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女友失恋,却有最后的遗憾:"这次分手,太不漂亮." 是他先说结束的,又说:"让我们做朋友吧."她来不及反应,便破口大骂.但管得住自己的脑,却管不住自己的心,她第二天仍然接他的电话,约好见面却双双爽约,说了诀别却又在电话里吵架.终于,她说:"不要再联系我."  相似文献   

2.
棉花与爱情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后悔当初结婚的选择,于是打算在征求父亲的意见后和妻子离婚. 父亲听完他的埋怨后,问道:"儿子,你的妻子有优点吗?"年轻人抱怨说:"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父亲又问:"你在她心中有优点吗?"儿子迟疑了一会儿说:"好像也是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吧."父亲说:"你比我强,我结婚前不知道你母亲的优点是什么." 父亲走到屋外,拿起了一块瓦片和一团棉花,问他:"它们哪个更硬一些呢?"年轻人说:"这还用问,当然是瓦片硬了!"父亲把瓦片和棉花举到同样的高度松开了手,只见瓦片落地后被摔得四分五裂,棉花则轻飘飘地落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藏了九年的人] 梁宇发来请柬,问涂辛有没有时间做伴郎,涂辛利索地拨了电话过去,直接开口问":她会回来的吧?" "你说我姐?她都结婚好久了,你该收收心思,找个好姑娘成家了."梁宇在电话里苦口婆心地劝,可涂辛却还是紧紧追问:"会回来吗?" 听到梁宇说应该会吧,涂辛的胸口好像舒了口气,终于,又能见到她了. 这个她,是梁宇的姐姐梁燕妮,被涂辛藏在心里九年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4.
相信自己     
小女孩索尼亚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上二年级.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问她原因,她抽泣着说:"班里一个同学说我又丑又笨,还说我走路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着说:"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哭泣的索尼亚吃惊地反问道:"你说什么?"父亲又说了一遍:"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心想:"那么高,父亲蹦起来都够不着,我怎么摸得到呢?"  相似文献   

5.
那一年,她上中学. 放暑假,去同学家里借书,快天黑时下起了大雨,同学说:"你别走了,在我家住一宿吧!"她说:"不行啊!我妈会杀了我的,她给我定了规矩,外出时不能在外面留宿." 同学吐了下舌头说:"你妈把你当公主培养呢!"她笑:"什么公主?有我这么破落的公主?我妈就是把我当成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  相似文献   

6.
前阵子,母亲兴奋地对我说:“今年收了三百多斤菜子,全打成了菜油,120多斤,一两都没卖.”我回答她:“卖些吧,反正你一个人吃不完.去年的油都还有吧?”母亲的劲头来了:“可不是吗,去年的菜油都没吃完,我一个人能吃多少啊?你不是要回来了吗,这打的新油,你全部带回去.” 我不想再从她那边带油,便委婉地拒绝她:“这边又不是没得买,那么远带油,麻烦!”母亲却说:“人家卖的油哪有自家的油纯度高,带去,反正你新买了车,放你后备厢又不碍事.”母亲的菜油我去年吃了一年,确实又香又纯,只是,我给她菜油钱她总是千推万推,我倒希望她卖掉换点零花钱,让自己生活过好点儿.  相似文献   

7.
主动出击,泡茶之中有学问 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鲁小荫应聘到一家外企营销部做助理.刚上班的第一天,总监姜文彩就把她喊进了办公室:"是小鲁吧,欢迎加盟我们公司,按照规定,你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如果不能通过最后的考试,就只能卷包走人."姜总打量了一下她时髦的装扮,慢条斯里地说,"现在你的任务是给我泡杯茶."鲁小荫没作声,入职前,她早就听说很多领导有特殊的嗜好,为此她专门到表哥的茶店培训了一阵子.  相似文献   

8.
良心秤     
柳琴在菜市场买了10斤苹果,回到家忽然心血来潮找秤较真儿:乖乖,短了一斤还多!柳琴火气不打一处来:"钱我没少给一分,凭什么让我少吃一斤苹果呢?"她气呼呼地回市场找到那个卖苹果的妇女,质问她为什么缺斤短两。那妇女先是大妹子长大妹子短地套近乎,说可能忘了刨秤盘儿,给柳琴又添了一个苹果。柳琴说你的秤有问题。那妇女说她做了好几年生意,一直都用这个秤,  相似文献   

9.
个案播报 没有烟火,生活也很快乐出镜主妇:小馨,婚龄1年半,化妆品销售 小馨出生在都市,老公宁涛来自农村,两人是大学同学.宁涛很爱小馨,很珍惜他们的婚姻,事事让着她、宠着她、疼着她.结婚后,小馨告诉宁涛,她在家从来没做过家务.宁涛说:"没关系,那我得感谢老婆给了我疼你的机会啊."小馨很感动,她搂过宁涛撒娇道:"其实,没做过家务可以学的,只是我的职业要求必须保养好我这双凝脂般的手."宁涛身先士卒地做了一段实在难以下咽的饭,终于熬不下去了.于是小两口早晨买着吃,中午在公司吃,晚上去小馨家,每天都有现成的热乎乎的饭菜伺候.如果想浪漫,两人就去西餐厅.  相似文献   

10.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了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相似文献   

11.
2015年9月15日 晴 "我们组修建堰渠时,施工方占了我家的田地,其他两家都给处理了,就我一家没处理."村"两委"正在开会商量解决上周遗留的几件事,学坊垭村一组的张朝英一头扎进会议室,向我们反映她最近的闹心事.看到她有些着急,镇长助理田厚才连忙安慰说:"你放心,你反映的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不会让你白跑."  相似文献   

12.
婆婆 妈妈     
到了婚嫁的年龄,我做了别人的媳妇,我出嫁不久,我的母亲也做了别人的婆婆。每次回家,做了媳妇的女儿和做了婆婆的妈妈,便有了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婆媳关系。弟媳刚过门那会儿,母亲常对我说: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不爱说话,有时候,一整天也没一句话,真闷人呐!我便劝导她:这儿不是人家自个儿的家,不随便,不说就不说吧。要是真找个能说会道的或是耍泼撒野的,你受得了?母亲笑笑说:是呵,这样也好。又问我:婆婆待你好吗?我照例说好。其实,婆婆的好与母亲的好是不一样的。母亲是那种心细如发的传统女人,她把全部的心血都给了丈夫和孩子。婆婆却是受过更  相似文献   

13.
笑话     
正少爷惹的祸在餐厅和女神一起用餐,准备借此机会表白,她说:"你没车没房,我跟着你干吗?"这时,邻桌一男的给我解围:"少爷,老爷让你吃完回去定一下买哪款宾利。"我感激地说:"知道了。"他说:"那我在外面车上等你。"然后,女神说:"亲爱的,我们结婚吧。"买单时,服务员说:"一共5800元。"我说:"这桌顶多800啊!"服务员解释道:"你是消费了800元,可你司机消费了5000元啊!"  相似文献   

14.
该干嘛干嘛,天塌不下来 李一诺1978年出生在山东济南.在她的记忆中,父母平时都忙着自己的事,不见面倒也相安无事,但只要回到家,就会因观念上的不合发生无休止的争吵.一次次争吵,疏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李一诺12岁那年,有一天,妈妈李莲娜忽然对她说:"你要是长大了该多好,妈妈有很多话可以跟你说,跟你商量."没想到一诺却斩钉截铁地说:"妈妈,我知道你不幸福,你跟爸爸离婚吧,我俩一起过."  相似文献   

15.
白发成笔     
28岁那年,一个夏日早晨,我在梳头时突然发出惊叫:"我有白头发了!"老公闻声走来,温和地说:"就一根,很正常.""还正常呢,就是跟你过这艰苦日子过出来的!"她命令他赶紧拔掉.他轻轻一拔,白发就到了手中.雪白,亮白,一点没假,我就是有了白发.一阵惊慌后郁闷出门,继续忙碌. 那天晚上,他递过来几个小圆球,说,桃仁丸子,我从医生那儿问的方子给你做的,可以防治白发.  相似文献   

16.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相似文献   

17.
去康定的那晚,月亮守在窗外.我有些不舍眼前的月色,不舍你.对你说,我还是不去康定了.你却语气坚决地"赶"我走,说:"一定要去."  相似文献   

18.
阿兹 《现代妇女》2010,(7):17-17
外婆只是想尽她的所能给我们留下点儿什么. 外婆在洪崖洞三楼的蚕丝店里,很欢喜地跟正在拨理蚕茧的工人聊了半天,小心询问人家木桶里的水是温的还是凉的.她微驼着背,目不转晴地观察,最后笑眯眯地转过头来,对我说:"我给你买一床!"  相似文献   

19.
兰子的爱     
我的一个学生失恋了,我想写写她的事.她说:"不要说我的名字."她告诉过我,她上南开是因为周恩来曾上过这个学校,她还知道周总理喜欢兰花.于是,在这篇文章里我叫她兰子.我的学生又担心地问我:"要写我的男朋友吗?"我说当然.她无声地摇头,什么也不说,但眼睛里的痛苦告诉我,那里仍然有爱.  相似文献   

20.
辅仁 《伴侣(A版)》2021,(1):8-10
北京来的博士书记驻村扶贫,发掘出会做辣椒酱的巧手村妇 2018年8月的一天,河北海兴县苏基镇张常丰村村民代淑凤一家正在吃晚饭,这时,驻村第一书记张巍婷从院门外走进来.听张巍婷说没吃饭,代淑凤递过来一个馒头,还有一盘辣椒酱,开玩笑地说:"张书记,馍馍沾酱,越吃越壮,您尝尝我做的酱咋样?"张巍婷奔波了一天,的确饿了,不客气地接过馒头,沾着酱吃了起来.吃了没两口,她就赞不绝口地说:"姐,您这辣椒酱做得真好吃,馒头也筋道!"代淑凤笑着说:"张书记,您这北京来的大干部能喜欢我做的辣椒酱,也太抬举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