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入学僧与唐代的佛经翻译陈景富陕西省社科院历史所梁启超先生曾这样说过:“佛教为外来之学,其命在翻译,自然之数也。”①一部中国佛教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一部佛典翻译的历史。佛典的翻译决定着中国佛教发展的进程,而中国佛教的发展又为佛典翻译提出新的...  相似文献   

2.
黄小芃 《天府新论》2013,(4):141-146
《辩正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翻译专论,其主要佛教思想是:凡圣之别;遵循佛法;佛经翻译之目的与信佛之目的一致,都是自觉觉他的大小乘佛教的精神;合格佛经译者的两个首要条件与佛教信徒必备的两个条件——皈依佛法、严守戒律基本一致;佛法的三期说之像法观念;佛典翻译的佛教性质是佛教说法教化的德用范围。佛教思想与翻译思想的关系是佛教思想贯穿了整个《辩正论》,也是论文佛典翻译理论的主要和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3.
读者,在翻译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制定翻译策略时充分考虑读者因素,就是基本的读者观照。这一问题实则早在我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中就有所体现。分析佛经翻译中所体现的读者观照,并就其对我国译学的深远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将有助于研究并挖掘我国传统译论。  相似文献   

4.
高人雄 《西域研究》2012,(2):112-120
佛经翻译,本就包含文学构思和语句字词的斟酌与切磋。从佛经的初译草创,至再译求精,期间文学切磋、文化交流日益深细,僧士间文化交流互融日深,乃至佛经歌赞韵文的声律比较与研究促成中国声韵理论的产生。佛经的再译求精,使西域与中土的文化交流也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5.
汪东萍 《学术研究》2012,(7):141-146,160
《法句经序》是我国现存古籍中第一篇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献,文中记载的"文质争论"是关于译文语言风格的争论,是保持质朴的语言风格还是迎合当时社会文丽之风的争论,文派主张对译文进行文饰,语言文丽;质派认为佛祖言辞无需文饰,译出意思和法则即可,主张语言质朴。《法句经序》的作者支谦是文派翻译思想的首位倡导者和忠实执行者,"文丽"、"简约"是其贯彻一生的翻译思想。"文质争论"拉开了长达数个世纪佛典汉译"文质之争"的帷幕,文质两派在长期的争论、磨合中,逐步完善,趋于统一,产生了玄奘"新译",玄奘"新译"是佛典汉译"文质之争"的圆满结局。佛典汉译思想对严复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是我国古代文章学和佛典汉译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迄至清末,中国翻译史上有三个各具不同特点的阶段。魏晋隋唐这一阶段,以佛经翻译著称。这一时期共译佛典2100余种、6000余卷,释教能继儒、道之后,在中国成为一种信仰实践、社会力量、文化现象,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与佛教被译介到中土紧密相连。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以西方科技翻译著称。耶稣会士以学术为传教之媒介,于是天文、历法、算学、测量、物理、医学皆有输入,所存传教士的370种译著中,自然科学约占120种。当时中国的明达之士,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在西学东渐之初,表现了一种历史的自觉,认识到“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他们与传教士合译的  相似文献   

7.
佛经故事与中韩两国的“高僧与美女故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典汉译是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汉译佛经给东方文化及文学带来巨大的影响.佛教的传播借助于佛经的翻译,而佛经中又包含着大量的故事,"高僧与美女"故事,就是佛经中重要的故事类型之一.探讨中韩两国"高僧与美女故事"的佛经渊源,并阐释佛经故事与中韩两国民间故事的关联,这对梳理和探索佛经文学,以及研究佛经对中朝两国民间故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佛教经录文献即佛教经籍的目录。由于大量佛经的翻译与佛典的编纂,经录文献也随之发展。这些经录文献由初见端倪到成熟发展,不但对传统目录学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目录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近代文学翻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贤凤 《学术论坛》2006,(10):166-169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近代文学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翻译主体、翻译目的和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鸠摩罗什是中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他的佛典翻译活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而久远的影响。其影响之大,即使如后来居上的玄类也有所不及。“什公译业固迈前哲,与彼差可比拟者,则唐之类师耳;然类师无其广面,盖什公于《法华部》则今行之正本《妙法莲华经》为其所译,于《方等部》则《阿弥陀经》、《维摩法所说经》、《恩益梵天所问经》、《持世经》、《首楞严经》皆出其手,于《宝积部》则《自在王菩萨经》、猕扬诸佛功德经》等出焉,于《华严部》则《十住经》之重译,于《般苦部》则《大品》、《小品》皆所再理也;至若深造处…  相似文献   

11.
唐燕 《学术论坛》2012,35(10):85-88,110
21世纪翻译学学科地位在中国最终得以确立,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了翻译学界的认同。翻译学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集中于学科的理论构建。中国翻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对翻译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就是我国翻译思想的第一次争论,历史长久,影响深远。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很多学者推崇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都表明中国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进行过探讨。但是目前中国译学理论多为借鉴西方近现代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失语。探讨中国译论失语的溯因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从文章学的视角下解读"信达雅",对于重构中国译论话语权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汉译佛经文体多以四字句为主,日本学者早报此秘。中国学术界晚近的研究也开始 涉及汉译佛经四字文一体的问题,如朱庆之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指出,汉大佛典“刻意讲求节律。通常是四字为一顿,组成一个大节拍,其间或与逻辑停顿不一致”~①。据朱先生的考辨,译经四字文体的形成发展大致如下:从东汉末年的安世高、支娄迦人的译经中已可见这种四字文体的影子,到《中本起经》、《修行本起经》(后汉康孟详译)等,四字文体已相当成熟。此后,“四字格”便成为汉译佛经的主要文体形式~②。关于汉译佛经四字文体的…  相似文献   

13.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在佛教输入中国之早期,西域只不过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绝不是文化概念。  相似文献   

14.
道安是中国早期佛教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代名僧,东晋佛学大师,是当时的佛教领袖。道安主持翻译佛经,开一代佛经翻译之新风,成就斐然,后人赞其文章、思想俱称巨子。道安积极从事注疏、整理佛经,纂辑经录,开辟了中国佛经注疏的新起点,为我们了解和把握印度佛教提供了依据。在我国佛教思想史上,道安的学说,标志着只事翻译、只顾咽吞的阶段已经结束,开始了初步消化融合的新阶段。研究和评述道安的佛经翻译和注疏,对于领会道安的佛学思想,了解与总结我国古代佛教的形成、传播与影响,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由我刊副主编、副教授蒋述卓博士所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9月出版。该书第一次从佛经翻译的进程来考察其与中古文学思潮的关系,探讨了佛典传译对中古文学思潮的嬗变所产生的影响。该书研究角度新颖,既把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的关系置于中古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去宏观审视,同时又从一些细节上作了扎实的考辨与分析,如志怪小说所受汉译佛典中的佛教故事的影响,四声与佛经转读的关系,山  相似文献   

16.
《出三藏记集》记载了我国东汉至南朝齐梁年间的佛经翻译情况,是佛经翻译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记集》从四个方面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翻译思想和实践:僧祐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角度对翻译的看法;译经僧们多用“出”表示翻译;佛经翻译原文多为胡本;译场的基本结构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不可译性”既有“文化不可译性”与“语言不可译性”之分,也有“相对不可译性”与“绝对不可译性”之别,应该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异同,也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翻译理论,尤其是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位被中国禅文化和隐士文化深深吸引的西方读者,美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比尔·波特将自己后半生献给了修禅译禅,并通过中国禅诗佛经的翻译逐渐走入中国读者视野之中.与其他译者相比,比尔·波特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禅修不仅直接影响了他对生命的理解,这种生活经历和信仰取向也同时影响了其翻译之“道”,并最终实现了最佳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佛经版画源于中国,是中国雕版艺术与印度佛传文化共同浇灌出的一朵奇葩。本文论述了佛经版画的起源,列举历代单刻佛典及大藏经所附版画精品,归纳了佛经版画的内容、形式及艺术特点,揭示出佛经版画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0.
王继红 《兰州学刊》2014,(4):197-199
论部佛典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偈颂与长行交替的行文方式,采取名相分析与理论阐述的方法,以散文的形式对本颂中的句子或词语作出解释,并且频繁运用论议问答辩理方式,这些使得《俱舍论》等论典具有浓郁的思辩色彩。经由佛经翻译所导致的语言接触,使得论部佛典的篇章文体特点有可能对汉语某些文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