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所谓"突进性",指事物的发展具有迅速的、猛烈的、勇往直前的性质.所谓"渐进性",则指事物的发展具有平缓的、温和的、逐步演进的性质.在十月革命过程中,俄国的政治变革具有迅速的、猛烈的、勇往直前的性质;经济社会的发展则具有平缓的、温和的、逐步演进的性质.或者说,政治变革的突进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渐进性,是十月革命的特点之所在,是十月革命的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守经和行权是古典司法的两种基本样态.行权主张反经而善并怀其常经,是一种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的法适用理论.权的实质是通过法律的合理化解释,来解决个案中律法不可用的问题.法律的有效性处置和判决的合理性证成问题,是行权司法须面对的两个难题.由于缺失具体的方法指引,行权始终存在擅权和叛经失节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祝曙光 《江汉论坛》2007,22(7):98-102
日本铁路是日本近代化的产物与标志之一,而它又反过来影响并推动日本近代化的发展.铁路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铁路的出现和延伸,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资源开发和城乡商品流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区域化,加速了传统经济结构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发展.此外,知识的传播、教育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生活习俗的嬗变等也都与铁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论人寿保险受益人的维持与变更——以离婚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寿保险能够有效地规避一个家庭可能遇到的风险.但是,离婚时原配偶的受益人资格是否因为离婚而被撤销对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具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却存在缺陷而无法妥善地应对实践.因此,通过借鉴保险法律制度比较先进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而完善我国的具体制度,可以推动我国人寿保险的发展与解决实践中的纷争.  相似文献   

5.
从哈尔滨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看俄语与汉语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体现了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潮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态度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包容精神和学习兴趣,这种交流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对两种语言相互影响的分析,能够为两者文化交流的考察提供充分的根据.通过对哈尔滨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的考察和分析,使我们看到两种文化相互作用的历史和发展轨迹,为双方更进一步的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搜索和选择是求解思维的基本逻辑操作,是人们进行问题求解时所采用的基本的"工艺"操作手段.搜索以人们以往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通过检索、提取和重组的方式完成.搜索遵循着匹配、类比和综合的顺序进行.搜索的逻辑是以"关联蕴涵"为基本关系的抽象的或然的逻辑.选择可以分为评价、比较和择优三个逻辑环节.选择的逻辑是以恰当性为基本评价标准的具体的逻辑.选择要受到问题和解题者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7.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为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选择.南美洲、非洲、亚洲的欠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昭示了南南合作的新趋势.本文从南美共同体的成立与发展、非洲联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参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三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集团间的合作及超越地缘界限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8.
"精神的三种变形"是尼采的重要思想,对于它的正确解读可以让我们准确把握尼采思想体系的关键,领略他的斗争魄力、创造精神.负重的骆驼是传统精神的象征,是奴隶道德的牺牲品.狮子是自主道德的攫取者,旧道德的破坏者、批判者.单从狮子精神所体现的对人类精神奴性的批判来看,尼采就无愧于伟人的称号.赤子是超人的征兆,未来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宗教思想轨迹是:信奉、批判、反思.在第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消亡的看法发生改变,认为宗教不会随着私有制的灭亡而消亡;他们对宗教的文化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宗教的文化价值包括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理性的有限发展、大学的形成以及对自由思想的培植等.提出了任何一种信仰体系所必然具有的宗教性的存在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在求善的价值追求上与宗教有相似性;对未知的承认和无限的追求,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否则人们会因为在此生不一定看到美好的未来而放弃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踩卵石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健体养生方法,由来已久.其原理是通过卵石高低不平的表面,对足底相关穴位按摩,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传统医学认为,脚相当于人的"第二心脏",分布有肾经、肝经、膀胱经、脾经、胃经和胆经等六条经脉的60个穴位.中医有"病从脚底起"的说法,足部的气血通畅与否,关系到人的整体健康.赤脚踩石,对足部穴位的按摩,较之手搓脚心、脚踏木轮的刺激更为强烈,使足部气血流畅,促进周身血脉流通,提升精神状态,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传媒法是调整传媒组织与国家的关系、传媒组织与一般社会成员的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核心是调整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因此,传媒法具有宪法属性。英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法规的制定、实施与废除,都与现代宪法规定的国家或政府的权力与宪法应保障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新闻与出版自由、民主等权利紧密相关。我国尚无现代意义上的传媒法。在传媒的立法和实践领域,需要我们对政府权利和公民的权利给予恰当配置,限制政府公权力的范围,培养公民的能力,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新闻出版自由的历史,英国是最丰富、最完整的案例。到19世纪,随着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的稳固,民主法治和言论出版自由得到确立,以至于英国已被马克思夫人燕妮赞誉为出版自由的圣地。但是历史拒绝遗忘。曾几何时,英国的专制统治者曾经设计出那么多有效的钳制言论和出版自由的花招和机制。经过包括清教徒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的几百年努力,这些出版自由的拦路虎历经多年被逐一搬移。本文所探究的就是这种早期抗争中的一段出版专制和反专制的斗争史。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 ,地方综合大学出版社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 ,应依法以德治社 ,完善制度建设 ,采取遵守入世规则和提高员工素质的应对措施 ,走特色经营和发挥优势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报刊退出实践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报刊退出实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初步尝试期(1949~1966年)、运行梗阻期(1966~1976年)、恢复完善期(1978-2005年)、常态化与机制化期(2005年至今)。梳理我国报刊退出实践,发现其中呈现出四大规律性现象:即从行政化手段主导,到行政化与市场化手段综合运用;法制逐渐健全;从被动清理、整顿到主动退出;退出逐渐走向机制化。我国报刊退出机制应符合报刊业实际,建立起政治主导的报刊退出机制与市场主导的报刊退出机制。同时报刊退出机制应是一个综合体系,包括退出标准、退出渠道、事后处理机制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下半年中国传媒法治发展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下半年,我国对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法制建设逐步推进、互联网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继续发展、著作权保护加强、媒体名誉侵权认定仍存在争议、个人信息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舆论监督出现新特点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玲 《兰州学刊》2007,9(5):125-128
刑讯逼供素为我国法律所禁止,刑法规定了专门的罪名,刑事诉讼法也列有专条.然而,法律条文不等于司法事实,刑讯逼供这种古老而又野蛮的诉讼手段在当今司法实践中仍大量存在,各种因刑讯逼供致死致残的报道屡见报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司法人员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以身去触法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应当采取什么方法来有效遏制这一现象?文章试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刑讯逼供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伦理是业内适应新闻活动特点而形成的要求自己"应当如何"的自律规范,及公众认为该业在新闻活动中"应当如何"的观念和舆论约束.新闻工作者违反新闻伦理的行为,同与受众、有关当事人、竞争对手的关系失衡有关.因此,必须力戒违背新闻伦理的行为,努力做到:将新闻伦理规范内化成从业者的精神品质;既有关于新闻伦理的原则性规约,又根据新闻活动的要求将有关规约具体化;形成有利于媒体坚守新闻伦理的社会氛围,实施有效的媒体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泽华  张芸 《河北学刊》2001,21(6):115-118
精品生产是河北省全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研究报告在大型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北省近三年新闻精品生产的现状、特点、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 ;并强调指出 ,抓新闻精品生产既要有旺盛的工作热情 ,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严格按精品生成的自身规律办事。同时 ,还对当前与今后河北省组织精品生产提出了六条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闻自由:责任与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自由主要指人们搜集、发布、传送和收受新闻的自由。新闻自由是自由的新闻精神追求的目标。自由的新闻精神正是以追求新闻自由的方式实现着自身。对于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来说,追求新闻自由,就意味着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自由才是正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培养报纸核心竞争力入手,提出了以壮大报纸实力为目标的经营策略,强调目标营销、新闻活动等在报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并指出报业竞争实质上是报纸质量的竞争,报纸质量乃是报业经营的基础,只有保证质量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