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完善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前提,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上的一次大飞跃,是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发展、创新和升华。"适应需要提出目标"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创新升华"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升华;"实践价值战略意义"强调的是我党提出新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和吸取国际与国内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飞跃。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包括五个方面: (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即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即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和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三)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即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效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即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  相似文献   

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背景形成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得出现阶段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步骤,即五个坚持和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探讨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义,并以此审视德育的理念及探讨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指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也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根本要求.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要坚持六个协调: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互协调;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我国根据现时代的世情和国情作出的关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科学发展观贯穿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相互关系的两条主线,渗透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自觉意识,是新时代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确立并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净化、治理、协调"心态环境"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发展与人之间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或总认识。一个执政党的发展价值观直接制约了这个执政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模式选择和战略规划,直接影响着发展的质量、速度与进程。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内含着科学的发展价值观。党的发展价值观构成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及其实践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促进西部大开发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在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上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并给出了具体的相关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的行动指南.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其为指导制定一系列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发展观的转变.传统的发展观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特征.在总结传统发展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西方社会提出了以多元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新发展理论.研究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综合性开发.西部大开发必须有新观念和新思想,要树立市场经济观、正确的资源优势观和跨跃式发展观.四川在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自然资源、市场、科技等优势,如何处理好与西部大开发相关的若干问题,是四川省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变革财富观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评价、变迁都需要财富观的驱动;受以物为本财富观的制约,中国线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艰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财富观的变革应由“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应由“重硬轻软”走向“软硬结合”;应由“天人二分”走向“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主导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就国际战略层面而言,中国抓住了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命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导向,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9.
行政区划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职能。合理的行政区划是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行政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本文围绕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结合贵州省的经济现状及发展思路,提出了新的地级行政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靖宇追寻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目标,瞄准从中国到大连面向世界的战略跟进拓宽研究视野,创树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的学科体系。其学术特点与价值取向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实现学与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使之具有创新性与开拓性、全局性与地方性、应用性与咨询性、参照性与可操作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