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女作家,在她的创作思想、作品价值和文章人物特点中,发现其笔下的人物形象的状态可以用“失语者”这一视角来解读。同时,用福柯的权力与话语理论可以更深层次的探讨张爱玲笔下“失语者”形成的过程及原因。因此,尝试将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深度结合,用“失语者”的视域深入探讨张爱玲笔下人物形象的生存状态、塑造原因以及文中形象的文本价值和对现代人生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女性意识作为当代女作家笔下独特而重要的创作内容,不仅在大陆女作家笔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寻,而且在港台女性文学中也有相通的精神内容,这些都表现了当代女性自我发现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个文学典型所反映的自然形态的原型应是陶渊明自己家乡的康王谷,他笔下的桃花源的全部景象只有在康王谷中可得到全面的印证.  相似文献   

4.
踽踽过客行     
春寒料峭。捧一杯苦茶,我又一次走进中国现代散文的幽深世界寻访“过客”——一个以倔强前行为特征,紧紧纠缠着希望与失望、热切与悲凉、慷慨献身的火炽与自我哀悼的忧伤的象征形象。他于中国现代散文世界中的最清晰映现是在鲁迅笔下,但他绝不仅仅属于鲁迅。他固然是《野草》中那个困顿不堪、前行不辍的黑衣人,但他同时也是石评梅笔下那个始终“燃烧着内心的希望,向黑暗的、崎岖的,荆棘丛生的道路中摸索着去更深更深的人生内寻求光明”的女子,是瞿秋白笔下被奇特的“阴影”领了前行的“我”,是巴金笔下为了寻找光明,宁愿“一个人寂寞地死在中途”的“人”……。他执拗地出现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不幸的家庭生活及乱世战争的人生体验,使她笔下的人物皆处于孤独、隔膜的状态中。作品中镜子、月亮等传统意象的运用,更细微逼真地传达出人物虚无与绝望的生存困境及特定的心理状态,以此建构出她笔下的“苍凉”世界。  相似文献   

6.
很多批评家往往采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研究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其实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呈多元性,她们或是屈服于传统,或是突破传统,或是以死来打破父权对女性的迫害。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用为读者提供了多样的女性形象。文章以伊芙琳、穆尼太太和西尼考太太三位女性形象为例,从多元视角来重新审视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从中可窥探到乔伊斯反对父权制,尊重女性,支持女性独立、自由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7.
张雨晗 《南都学坛》2005,25(3):77-80
在世界文学史上,英雄形象代代辈出。这些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衍化自文学原型中的原型英雄。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原型英雄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身负重任、力挽狂澜、无所畏惧、豪气冲天……其中,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与海明威笔下的平民英雄分别是中西方文学中独树一帜的光辉形象。虽然隔着时空的差距,这两位作家笔下的英雄可以说是惺惺相惜,颇有许多神似之处。他们既继承了原型英雄的气质特征,如勇敢、正直、有本领,又有原型基础上的进一步演变,即不分贫富贵贱,无论成败得失,只要战胜自我,服务百姓,就是英雄。总之,两位作家笔下的英雄都有平民化趋势,英雄本色依旧,而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则被扬弃。在这个意义上,两位作家都更注重“英雄”这一概念的内涵,因而扩大了其外延。两种英雄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研究文学、领悟人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文本世界中,鲁迅笔下的女性是丑的,是奴隶.而在沈从文等"京派"小说家的笔下却是美的,是女神.他们的文化想象和文化表达截然不同,前者决绝地反对传统文化,而后者顽固地捍卫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堂吉诃德和阿Q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鲁迅笔下的阿Q,是两个具有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典型形象。虽然他们在阶级出身、生存环境、社会地位、思想观念、教育程度、人生经历、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在意识、语言、行为、命运、性格及其美学内蕴等方面又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堂吉诃德和阿Q形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研究,并指出了塞万提斯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老舍与茅盾都在自己的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情爱。他们的描写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比较而言 ,老舍笔下的恋爱、婚姻模式倾向于传统 ,茅盾笔下的情爱描写则富有更多的浪漫色彩和时代气息。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属的文化类型不同 ,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各异 ,而且两人在继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同时又各有其艺术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 ,应用点突变技术获得的粪肥纤维单胞菌 (Cellulomonasfimi)木质素酶 11A(Xyn11A)基因的3个点突变子 ,即R2 62G ,R573G和R2 62G R573G ,表达产物结合底物特性的测定结果。试验表明 ,R2 62G R573GXyn11A与野生型Xyn11A基因表达产物结合底物的特性明显不同 ,表现为前者不与木质素结合而与纤维素结合 ,后者与纤维素和木质素均结合 ,但与木质素结合能力更强 ,与野生型Xyn11A一样 ,R2 62GXYN11A和R573GXyn11A也能与纤维素和木质素两者结合 ,但与纤维素的结合力更强 ,而与木质素结合力弱。用纤维素作为底物测定Xyn11A和R2 62G ,R573G和R2 62G R573GXyn11A的Kr值分别为 0 .6,1.1,1.1和 1.9L g。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红学观点和思想集中体现在《红楼梦魇》之中,这部著作集中考辨了《红楼梦》的成书问题,旨在申明其《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的红学主张。这一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值得肯定的,即"洗出《红楼梦》的本来面目",彰显《红楼梦》真实的艺术魅力。《红楼梦魇》是对俞平伯文学考证路向的承继,因其更加地贴近《红楼梦》,所以显得多姿多彩。当然,这种"贴近"究竟多大程度上印证了曹雪芹创作时的真实想法,却难以证实。因为"看不懂"的缘故,学者对《红楼梦魇》的批评并不多,其中周汝昌的批评最具个性。  相似文献   

13.
并购活动以智能化的决策过程为特征,是在对企业内、外部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完成的.并购决策支持系统既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又可以模拟人脑的智能行为,处理非结构化、非量化和非线性的问题,力求全面、完整地反映整个并购活动中需要考虑的决策问题,使得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并购交易的完成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不再是独立、分散的行为,而是整个并购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就私人线装藏书中的《西游原旨》、《西游真诠》、《绣像西游真诠》等3种《西游记》的版本特征和与其他版本的对比作出简单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对重刊《西游原旨》序分析,认为将《西游记》小说与长春真人邱处机的《西游记》视为一书,乃《西游记》成书以来捕风捉影之谈;列出已知的《西游真诠》的18种版本,其所藏在18种之外;对所藏泰山堂刊本《绣像西游真诠》的卷数和行款、绣像、书前序文进行分析,进而为《西游记》的版本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文化是连云港的品牌文化,也是连云港最显著的文化特征,这个特征在连云港市博物馆西游记文化陈列中得到具体体现。西游记文化陈列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明的主题、独特的设计向人们展示了西游记文化的源流及影响、吴承恩与连云港、《西游记》与花果山的历史渊源和密切关系,有效地弘扬了西游记文化,宣传了连云港。结合工作实际,对西游记文化陈列内涵的提升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固有其自身一脉之传统;同时,千百年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使之水乳相融,成为中华民族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跨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的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本文将从西洋文化在汉、魏晋、唐、元、明、清以及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传入情况及产生的影响作一论述,从而揭示中国历史文化的多元性,进而阐释文化的吸收与交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西游记》众多续作中 ,董说创作的《西游补》和周星驰主演的电视剧《大话西游》有着解构经典的独特意义。《西游补》和《大话西游》从情节安排、主题表达、语言使用等方面解构着《西游记》 ,《大话西游》的解构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西游补》的解构则有历史与宗教的双重背景。《西游记》自身存在的解构性以及续作对原作继承和解构的二律背反规律 ,决定了《西游补》、《大话西游》选取《西游记》作为其解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企业兼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约在1893 ̄1904年发生以横向兼并为主的第一次企业兼并浪潮,并以此建立起一批蓝筹股公司,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与美国第一次兼并浪潮前类似,借鉴美国第一次兼并浪潮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资本市场等各方面进行协调努力推动企业进行横向兼并,可以快速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及产业的竞争力,并造就在各个产业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9.
经济理论对企业并购做出了多种解释 ,一些原因使新一轮并购具有新的特点。新一轮并购给我国带来了机遇 ,分析我国企业并购与西方企业并购的不同及其原因 ,根据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 ,提出了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若干企业购并的失败,源于对购并的收益认识不清,对购并的成本估计不足。根据收益源泉的创值机理将购并收益分为战略收益、公司治理收益、财务收益和机会收益四类,这有助于购并企业更好地认识不同类型购并持续创值能力和对购并企业价值的差异,更加准确地评价购并的价值创造能力。将购并成本按支出的阶段分为规划成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和管理成本四类,这有助于购并企业全面认识购并可能产生的成本,合理预计购并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