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国际社会推进碳减排的大趋势下,我国也面临较大压力。通过对国外碳减排发展机制的梳理,笔者将碳减排机制归纳为两个大类,即促进技术创新的法律约束、政策引导和系统的市场机制安排。从经济学角度看,节能减排的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关键在于能否改变低效率配置资源和环境的利益链条,建立起低碳经济发展的利益机制。总体分析,政府应确立制度提供者的角色,系统构建我国碳减排基本政策体系,包括适时开征碳税、对碳减排项目进行补贴与扶持、推进碳减排技术发展,并可借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经验,在近期重点发展碳排放市场交易。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方式配置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由高碳型增长向低碳化发展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5,(5):64-71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探索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成为中国破除能源、资源、环境瓶颈,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目前世界各国已建立了EU ETS、CCX和NSW GGAS等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机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起步较晚,还存在法律基础薄弱、管制对象不明、交易市场分散、金融机构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完善的法律体系、合理的碳权分配、良好的交易模式、完备的金融产品来推动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它要求人类社会改变那种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我国在面临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人口众多、环境容量有限的客观现实,不得不力求实现低碳发展。这一举措既是树立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近些年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低碳法案,为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目前我国有关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散见于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中,低碳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及相关制度缺失的现象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低碳发展的效果和进程。我国亟须出台专门的低碳发展促进法,构建包括低碳发展规划制度、(企业)项目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制度、低碳产业目录和退出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制度、碳排放目标责任制度、低碳教育制度等在内的系统的低碳发展制度体系,以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公民树立低碳理念、塑造低碳文化、建设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4.
田原  孙慧 《求是学刊》2016,(4):58-64
研究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我国实现2030年碳减排行动目标以及积极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加快产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究了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并构建了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驱动—阻碍"作用机制模型,最后提出促进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史丹  史可寒 《国外社会科学》2023,(4):95-120+243-244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语言”。探索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保持战略主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指出,减碳目标方面,中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加大减碳政策力度,以确保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通过加速绿色投资、充分发掘绿色消费潜力,缓解碳约束趋紧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经济转型方面,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实现“相对脱钩”,但未实现“绝对脱钩”,需要警惕“相对脱钩”可能引起的管控放松。能源转型方面,能源结构呈清洁化趋势,但新能源消纳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支撑不足制约了能源战略的推进。影响因素方面,人口、经济、技术和能源等要素的作用机制复杂且存在较强的区域异质性,在制度设计时应当因地制宜。政策工具方面,一是要提高碳市场定价效率,增强碳市场有效性;二是尽快开展碳税试点工作,形成对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同时应对欧美国家“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消费将是我国未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污染、高排放难题,单靠转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村实行低碳消费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方式的现状不利于低碳消费方式的开展,实现低碳消费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农户收入水平不高;农户低碳消费观念薄弱;农村低碳消费领域资金支持不足,缺乏制度保障与引导。就此,农村居民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主要路径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大新能源、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活用能效率;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与治理,提高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广泛宣传低碳消费观念,提高村民的低碳意识。针对农村低碳消费属于新兴的理念,需要政府相关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建议可实行以下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新型环保能源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大力倡导并扶持农村低碳生活;建立健全低碳消费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开展鼓励低碳消费的农村消费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7.
低碳技术创新的意义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可达 《探求》2011,(2):68-73
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中国在低碳技术创新中处于不利地位,低碳技术创新存在一系列瓶颈。必须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完善低碳技术政策、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培育低碳技术人才、取得重点技术突破等方面选择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是促进竞争的法律,是经济宪法。中国反垄断法应当从中国实际出发,初步确立市场支配地位规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制度,以体现法律的稳定性和导向性。基本概念包括经营者的概念、特定市场的概念、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基本制度包括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度、兼并审查制度、禁止滥用知识产权制度、执法机关和执法体制、法律救济和制裁制度等。通过上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制度初步构建中国反垄断法律体系的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及碳排放评价方法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低碳经济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碳排放定量分析评价两方面进行系统回顾与逻辑梳理,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气候变暖形势下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整合区域发展特色、链接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层面的低碳城市规划将成为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碳排放定量分析评价中,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显著因素;碳排放情景分析结果各异,但对制定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叉;当前基于能源消费水平的碳排放评价仍有待深入讨论;亟须探索适合城市层面系统的碳排放评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兰 《创新》2010,4(4):15-18,33
2003年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响应,一些发达国家采取积极的战略策略和政策措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这些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倡导公众广泛参与以及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低碳经济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碳经济的超越.但是,由于低碳经济利于环保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其初始状态是"利他不利己"的,所以难以依靠企业伦理自觉,需要法律规制,将低碳经济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契舍也需要法律的调节.低碳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应该包括清洁发展制度、"公共物品法益"保护制度、低碳能源制度、能效标志制度、低碳消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我国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是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结合国际环境,我国必须立足国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道路.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法律建设与制度创新,进行积极政策引导,完善宏观管理体制;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技术转让;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低碳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还需要企业向低碳型转化和公民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3.
德国在低碳循环经济领域及法制保障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低碳循环经济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体系,使德国的低碳循环经济法律可以良好运行.我国在低碳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方面,尚存在法律法规具体实施的操作性规定较少问题;覆盖面相对狭窄,对于自然资源的低碳再利用缺乏具体规定,立法的速度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等问题.我国应借鉴德国的经验,制定<低碳循环经济法>作为低碳循环经济领域的核心和指导性法律,建立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完美迪氏指数分解(LMDI)将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为技术、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四个因素,结合东北地区碳排放相关数据对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驱动效应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是促使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效应是导致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碳排放强度变化的驱动类型为两因素主导型,其中能源消费结构因素和能源强度因素的驱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经历了环境污染和公害问题后,近年来日本积极构建"低碳"、"循环型"和"与自然共存"社会,并于2000年正式实施《绿色消费法》,进一步完善了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日本在推进绿色消费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以法律为基础,财政、税收、采购和激励等政策相结合的绿色消费制度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绿色消费的理念演进和制度构建,对中国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城市化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低碳城市的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城市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转变居民消费观念,不仅可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而且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对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对国内有关低碳城市发展的研究理论进行总结,比较分析国内外低碳城市发展的实践,研究低碳城市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排放领域与低碳城市的形态,试图探索低碳城市发展的可能途径和可行方案,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绿色信贷、为碳交易提供中介服务等方面,与成熟市场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对于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上,建议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联合推动的方式积极发展碳金融业务,大力推进碳金融产品,积极开展创新担保模式、融资租赁业务、低碳产业保理业务,着眼于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权定价制度的建设,积极投身于碳排放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建设,进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施低碳经济的方法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问题出发,探索了低碳经济的运行体系及其机制,包括市场准入机制、竞争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整合机制、价格机制、金融机制、奖惩机制和贸易机制,以便将节能减排的外部性转变为企业成本的内部化,进而提高低碳经济的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9.
叶榅平 《学术交流》2023,(11):84-100
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然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绿色消费价值认同尚未形成、促进绿色消费策略和工具选择受到多种因素干扰、绿色消费法制保障滞后等都不利于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应弥补现有绿色消费法制的不足和短板,以法制手段促进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法治策略上,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塑多元主体的价值理念,以生态友好型消费群体育成为核心,从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实现政府与市场、政策与法律、公法与私法协同共治。在法制路径上,应以绿色生活方式塑造为导向,制定“绿色消费促进法”,完善以《环境保护法》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落实《民法典》规定的绿色原则,规定绿色消费义务,完善绿色消费法律实施机制,助推和保障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储备已明显超过合理规模,并面临着汇率风险、投资风险、通胀风险等诸多安全挑战。实质上,“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制度是导致外汇储备高企困境的根本原因。建立科学的外汇储备投资管理法律制度,将成为中国缓释外汇储备激增压力、确保外汇储备资产安全的有效出路。但是,中国现行外汇储备投资法律制度尚有诸多不足。外汇储备管理权属重叠、外汇储备投资主体设置不完善、外汇投资运营监督制度阙如等制度困境都亟待破解。未来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法律完善中,建议推行战略性投资政策、制定专门化储备投资立法、实行多元化投资方式、奉行“藏汇于民”的外汇持有制度、寻求国际化储备安全机制,以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