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OECD行业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3.1),编制了中国2005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利用所编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规模。结果表明,中国2005年对外贸易出口隐含碳21.48亿吨,约占碳排放总量的38.8%;进口隐含碳16.81亿吨,相当于碳排放总量的30.4%;碳排放贸易余额4.67亿吨,为碳排放总量的8.4%。与之相比,利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测算结果受到"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该效应占到出口碳排放量的20%,反映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在分析对外贸易隐含碳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垂直专业化下的投入产出模型及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中国与日本贸易总“隐含碳”、行业“隐含碳”的排放情况,重点研究了进口中间产品“隐含碳”排放的结构变化,并与改进的投入产出法计算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是净“隐含碳”出口国,中国在碳排放责任分担与利润间存在不平衡现象.两种方法计算的中国从日本进口“隐含碳”差距悬殊,主要体现在进口加工再出口部分.对两种方法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垂直专业化下的计算更能真实反映中国加工贸易产生的碳排放.同时,进料加工逐渐改变着中日贸易“隐含碳”的结构性排放,这种进料加工主要集中于金属压延,焦炭、精炼石油及核燃料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初级制品行业中,对电气、光学设备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仍然以来料加工为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行业能源消费数据,从区域出口产品的角度,测算浙江出口贸易中各行业的直接碳排放与隐含碳排放,按所设定的二个等级的碳关税税率,分行业计算出口碳成本率,并与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利税率相比较,发现浙江纺织业与服装皮革羽绒及制品业出口耗用了大量的碳排放而产生的收益较低,而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与烟草加工业出口的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和欧盟居民消费中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的隐含CO2排放总量为25.09亿吨,2005年欧盟25国居民消费的隐含CO2排放总量为46.1亿吨,居民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中国与欧盟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差异由两个地区在人口、人均消费数量、消费结构和单位消费碳排放四个方面的差异共同决定。未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消费结构的升级都将导致更多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碳强度学习曲线模型,测算2000—2020年中国制造业27个部门的碳强度学习曲线,估算27个部门的碳减排潜力,并对27个部门的碳强度降低潜力进行预测。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已于2014年碳达峰,达峰碳排放量为39.458亿吨;(2)27个部门中,23个部门可以通过提高人均总产值降低其碳强度,14个部门可以通过降低其占制造业总产值份额来降低其碳强度;(3)到2030年,在基准情景和规划情景下,中国制造业碳强度降低潜力分别为34.69%和36.60%,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4.23亿吨和20.66亿吨;(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6个部门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将在制造业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潘安 《统计研究》2018,35(1):53-64
本文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下,采用WIOD提供数据计算与分析了在GVC视角下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讨论了GVC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GVC视角下中美贸易的出口隐含碳排放主要来自出口国内碳排放,进口国在消费者责任原则下承担主要的碳排放责任;中国在与美国贸易中主要处于碳排放转出地位,但碳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参与GVC分工是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出现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是中国调整出口隐含碳排放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与GVC视角下的计算结果相比,基于MRIO模型的计算结果高估了中国出口隐含碳、碳排放转移规模以及碳贸易条件指数的实际水平。本文的创新在于将总贸易核算法应用到对外贸易隐含碳的研究领域,改进了传统对外贸易隐含碳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更为全面地分析贸易隐含碳排放特征及其碳排放责任。  相似文献   

7.
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在1995-2012年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组成部分,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技术进步总体及各组成部分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短期内影响效果不显著;对于技术进步的各组成部分,短期来看,科技进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作用并不显著,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效率显著降低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我 国各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并将其引入到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当中,再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将外部 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剔除,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水平。实证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整体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且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隐含碳排放效率水平差 异显著。根据第三阶段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历年均值的聚类分析可知,农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处于高等效率水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煤炭采选业等处于中等效率 水平,而资源依赖、创新能力较差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处于低等效率水平。外部环境对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 放效率影响显著,影响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交叉型”“重合型”和“平行型”。 “交叉型”产业部门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先提升后抑制;“重合型”产业部门主要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外部环境 对其影响甚微;“平行型”产业部门主要以资源型行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就具体行业而定。  相似文献   

9.
在评价制造业绩效时,环境因素是一个要考虑的影响因子。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选取陕西省不同要素密集行业2005—2011年数据,比较了考虑环境因素和不考虑环境因素两种情形下的陕西省制造业绩效。研究发现,考虑CO2排放后制造业在生产前沿上的行业数目减少,陕西省制造业的整体绩效不高且规模收益总体上呈递减趋势;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平均绩效最高,主要是技术进步较快所致,劳动密集型行业绩效主要依赖规模效率变化的推动,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绩效的"追赶效应"最为明显;大多数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出技术退步趋势,"前沿面移动效应"不明显,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投入结构有待优化,技术进步缓慢。针对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电能源链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系数计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我国煤电高污染的行业背景和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文章应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煤电能源链的碳排放计量总模型和各环节的子计量模型,进而通过详细计算得出了我国燃煤电厂单位发电量引致的子环节 当量排放及煤电能源链 当量的总排放数据,对比发现了燃煤发电环节为我国煤电能源链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环节,最后对各环节的排放结果作出了综合评价与解释。研究对增进了解我国煤电能源链各单元过程温室气体的产生来源和大小,明晰减排调控的重点方向,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低碳化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机会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很多人归因于认识的局限性,这起源于传统的决定论思想.科学的进步已经揭示了某些不确定现象的绝对性和客观性,对机会的理解就不能局限于以前的范畴.而且人的认识并不能穷尽所有未知,应该更客观地把偶然性视为不可消除的事物属性之一.一百多年来的教育思想以决定论为基础,导致了学生思维的片面和简陋,不利于形成客观求实的世界观,在教学中应扩充对机会的理解,使之包含"尚未知"和"不可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级领导对“三农”问题 日趋重视,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将日益加深,原有的统计调查手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跟踪农村经济运行状况的需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农村经济运行状况,前瞻性地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开展农村经济动态监测已经迫在眉睫。农调总队从2002年1月起开始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网上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对分析农村经济形势起到了积极作用。新武器 新特点 农村经济动态监测就是应用常规统计和景气调查的方法,实时跟踪农村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3.
文岫 《中国统计》2002,(7):28-29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古人素以信 守承诺、履约为荣。所谓“君子一诺,重于泰山。”我国古代商业文化最宝贵的传统,就是一个“诚”字。但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违反契约、言而无信等轻信寡诺的现象比比皆是,司空见惯。世纪初年,又逢加入WTO之际,值此伟大变革时代,细细盘点国人诚信实际,我们深感内心沉重。  相似文献   

14.
邓力 《中国统计》2002,(9):56-57
指数掠影 提起指数,人们并不陌生。年轻人会一脸灿烂的冲你说:“指数,嗬,人气指数、恒生指数。”中老年人会回答你:“嗯,晨练指数、价格指数。”小学生会告诉你:“空气污染指数。”如果你向不同行业的人打听,你收罗到的有关指数的信息,将自成一个百花园。 显然,作为专业术语的指数,已经平民化了。指数到百姓生活中,这是一件幸事。从不同年龄的人对指数的举例中,不难看出,指数与年轻人的娱乐、财富意识相连,与中老年人的保健、生活消费意识相连,与小学生的环境意识相连。人们知道,指数,它是一个衡量的标尺,就像温度…  相似文献   

15.
黄晶  涂巍  邹恒甫 《统计研究》2013,30(9):57-63
本文从OLG随机增长模型出发,使用中国城市数据估计参数化的产出运动方程,对人均实际产出分布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研究发现,尽管产出运动方程并非严格凹,但稳态均衡唯一,经济增长未出现"贫困陷阱"。长期来看,地区经济最终趋于单峰收敛,采用离差指数衡量经济发展平衡程度的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将有所下降。外生扰动(如技术进步、政策扶持)的持续性越强,经济增长收敛越快。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stimation of "the fraction of variance expiained" in one-way classifi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stimators for model II (random effects) is made by computing approximately their biases and mean-square errors in the balanced case. A similar study is made for model I (fixed effects) where we study one estimator and give asymptotic formulae for its bias and mean-square error.  相似文献   

17.
李斌 《中国统计》2002,(1):22-22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通过前一阶段的认真学习,我深深感到,讲话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一是在解放思想方面,有新的发展.二是在党的性质概括方面,有新的突破.三是对新的社会阶层,包括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入党问题,有进一步发展.四是关于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也有新的发展.五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有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要改进统计的方法技术,还需要建设优良的统计社会环境,为统计提供良好的条件,所以应当重视“统计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统计生态环境建设”包括有利于确保数据质量的思想观念环境、政府统计的体制环境、包含数据真实性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9.
自由度是统计学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长期没有被圆满解释的概念。对此,从统计学史角度,对皮尔逊、费歇尔有关自由度问题争论原始文献细致考察,彻底澄清了自由度概念的内涵及与其相关的统计思想,弥补了Fienberg、Stigler与陈希孺已有解释的缺陷。研究表明:皮尔逊关于卡方检验中无论总体分布已知还是其来自于样本推断统计量都具有同一分布的错误判断,导致卡方检验的准确性出现偏差,这种偏差虽被同时代少数几个统计学家察觉但他们却无法解释其根源。费歇尔提出自由度概念并结合n维几何、假设检验与最大似然方法的论证不仅修正了皮尔逊的错误,也完善了从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数理逻辑。  相似文献   

20.
戴翔等 《统计研究》2018,35(6):56-67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出口存在着名义增长和真实增长两种情形。面临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当前中国制造业名义出口面临“天花板约束”,而破除约束的路径之一就是依托制造业服务化提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实现真实出口增长。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在整体和细分层面上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样本经济体2000-2014年制造业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层面,以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为表征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深入发展趋势,但中国在样本经济体中排名较为靠后。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与制造业出口内含国内服务增加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含国外服务增加值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破除出口“天花板约束”,依托制造业服务化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具有广阔空间和余地,也是可行的路径之一,但需要区分制造业出口内含的服务增加值来源结构。即通过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弱化制造业发展对国外服务业的依赖,对确保上述路径可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