液中高岭土质量浓度在0.3~0.7g/L、涂制时间在10~37min时,成膜的水处理性能差别不大;跨膜压差对过滤有一定影响,当0.1~0.3MPa时,滤出液通量基本相同,但明显低于0.4MPa时滤出液通量;错流速度对过滤影响显著,速度愈大则滤出液通量愈大,错流速度在1~2m/s时出水通量比较稳定,动态膜对浊度的去除率基本上为100%,对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约为40%。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的复合氧化物Fe2O3-NiO-CeO2/γ-Al2O3为催化剂氧化降解酸性红B染料废水,考察了进水pH值、反应温度、氧化剂及催化剂用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90℃,进水pH为7,催化剂投入量2g(300mL废水),双氧水用量18mL时,酸性红B的COD去除率可达到87.6%。  相似文献   

13.
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污染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MBR)工程化应用的瓶颈。针对现有MBR存在的缺点,本文提出了新型的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并介绍了HMBR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悬浮颗粒物在膜表面的沉积条件,从流体力学、微生物学、水处理工艺学、亚微观动力学等方面对HMBR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表明颗粒填料可以有效地减缓膜污染和提高膜生物反应器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生活垃圾主要以卫生填埋为主,但由于降雨、径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填埋垃圾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COD含量普遍较高,所以研究渗滤液中COD的去除,对渗滤液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近几年国内外渗滤液中COD去除方法的特点,总结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国内垃圾渗滤液中COD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中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工艺特点,分析了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状态的因素:曝气强度、 有机负荷、污泥龄( 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溶液pH、水温以及污泥浓度等。认为该种新型生物反应器具有处理效 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体积小、运行管理简单的优点,且易与其他预处理方法结合实现自动控制,大大提高工业废 水处理的效率,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分析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的膜的生产成本较高、 使用寿命较短、更换膜组件费用较高等问题,提出膜材料改性、与料液预处理技术有效结合、探索优化操作参数等方面是 今后研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山梨酸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梨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废水可生化性差,但是,在经过一定处理后的废水则具有可生性.用生物氧化法对高浓度山梨酸工业废水进行了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91.3%,废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低压纳滤膜法回用乳制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水回用为目的,研究了低压纳滤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工艺,系统地讨论了操作压力、进料流量、pH值、料液浓度、运行时间、浓缩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查了纳滤膜对废水的COD、浊度和SS的去除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纳滤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最佳操作压力1.3 M Pa,进料流量28 L/m in,pH值为7.经纳滤膜处理后出水的COD为12.17 m g/L,浊度和SS均检测不到.因此,该出水可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回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内蒙地区某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为水样,在分析二级出水各项水质指标的基础上,参照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确定了污水回用工艺流程,并对混凝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处理对浊度、CODCr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最大分别可以达到68.5%和30.7%,而对氨氮的去除率最大可达7.3%,需进一步强化后续过滤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