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高技术产业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领域)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主要涉及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公共软件服务八大行业。一、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一)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2012年上半年,包头市规模以上工业629户,其中,高技术产业12户,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1.9%;  相似文献   

2.
一、总体概况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高技术产业的分类目录规定,2004年底止,我市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四大领域13个行业小类之中,共涉及企业25家.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医药制造业企业9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13家,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企业1家,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2家;从各县(市、区)分布情况看,龙游县6家,市本级和衢江区各4家,江山市、常山县和开化县各3家,柯城区2家.  相似文献   

3.
一、珠三角高技术产业构成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公报,珠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庞大,年均增长30%,主导产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其中产值居前5  相似文献   

4.
精准核算制造业资本存量是有效测度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先决条件,而对总量、产业或区域层面折旧率的动态精准估计是资本存量核算的关键和难题。文章在永续盘存法的思路框架下,引入AK型生产函数,构建充分体现折旧率的产业特质及时变特征的制造业可变折旧率的测度模型,并利用非线性最优化思路求解。基于该测度模型,文章估算了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折旧率,进而核算资本存量。结果显示:在分阶段均值递增和先减后增两种假设条件下,制造业折旧率的测度值与实际情况最为相符,折旧率逐年波动的方向性并不明显;制造业资本存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存量增速总体处于下降状态。  相似文献   

5.
资本存量是宏观经济分析与统计研究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学者普遍认为折旧率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资本存量的估算结果。李宾首次对此展开系统研究,但由于李宾前后两个时间段采用的折旧率不一致,因此估算结果存在偏差。在对资本存量估算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估算了中国1978—2014年的资本存量,研究了折旧率对资本存量估算的影响。发现折旧率相差1个百分点,25年之后资本存量大约相差5.4个百分点,5%折旧率与10%折旧率的估算结果相差20%,以往的学者可能高估了折旧率对资本存量估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摘  要:本文以经济学主导产业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利用统计模型和统计数据,从产业专业化程度、增长优势、带动力、7项技术经济指标对杭州工业37个大类行业进行了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七大产业应作为杭州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R&D资产折旧率作为R&D支出资本化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直接影响我国资本存量、GDP等测算结果的准确性,但以往研究对R&D资产折旧内在原理的认识不足且对其数值的选取存在较大任意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前瞻利润模型构建了我国地区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测算模型,在选取1997-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经科学测算将样本期延伸为1997-2015年,并采用数值最优化算法分别测算了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高于以往研究结果且各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对于R&D资产技术含量高的地区、竞争程度低的地区、研发投入时滞期短的地区和自主研发能力强的地区R&D资产折旧率相对较低;反之,R&D资产折旧率相对较高.本文的测算结果弥补了R&D资产折旧率已有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存量、R&D资产回报等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R&D资本化核算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SNA-2008的框架体系和核算要求,在详细探讨当期R&D投资、R&D投资价格指数、R&D资产的服务期限和折旧率、初始R&D资本存量等关键参数设定方法的基础上,利用BEA方法估算得到1998-2015年中国省际R&D资本存量,厘清了省际R&D资本存量的核算思路,可适当补充和完善现有R&D资本化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R&D资本存量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增速逐渐放缓;从地区层面来看,各省份R&D资本存量基本上呈现增长趋势,地区间差距逐渐扩大而地区内差距逐渐缩小,但有可能存在全域收敛,须进一步利用统计指数或计量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本存量再估算:1952—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存量估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许多相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深入探讨其估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已有相关研究中折旧率和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资本产出比增长规律确定基期资本存量;将资本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两类,分别设定递增的折旧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两类资本存量,然后相加得出总的资本存量。根据所估算的资本存量计算的资本产出比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而所估算的资本存量是可信的、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宗裕 《统计研究》2010,27(12):65-71
 资本存量估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许多相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深入探讨其估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类统计资料中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筛选和处理;对已有相关研究中折旧率和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资本产出比变化规律确定基期资本存量;将资本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两类,分别设定折旧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然后相加得出总的资本存量。根据所估算的资本存量计算的各省区的资本产出比较为合理,因而所估算的资本存量是可信的、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Chines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16,CSNA2016)修订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范围和核算分类,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支出纳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范围。基于《2008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08,SNA2008)的GDP核算平台,本文构建了制造业R&D支出的资本化核算框架,测算了中国1990-2016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R&D投资与资本存量,为进一步探究制造业无形资产的资本回报率、生产率等经济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撑。测算结果显示:○1R&D投资是测算R&D资本存量的准确指标。直接使用各行业R&D经费内部支出作为R&D投资,将高估各行业R&D资本存量;○2本文构造的R&D投资价格指数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说明使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R&D工资支出的价格缩减指数是有效的;○3中国制造业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制造业R&D资本存量占全国R&D资本存量的比例从1990年的35.33%增长到2016年的67.75%;高技术制造业的R&D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22%,对中国经济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2008年SNA,阐述了GDP核算框架中的R&D支出资本化核算处理、基本分类和基本方法,分别从生产法GDP核算、收入法GDP核算和支出法GDP核算三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各种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对GDP核算和相关主要变量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自给性生产与以出售为目的生产、市场生产者与非市场生产者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对GDP核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在研发支出资本化后,从生产法看,总产出和增加值有所增加,中间消耗有所减少;从收入法看,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保持不变,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增加;从支出法看,资本形成总额有所增加,政府消费有所减少,居民消费和净出口保持不变。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开放经济中研发出口和进口核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用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构建了CES生产函数形式下的内生增长框架,研究了技术进步的来源和方向对工业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后危机时代技术投入增长,如果没有政策干预,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引进技术支出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资本增强和能源使用;而能源价格降低激励市场主体更多地投入研发于非能源要素使用,在替代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非能源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反而增加了能源消耗。因此,不仅要发挥市场在要素结构调整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要通过政策干预,增加能源增强型科技投入的补贴力度,扩大能源增强型技术设备进口关税优惠,寻求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林晨等 《统计研究》2020,37(6):93-105
在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本文将技术结构意义上的“基本”性和技术进步潜力结合起来,归纳出重点产业选择的内在逻辑,并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其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本文进一步给出了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来辨别重点产业的数值方法。基于矩阵三角化方法的数值分析发现,我国的重点产业包含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本文也同时计算出了我国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并开展了国际比较。测算结果表明: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强,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生产性投入品的竞争力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5.
周晶等 《统计研究》2015,32(4):51-58
本文首次对我国1980-2011年间36个工业大类行业CES生产函数中资本、能源和劳动力之间三种嵌套形式的参数做了非线性计量估计,并以资本/劳动力比率为门限变量,对我国CES生产函数的门限效应做了考察。本文研究表明:①对于三种CES嵌套形式,多数行业能拒绝替代弹性等于1的原假设,这表明目前很多研究在构建模型时选择使用Cobb-Douglas函数形式的做法有待商榷;②对于三种CES嵌套形式,仅有极少数行业不能拒绝规模报酬等于1的原假设,这表明在构建模型时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有较大风险;③总体上,多数行业能拒绝把三种要素放在一个核里的原假设,因此对CES函数进行适当的嵌套十分必要;④综合来看,资本与能源先聚合再与劳动力聚合的嵌套形式(KE)L比较符合我国工业实际情况;⑤多数行业门限效应显著,且门限值大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表明不少行业随资本/劳动力比率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要素替代弹性、技术进步参数及规模报酬等的表现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吕冰洋等 《统计研究》2021,38(11):101-114
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不同地区资本回报率应趋向统一。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首次将微观数据汇总到地区层面,借鉴“价格法”的思想,基于“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资源配置”提出资本要素市场分割测算方法。本文使用1998—2013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在省份、地市层面测算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全国资本要素市场及省份内资本要素市场的市场分割程度。研究发现,第一,整体来看,1998—2013 年各类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程度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在50%左右,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下降尤为明显。分阶段来看,资本要素市场在第一阶段(1998—2002年)及第二阶段(2002—2008年)均趋于整合。第二,基于地级市层面的测算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的市场分割下降幅度大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且在样本期末前者的市场分割程度低于后者。第三,基于省份层面的测算发现,全国各行业市场分割平均下降幅度大致在49%~63%之间,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分割程度相对低于内陆地区。第四,增加市县级政府税收共享比例在调动地方积极性的同时会加剧市场分割,而中央政府在更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资本要素市场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