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常务副县长     
史生荣  山日 《决策》2004,(7):62-63
常务副县长于光汉刚进办公室。就碰到地毯厂的工人来上访。于光汉分管工业和交通,县里也没什么工业,以前就数地毯厂最大最强,但说垮台就一年不如一年了。这两年就完全停了产。地毯厂有三百多工人。厂子一垮,这三百多人怎么办,就成了全县头疼的大事,厂里的工人已经来闹过两次了,闹一次只能给解决一点工资。根本问题始终没法解决。  相似文献   

2.
史生荣  白苓 《领导科学》2004,(16):52-54
三 塬县 常 务副 县 长 于光 汉 分 管工 业和 交通 。 三塬 县 是 国家 级 贫 困县 ,县 里也 没什 么 工业 ,以前 就 数 地毯 厂最 大最 强 ,但 这 两 年已 完 全 停产 了, 厂里 的 三百 多 工 人怎 么 办 就成 了令 全县 头 疼的 大事 。 这 天,于光 汉 刚进 办 公 室 不久 ,楼 下突 然人 声 嘈杂 , 地 毯厂 的 职 工又 闹事 来了 。 于光 汉 拨 通了 县 长 毛富 成的 手机 ,说 了 闹事 的情 况 。毛 县长 说他 有事 回 不来 , 要 于光 汉 给 县委 牛书 记汇 报 一下 , 看 牛书 记 怎 么说 。拨 通 牛书 记的 电 话,简 单 说了 一下 事 情…  相似文献   

3.
<正>1957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登上沿京广铁路南下的列车。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对1956年下半年以来某些地区出现的工人、农民、学生"闹事"问题(即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群体性事件")进行调研。他要好好地研究一下他们为什么闹事,如何才能使他们不闹或少闹,对那些闹事群众究竟要采取什么政策。一到河南新乡,刘少奇一行就听说该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法官遇到了难题。法官任职二十八年来第一次遇到了难题。其实案情并不算复杂,结婚七年的夫妻出现分歧,协议离婚不成后闹上了法庭。男人说:女人缺少情趣无端猜疑,且没事生事,这日子没法过。  相似文献   

5.
卞康 《领导科学》2003,(7):38-39
抗战时期,郭沫若总结李自成进北京时因骄傲而犯了种种错误最终很快失败的历史教训,写下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毛泽东非常重视这篇文章,他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这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2008,(8):129-129
Oris——是欧洲凯尔特语小河的意思,同时也是靠近瑞士西北部Holstein(赫斯坦)的一个村庄。1904年,Paul Cattin和Georges Christian两人在Holstein建立了ORIS表厂在这个众多名表汇集的侏罗山区,Oris就靠着二十四名员工开始了日后影响深远的制表工业,其后的六年,员工陆续增加到三百名,表厂也多扩充了十个分厂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在1925年有了自己的电镀厂从此ORIS就专精于制造价格不高、但品质良好的手表。  相似文献   

7.
明武宗治吏     
正若说大明王朝三百年来哪个皇帝最荒唐、最没谱,估计人们想都不用想,脱口就会出来,非明武宗朱厚照莫属。不过,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愚者千虑,还终有一得呢!因此,就算再浑的人一辈子也会有一两次明白的时候,朱厚照教育吏部尚书这件事就堪称英明之举!这一天,朱大皇帝对于以往所玩的那些把戏似乎都有些厌倦了,最能揣摩他心思让他高兴的太监也没能唤起他的兴致。百  相似文献   

8.
蔡良基 《领导文萃》2008,(21):150-151
法官遇到了难题。法官任职二十八年来第一次遇到了难题。 其实案情并不算复杂。结婚七年的夫妻出现分歧,协议离婚不成后闹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9.
正作家贾平凹推崇:"话有三说,巧说为佳。"这与先贤所求不谋而合。我国已故著名美学家冯文潜先生,生前处处留意探求语言艺术。早年他曾向人讲过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次他去赶集,走到一个卖陶器的摊子前,想买把夜壶,挑了又挑,都嫌太大,就对这位陶器工人说:"好是好,就是嫌大了。"这个工人如果不懂交流忌讳和语言美,便会说:"大是大,小便装得多啊!"这就粗鲁不雅了。他应  相似文献   

10.
李北陵 《领导文萃》2008,(17):36-37
近日。深圳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一语醒世:不要把罢工看得太敏感。王同信的话显然有针对性,近期,深圳就接连发生两起罢工事件:深圳福田区一家港资电子厂的工人,因不愿随厂搬迁,离职又对厂方工资补偿不满意,于是以“打卡不干活”抗议。之后,盐田港国际码头公司的工人要求提高待遇并建立工会,未果后300多吊车司机采取行动,致使上万货柜滞留。两次事件,工会都如局外人般,和政府部门一起奉命“介入协调”。而媒体报道也以“打卡不干活”、“停工”的模糊语言,来回避罢工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时,提出了自己的异化概念。马克思把工人创造出来的产品反过来称为统治、奴役工人的一种异己力量的现象,称为劳动的异化。被迫的劳动本身就成了一种异己的东西,它把工人降低为一般动物,这意味着人的本质的丧失。处于异化状态中的劳动者越来越贫困,而资本家却越来越富裕,导致劳动与资本矛盾的激化,结果必然会造成私有财产关系的灭亡。改变异化劳动这个经济事实,必须把工人当成社会的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努力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预言:智力资本是公司最值钱的财富。我国7000多万技术工人是企业宝贵的智力资本,是中国未来工业崛起的“脊梁”。然而,7000万技术工人只占全国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中级技术工人又占技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两个“三分之一”与世界发达国家技工水平相比,差距甚远,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此,许多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有识之上大声疾呼:让技工队伍健壮起来。天津市曾对24个局27万名技术工人作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级技师占0.19%,高级工占1.8%,中级工占26%,初级工占32%,学徒工和未进行技术等级…  相似文献   

13.
本月20—21日两天,西部地区首届“Chiwan Chain 2010两岸连锁体系创新高峰论坛”在成都市城市名人酒店举办。本次活动是辛亥革命百年来,西部第一次,以“Chiwan”名义举办的“连锁化经营与信息科技应用”综合性高峰论坛。两岸三百多家知名企业、五百多位企业界总经理、领袖精英共聚一堂,分享企业如何做强做大以及连锁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并期待两岸企业能够具体合作,共同成功打造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两则新闻令人眼前一亮:一是上海电力市区供电公司在岗位序列中设立了“首席工人”,59名一线工人获此殊荣,“首席”这顶令人羡慕的桂冠史无前例的戴到了一线工人头上;二是河南洛阳中国一拖集团锻造厂,在厂区为两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优秀技术工人树起了铜像。“首席工人”和为工人塑像,体现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向: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工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中青年人愿意当工人的越来越少,当了工人也不愿钻研技术,而是一心想赶快考个文凭转成干部;就连不少独挡…  相似文献   

15.
李颖杰 《领导科学》2007,(21):48-49
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此文一刊发便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亲自致函郭沫若,与其共商党在即将胜利后的戒骄和防腐问题.毛泽东在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6.
当干部的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想事儿,这才能解决问题从7月初起,重庆市组织机关和区县数千名干部“大下访”,集中处理群众上访信件,两个多月就解决了13000多件长期悬空、久拖不决的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6,(2):46-46
遗嘱一名德国工人向公证员口述遗嘱。“我死后,尸体要火化。”“骨灰怎么办?”“您把它们送到税务局,在标签上写:现在他全归你们了!”麻烦乔治一大早打电话给科长:“科长,今天我要晚点才能来上班,我家里有点小麻烦。”“是什么麻烦啊?”“我妻子丢了100块钱,她正在找呢。”“那你为什么必须要呆在那儿呢?”“因为我正踩在这钱上呢。”多子女家庭火车包厢里进来一位太太和六个孩子。孩子又叫又闹,又推又打。坐同一个包厢的一名旅客挺不高兴地说:“出门旅行的时候,起码要把一半子女留在家里……”“我正是这样做的。”太太叹了口气说。人才难…  相似文献   

18.
无声的马屁     
<正>武明已经是第三次来某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办公室了,前两次,武明都没有来得及报上姓名,只是刚说自己是铝合金门窗厂的业务员,经理就声称有事,借口离开。这一次,如果经理再不理会他,三栋楼的铝合金门窗可就真的泡汤了。  相似文献   

19.
翻开历史,可以发现,四川三次产业园区会议都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召开.第一次是在2008年11月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第二次是在2010年7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的关键时刻,这一次是在四川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的关键时刻. 园区会议让全省上下形成共识,抓园区就是抓产业发展,抓园区就是抓住工业强省产业兴省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20.
李自良 《领导文萃》2014,(16):72-75
正4月30日,五一劳动节的前一天,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前往省信访局接待上访群众,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现场答复,或交办调查,或协调解决,一天共接待15批次30多名上访群众,"在信访局上了一天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全程跟踪采访,记录了当天接访处理的四个案例。小事也要解决好上午9时30分许,秦光荣来到省信访局接待大厅随机接访。面对上访群众,秦光荣说:"你们不要把我当作省委书记,就把我当朋友,有什么事尽管说。"第一位上访人田智顺,是昆明市塑料五厂的待岗工人。田智顺反映,他们一批待岗工人给厂里交了养老保险,但2010年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