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玫瑰门》是铁凝后期小说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在铁凝的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小说刻画了眉眉这个儿童形象,通过这个儿童形象的设置,铁凝将她要揭示的复杂又充满争斗的成人世界从一个孩子的眼睛中推了出来。儿童视角的成功运用是铁凝小说一个成功的设置,在儿童的观察角度中,读者能够体验到曾经熟悉但是如今又有些不同的异化了的成人世界,进而反观生活与社会,反观人性,反观自身灵魂。这是铁凝儿童视角设置的意义,也为她的创作扩展了新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2.
铁凝是一位女性写作最纯粹的作家,她善于利用经验,展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人物,关注强势社会生活对弱势个人命运的制约,以及人生困境中个人的抗争与无奈,侧重个人空间被损害后的残缺性,人物真诚坦荡,看重情义,人物悲剧多是命运悲剧。铁凝小说的人物表现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女性生存的真实境况与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
从铁凝小说诗性与智性的小说语言策略出发,探索了铁凝的小说在叙事策略上始终坚持着自己独有的生命体验,其叙事策略体现在诗性描写与智性幽默两方面。铁凝将诗性因子融入小说创作,将营造氛围、铺设情调提高到文本的核心与精髓,在散淡的故事和模糊的人物身上寻找生命的意义,使其小说具有了明显的诗化倾向;智性幽默是铁凝对生命感悟的另一种方式,在情节设置上她采用一种适度的夸张,使小说获得了荒诞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当代女作家铁凝的小说文本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香雪时期、玫瑰门时期和大浴女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贯穿在铁凝的文学创作历程中,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存在本质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5.
铁凝在《玫瑰门》中塑造了姑爸、竹西、司漪汶、苏眉四位典型女性形象,她将这些女性放置在与男性的不断周旋中,来展示她们的苦难生活,从而揭示出女性由身体觉醒到灵魂觉醒从而完成自我觉醒的艰辛历程。同时,以苏眉为代表,女性开始有意识地争取自我的解放,在苏眉身上,可以看到铁凝对女性实现自我解放可能性的有益探寻。  相似文献   

6.
《永远有多远》是铁凝笔下暖色调却又颇具悲剧色彩的小说,塑造了一个传统意义下善良、仁义的北京胡同里的一个普通女性形象。铁凝为主人公选取了一个破有寓意的名字——白大省,这一名字本身显示了铁凝作为女性的自省,同时也对这个为爱生存地卑微女子的生存方式进行质询。  相似文献   

7.
女作家铁凝以善于挖掘女性的心理意识,以及对女性世界生存状态和整体命运的深入勘探而著称。从她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可以看出,铁凝笔下的女性生命之旅具有悲剧命运的轮回性,女性类型具有更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是单面的,而是复合的.铁凝的作品展示了对中华大地上女性生命本相与生存状态的独特体验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欣的都市小说大都取材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都市小说,在灵与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揭示世态人情。她的笔,一直在关注着都市各个阶层,主要是白领阶层的女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张欣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指出了她在描写都市女性形象时表现出的现代与传统的纠葛,及其对特定阶段女性思想和情感的独特把握。  相似文献   

9.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伍尔夫是20世纪初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她的意识流小说试验中塑造了多位女性艺术家形象,这些女性艺术家形象普遍反映出女性在从事艺术创作时面临着父权文化的压制和艺术接受障碍的问题,伍尔夫在其小说文论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并试图为女性艺术家们的创作寻找出路。她笔下的女性艺术家形象在其小说人物形象中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以丰富的层次呈现真实情感的女性世界,是连接其小说实践与小说理论的纽带之一,从其入手必然可以为伍尔夫小说与文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铁凝小说中体现着她的生命美学观与性别意识,同时在生命美学视域下其性别意识有着显明的嬗变轨迹。20世纪80年代的萌发期,铁凝展现女性自然的生命之美;90年代前后的发展期,凸显女性强烈的性别意识与生命需求;新世纪前后的深化期,表现着超越性别的生命意识。同时,嬗变原因在于个体生命意识与性别意识的互认相长,社会集体意识与性别意识的变化影响以及女性作品的互证促进性别意识的发展。铁凝小说性别意识的变化凸显着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与张扬,梳理其性别意识的嬗变表征及深层原因,对研究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创作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生命与性别主题的探讨,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具有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之一,铁凝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爱、悲悯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用汉字重现女性生活的本真状态,以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探索两性之间的关系,所以铁凝早期文本对女性命运进行艰苦探索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展现了一幅别开生面“男性真相图”。  相似文献   

12.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具有深沉的哲学思辨能力和艺术欣赏力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是丰富而变化的,从早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写实到中后期的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及现代因素的现实主义风格,从对童年故乡农村生活的描写到对复杂城市中产阶级社会生活及矛盾的刻画,从单纯的外貌描写到描写复杂的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等等。但她的创作有一个主题始终未变,那就是小说中对伦理道德的关注与诠释。并与女性文学结合,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对道德主题的探索对女权主义文学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女性伦理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性、预见性的,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女性作家。  相似文献   

13.
文夕小说中塑造的“二奶”女性形象在 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中具有某种原创性。在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上 ,她的小说也显示出独特的视角与别样的深度。此外 ,文夕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值得评说  相似文献   

14.
探析了铁凝小说的个人风格,并结合她的大量作品.从人能面对的物质生存条件、价值沦陷及自我个性迷失、传统文化对人的重压,人们精神信仰的存亡,人性丧失五个方面,剖析了铁凝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从而论述了铁凝作品的现实性、历史性.  相似文献   

15.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创作力的女作家,也是一位有着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以独特的方式书写女性,呈现出在历史和现实情境中,在男权意志操纵下女性的真实生命本相和生存图景.这些小说里的女性所遭遇的悲剧,不仅来源于畸形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乱,更来源于男权社会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对她们的戕害.同时,铁凝对两性关系的悲剧性书写,显现出当下女性生活的真实情境,而这种对爱情神话的颠覆无疑构成了对宏大叙事、男性权威话语的冲击和消解.  相似文献   

16.
《玫瑰门》、《大浴女》、《笨花》为铁凝创作成熟期的作品,铁凝将三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置于不断变幻着的历史场景之中,展示女性与他人、女性与社会以及女性个体与历史、文化、民族间的内在联系与纠葛,使这三部小说具有女性成长史的意味。三部小说如同女性成长三部曲,展示了女性从深陷生存和精神双重困境无法自拔到最终走出自身窘境、获得女性身份和社会身份双重认同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7.
陈玉霞是20世纪小说创作"女性话语"成员之一。她在描写社会变革、时代风云时,总从女性自我支点洞察社会,绘出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科技女知识分子形象。她在揭示知识女性气质时,对女性生存的大环境,做耐人寻味的描绘。女性爱情追求和选择是陈玉霞的重要关注对象。她着力塑造集传统美德与现代风采于一身的新型女性形象,对女性命运进行反复咏唱、叠唱。  相似文献   

18.
铁凝的小说创作风格差异是很大的,她以她的创作审视着人类种种历史和社会现象。从初涉文坛时的清纯无邪文笔,到成熟老到的《玫瑰门》,铁凝的创作经历着心灵的历炼。本文通过对她不同时期作品的考察,探寻她创作的心路历程,说明她是如何实现现实与追求和谐的。  相似文献   

19.
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的互渗——铁凝小说的风格特征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喜剧因素的互渗是铁凝小说的风格特征之一。这与铁凝对幽默的独特理解有密切关系。她主要通过反讽和荒诞手法制造喜剧性效果,但在喜剧的背后却渗透着强烈的悲剧性。因此,喜剧品格和悲剧精神在铁凝小说中实现了统一。这包含了铁凝对生活本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标志着铁凝对喜剧观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威拉·凯瑟作为美国小说史上一位主要的作家,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威拉·凯瑟的小说是伴随着她笔下成熟女性形象及边正发展题材的故事而逐渐走向完善的。威拉·凯瑟的小说反映了她对于美国女性文化的一种渴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