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人物碑传集》序言汤志钧《民国人物碑传集》在《辛亥人物碑传集》出版不久,也已编校成册,刊行在即了。两书的出版,是学术界的大事,也是中国近代史、民国史研究者期望已久的资料书。我国史学源远流长,品类繁多,从传记而言,“正史”之外,私家撰述又有碑(墓碑...  相似文献   

2.
1985年9月21日,民国史资料协作会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南京大学历史系一位民国史硕士研究生陈红民的毕业论文:《论9.18事变后的胡汉民》。会上发言热烈。主要意见有两种,一种认为胡汉民是旧三民主主义者,以后也没有变化,“9.18”以后,他的政治主张仍作是旧三民主义。另一种意见认为胡汉民“9.18”以后的三项政治主张与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不一样,不能把它看成是旧三民主义。当天下午,李新教授作了总结发言。这个发言后来以《关于民国人物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断代,国内外史学家对这个断代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出版了许多论著。最近,李良玉所著《新编中国通史》民国卷,是一部民国史的上乘之作。《新编中国通史》是国家教委组织撰写的高等院校文科历史教材,全书分四册,第四册为民国卷,以下简称“通史民国卷”。它以新的通史体例,新的组织结构,新的史学视角与方法,客观公允地再现了民国史的复杂画卷,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一断代及其寓示的历史经验,提供了科学借鉴。(通史民国卷》的一大优点是建立了一个民国史的新的科学体系。作者运用了社会学和政治学方法,不…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南京夫子庙西侧,是一座馆园合壁的博物馆馆址瞻园是南京地区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与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等并称“江南五大名园”。初为明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入清为江宁布政使衙署。乾隆皇帝南巡时曾驻跸于此.御题“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期曾为东王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府。民国改元这里又成为江苏省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等机构所在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自1950年12月开始筹建。1956年10月1日由国家化部批准成立,是全国惟一的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馆内设:办公室、究…  相似文献   

5.
新生活运动“复古论”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就中华民国史还是蒋介石个人政治生涯来说,新生活运动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民国史其他领域,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直到近些年,随着民国史研究地位凸显,由“险学”变成“显学”,随着民国史研究的不断深人和整体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新生活运动才逐渐成为史学界关注的话题。从已经问世的各类研究著述看,学界对新生活运动的研究有了可喜的进展,许多见解读后颇有启迪。但在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笔者认为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很有商榷之必要,提出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学者。迄今绝大多数学者都…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国史首届学术讨论会于5月5日在南京原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隆重开幕,历时六天。10日在中山陵闭幕。举行这次讨论会,是1982年夏天由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倡议的,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现代史学会的积极赞同。去年春,上述六单位联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经过民主协商,议定首届中华民国史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研讨1927年至1949年的民国史,并就如何开展民国史的研究,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7.
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倒放电影”这一研究方式的优点在于结局已知,研究者容易发现一些当时当事人未能注意的事物之重要性;但其副作用则是有意无意中会以后起的观念和价值尺度去评说和判断昔人,结果常常得出超越于时代的判断。既存的民国史研究就有这样的倾向,导致不够“进步”的人与事常受忽视,乏人研究。其实不进步的一面形象模糊,会直接影响到进步力量的清晰和魅力。若能更多地关注过去研究中“失语”面相并予以“发言权”,民国史的图像会更具“全息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民国政制史的研究状况及方向张皓一、研究状况由于某种合理的原因,民国史的研究起步较晚。民国政制史作为民国史的一个专门史,因受到政治学、社会学长期停顿的影响,研究基础更为薄弱。国内学者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真正从事民国政制史的研究,是近十年来的事。大部头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代史著名教授彭明先生,去年底应邀来复旦大学历史系与部分师生就中华民国史诸问题进行座谈。 彭明说,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对中华民国史有所重视。毛泽东那时就常从蔡东藩的《民国演义》中,获得有关民国史的知识。新中国成立之际,毛泽东曾给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三项任务:一是写一部中共党史;二是写一部帝国主义侵华史;三是写一部中华民国史。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过问此事。1956年民国史的编纂被列为中国科学院“12年科学规划”的重点项目,可是后来因为政治运动不断,编写民国史的工作只作了一些资料搜集。“文革”早期,这工作完全停止。直到1971年周总理在主持召开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之际,重提编撰出版民国史之事,《中华民国史》才得以正式列入会议所制订的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历史回顾和今后的任务陈安吉(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南京210008)60年前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暴行之一,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黑暗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与南京经济苏海涛南京史称之为“十朝古都”,这里面还不包括南京曾为南宋的行都,明永乐京师北迁后的“留都”。南明国都等。为什么这么些朝代会定都南京,主要是南京独具军事与经济的优越条件。在军事上,“金陵为王气所钟,襟三江而带五湖,包东吴而连北越,得...  相似文献   

12.
<正> 前记这份《提纲》原是为我自己用而拟的。开始只列章与节,后来节下补缀些要点,由少而多,由简而繁,陆续在几年中搞起来的。这是为编写“民国史”作的一点准备工作。“民国史”是一门新学问,近年来才逐步被提上日程,渐渐有更多的人想搞它。毫无疑问,它应该有人去搞,因为“民国三十七年”在已经过去的时间洪流里,有它的一段存在。‘创建民国”,在有清末年曾是无数民主志士为之向往奋斗的崇高目标。它的建立原也是  相似文献   

13.
在史学研究中 ,也存在立体几何中的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民国史研究也是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个案研究与体系构建相互支撑、共同推进的。目前的民国史体系是大陆、台港澳地区和国外“三足鼎立” ,各有所长 ,各有局限。无论在时间的阶梯上 ,还是空间的幅度上 ,整合国内外民国史研究的人才资源、史料资源和成果资源 ,是构建民国史新体系的必然选择。实现民国史研究资源重组和体系创新 ,应以全球化视野 ,确立民族独立与追求近代化的主线 ,消除壁垒 ,继续破除片面的阶级斗争观、领袖中心观、片面的革命观和孤立的政党观 ,研究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明确视角的焦点 ,加强全面协作。缩小民国史研究的距离 ,海内外学者应致力缩短现实中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南京城墙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亟待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 ,南京明古城墙在古都特色旅游中具有特殊品牌的资源和载体价值 ,亟待引起各方重视 ,有待充分挖掘 ,以形成亟富个性魅力的重量级旅游“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由陈慧生、陈超二位研究员合著的《民国新疆史》一书,近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无疑是新疆史研究中的一件喜事。陈慧生、陈超二人长期从事新疆地方史研究,特别是对近代新疆史研究造诣较深。此书是在承担国家重点项目《西北通史·现代卷》的基础上独立成书的,是新疆民国时期历史的第一部专著。民国新疆史是新疆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段历史距离今天比较近,因此这一时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对今天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民国新疆史对进一步认识了解今天新疆有着重要意义。《民国新疆史》全书共十九章,约35万字,时间从…  相似文献   

16.
谢本书、冯祖贻主编的三卷本《西南军阀史》已出版,它弥补了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民国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是民国史研究的一项突出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民国史组成部分的西南军阀史的研究,取得较快的进展。张宪文先生在回顾民国史研究的情况时写道:“八十年代,对西南军阀史的研究,成果显著,西南地区的学者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论著。”本书的作者不仅是这些有影响论著的主要参加者或主持者,而且从1981年起即开始钩沉辑佚,整理资料,潜心研究,撰写《西南军阀史》。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直至1994年10月,《西南军阀史》三卷本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它既体现了西南军阀史研究综合性的成果,又将把西南军阀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新台阶。这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师范大学邵雍教授的新著《民国绿林史》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邵雍教授是中国近现代秘密社会史研究领域颇有作为的中青年学者,此前已出版《中国帮会史》(下编)和《中国会道门》两部专著。不久前问世的这部《民国绿林史》是作者在该领域辛勤耕耘的又一可喜收获。《民国绿林史》的选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正如作者在该书《绪论》中所言:“绿林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牵涉面很广的社会问题和历史现象。”民国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社会久已有之的绿林蜂起,几乎遍布全国。这些绿林势力形形色色,不仅成为民国史上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费正清先生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有上海译本与北京译本两种版本,都是分为两大部出版的。该书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华民国史的最权威性的专著。该书的体例为分专题编纂的,基本上是每章一个专题,各专题大都是由国外对民国史中的该专题最有研究的专家、最著名的教授撰写的。该书不仅在整体上以专题研究的体系反映出学术上的较高水平,而且运用了大量国内外的第一手资料和参考了许多专著。该书的翻译出版,对于我国学术界研究民国史,无疑是有启发和促进作用的。但是作为这样分二部编撰的合计二十六章的大型专著,各章的研究水平难以取得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省孙中山研究会、省历史学会、省现代史学会、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南京民国史研究会于十一月七日至十二日在南京联合举行了江苏省纪念  相似文献   

20.
怎样认识韩复榘这个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教师吕伟俊同志写了一本专著《韩复榘》,约三十万言。我有机会先读了他的书稿。作为民国史的一个项目,我觉得这是应当做和值得做的。这本稿子新近要印行。出于著者对我的信赖,他要我在书前写一篇所谓“序”。近几年我虽然也干“民国史”这一行当,但对韩复榘这个人物还不曾下过深功夫,只能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